一种印刷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42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印刷线,包括丝印机本体,丝印机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点刮胶机构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连通定位机构和点刮胶机构;第一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输送平台;点刮胶机构上设置有一钢板,钢板上开设有与显示屏形状相匹配的通孔;本方案设计的印刷线主要是对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进行打胶,方便其后续的贴合工艺;在工作时,将产品放在输送平台上,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调整产品角度,使其和钢板上所开设的通孔相对应,然后输送平台将产品送入钢板正下方,与通孔上下对应后,点胶器和刮胶板只需要在钢板上限定的通孔范围内对产品进行打胶刮胶即可,使打胶精度更高,避免胶水滴入产品其他部分,损坏产品。

A print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线
本技术属于屏幕贴合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线。
技术介绍
全贴合技术日渐成熟,因盖板与显示屏结构简单,起初摸索阶段全贴合技术只运用在盖板与触摸屏的贴合。由于全贴合技术操作简单,很多人考虑将全贴合工艺运用到触摸屏与显示屏的贴合,在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的贴合工艺中,需要对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两者之间的贴合处打胶,这样才能进行全贴合;而传统印刷线设备只有输送机构、点胶器以及刮胶板,这样印刷线设置在给显示屏以及触摸屏打胶时存在缺陷,如果产品放置的位置不准确,那么在打胶过程中,胶水可能会滴入产品的其他位置,造成产品的损坏;同时打胶的位置存在偏差,会对全贴合工艺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印刷线,在钢板上开设与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在对产品进行定位后,产品正好放入通孔内,使点胶器和刮胶板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打胶处理。从而解决传统印刷线所引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线。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线,包括丝印机本体,所述丝印机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点刮胶机构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连通所述定位机构和点刮胶机构;所述第一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输送平台;所述丝印机本体工作时,所述输送平台上放有产品,同时根据所述输送平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点刮胶机构的前方;所述点刮胶机构上设置有一钢板,所述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高清相机和计算机,所述输送平台具体为UVW对位平台;所述高清相机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所述高清相机连接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UVW对位平台。优选的,所述点刮胶机构包括点胶器和刮胶板,所述点胶器和所述刮胶板都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所述丝印机本体上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互相平行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块,所述点胶器和所述刮胶板都和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点胶器和所述刮胶板上都设置有气缸。优选的,所述钢板的左右两边都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通过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印刷线还包括凝胶室,所述凝胶室内设置有四轴机械手和UV灯。针对上述方案的结构特征,相对应的解释如下:本方案设计的印刷线主要是对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进行打胶,方便其后续的贴合工艺;在工作时,将产品放在输送平台上,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调整产品角度,使其和钢板上所开设的通孔相对应,然后输送平台将产品送入钢板正下方,与通孔上下对应后,点胶器和刮胶板只需要在钢板上限定的通孔范围内对产品进行打胶刮胶即可。UVW对位平台是设置有三个传动轴,可以控制平台上的产品在X轴、Y轴以及Z轴三个方向的位置变化;所以定位机构的具体工作流程为:UVW对位平台先将产品通过第一导轨输送到高清相机下方,高清相机拍照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对产品的位置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完成后控制UVW对位平台对产品的位置进行调整。点刮胶机构的具体工作流程为::UVW对位平台将已经定位好的产品输送到点刮胶机构内,升降平台控制钢板下降,是产品正好进入钢板上的通孔内,然后位于第二导轨上的滑块控制点胶器和刮胶板移动至产品正下方,控制点胶器和刮胶板通过气缸控制分别对产品进行点胶刮胶处理。考虑到刚打完胶水,胶水还没有凝固,所以设置了凝胶室,通过四轴机械手将产品夹取放在凝胶室内的UV灯处进行快速凝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设计的印刷线主要是对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进行打胶,与传统印刷线不同之处在于:设置钢板,并在钢板上开设与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在对产品进行定位后,产品正好放入通孔内,使点胶器和刮胶板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打胶处理,从而解决了产品放置的位置不准确,胶水滴入产品的其他位置,造成产品的损坏、打胶的位置存在偏差对全贴合工艺造成很大的影响等技术问题;印刷线设备整体使用时快捷方便,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产品的打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丝印机本体1、第一导轨2、UVW对位平台3、钢板4、计算机5、高清相机6、升降平台7、第二导轨8、滑块9、刮胶板10、点胶器11、夹块12、凝胶室13、四轴机械手14、UV灯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线,包括丝印机本体1,丝印机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点刮胶机构和第一导轨2,第一导轨2连通定位机构和点刮胶机构;第一导轨2上可移动地设置有输送平台;丝印机本体1工作时,输送平台上放有产品,同时根据输送平台在第一导轨2上的移动方向,定位机构位于点刮胶机构的前方;点刮胶机构上设置有一钢板4,钢板4上开设有与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本方案的优选方式如下:定位机构包括高清相机6和计算机5,输送平台具体为UVW对位平台3;高清相机6位于第一导轨2的上方,高清相机6连接计算机5,计算机5连接UVW对位平台3。点刮胶机构包括点胶器11和刮胶板10,点胶器11和刮胶板10都位于第一导轨2的上方;丝印机本体1上设置有升降平台7,升降平台7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2互相平行的第二导轨8,第二导轨8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滑块9,点胶器11和刮胶板10都和滑块9连接,点胶器11和刮胶板10上都设置有气缸。钢板4的左右两边都设置有夹块12,夹块12通过连接板和固定在升降平台7的底部。印刷线还包括凝胶室13,凝胶室13内设置有四轴机械手14和UV灯15。本方案设计的印刷线主要是对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进行打胶,与传统印刷线不同之处在于:设置钢板4,并在钢板4上开设与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在对产品进行定位后,产品正好放入通孔内,使点胶器11和刮胶板10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打胶处理,从而解决了产品放置的位置不准确,胶水滴入产品的其他位置,造成产品的损坏、打胶的位置存在偏差对全贴合工艺造成很大的影响等技术问题;印刷线设备整体使用时快捷方便,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产品的打胶精度。本设备在实际应用时,具体流程为:先将产品放置在UVW对位平台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丝印机本体,所述丝印机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点刮胶机构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连通所述定位机构和点刮胶机构;所述第一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输送平台;所述丝印机本体工作时,所述输送平台上放有产品,同时根据所述输送平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点刮胶机构的前方;所述点刮胶机构上设置有一钢板,所述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丝印机本体,所述丝印机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机构、点刮胶机构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连通所述定位机构和点刮胶机构;所述第一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输送平台;所述丝印机本体工作时,所述输送平台上放有产品,同时根据所述输送平台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点刮胶机构的前方;所述点刮胶机构上设置有一钢板,所述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产品形状相匹配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高清相机和计算机,所述输送平台具体为UVW对位平台;所述高清相机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所述高清相机连接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UVW对位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