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超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361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包括配料罐,所述配料罐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于配料罐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箱两侧设置有投料仓,所述投料仓底部与配料罐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投料仓顶部铰链连接有仓盖,所述仓盖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投料仓底部设置有进料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对投料情况以及搅拌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方便操作,通过电热丝,能够在需要加热时进行加热,并且第二搅拌叶的设置,不仅能够加强搅拌效果,还能更好的将物料推进出料管内,从而更好的防止物料之间发生堵塞,加强出料效果。

An automatic batch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属于配料罐

技术介绍
在进行配料时,往往会使用到配料罐,而在对配料罐进行使用时,需要对配料罐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其能够充分的混合,并且对于一些特定的物料,在配料时,需要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加强混合效果,以及使配料能够更加的方便,因物料本身,一般在出料时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影响使用,需要能够更好的防止堵塞情况的发生,加强出料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叶,能够对配料罐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能够混合的更加的充分,并通过辅助搅拌网加强搅拌效果,通过设置有导热板以及电热丝,能够具有一定的加热效果,对物料进行加热,从而加强配料效果,以及使配料能够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有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能够对导热板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使导热板的设置能够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有第二搅拌叶,不仅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搅拌效果,还能更好的将物料推进出料口内,从而更好的防止物料之间发生堵塞,加强出料效果,通过设置有投料仓,方便将物料进行投放,并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对投放的物料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杂质进入配料罐内,通过设置有仓盖,能够对投料仓进行遮挡防护,防止灰尘等杂质的进入而对配料罐内造成污染,影响物料配置的质量,并通过连接扣以及固定块使仓盖与投料仓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能够对物料的出入量进行控制,从而使配料更加的准确,通过设置有安装板,方便第二电机箱的设置,通过设置有支撑板,能够对安装板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设置有底板,使配料罐的放置能够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有第一透明观察窗口以及刻度线,能够对物料的投放量进行了解,方便对物料的投放量进行控制,使配料能够更加的准确,通过设置有第二透明观察窗口,能够对配料罐内物料的配料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使搅拌更加的充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包括配料罐,所述配料罐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设置于配料罐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箱两侧设置有投料仓,所述投料仓底部与配料罐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投料仓顶部铰链连接有仓盖,所述仓盖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投料仓底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分别与投料仓以及配料罐相连通,所述配料罐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设置于第一搅拌叶下方,且所述第二搅拌叶底部与配料罐内腔底面相贴合,所述配料罐内腔设置有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配料罐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配料罐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配料罐底部连通有与出料口相对应的出料管,所述配料罐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仓盖一侧铰链连接有连接扣,且所述投料仓上设置有与连接扣相对应的固定块。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投料仓内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之间设置有辅助搅拌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进一步的,所述投料仓前侧设置有第一透明观察窗口,且所述第一透明观察窗口一侧设置有刻度线。进一步的,所述配料罐前侧设置有第二透明观察窗口。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机箱设置于安装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叶,能够对配料罐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能够混合的更加的充分,并通过辅助搅拌网加强搅拌效果,通过设置有导热板以及电热丝,能够具有一定的加热效果,对物料进行加热,从而加强配料效果,以及使配料能够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有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能够对导热板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使导热板的设置能够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有第二搅拌叶,不仅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搅拌效果,还能更好的将物料推进出料口内,从而更好的防止物料之间发生堵塞,加强出料效果,通过设置有投料仓,方便将物料进行投放,并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对投放的物料进行过滤,从而防止杂质进入配料罐内,通过设置有仓盖,能够对投料仓进行遮挡防护,防止灰尘等杂质的进入而对配料罐内造成污染,影响物料配置的质量,并通过连接扣以及固定块使仓盖与投料仓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能够对物料的出入量进行控制,从而使配料更加的准确,通过设置有安装板,方便第二电机箱的设置,通过设置有支撑板,能够对安装板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设置有底板,使配料罐的放置能够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有第一透明观察窗口以及刻度线,能够对物料的投放量进行了解,方便对物料的投放量进行控制,使配料能够更加的准确,通过设置有第二透明观察窗口,能够对配料罐内物料的配料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使搅拌更加的充分,实用性强,适宜广泛推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的安装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的导热板示意图;图中标号:1、配料罐;2、第一电机箱;3、第一电机;4、第一搅拌叶;5、投料仓;6、第一支撑柱;7、仓盖;8、把手;9、进料管;10、第二电机箱;11、第二电机;12、第二搅拌叶;13、上固定板;14、下固定板;15、导热板;16、电热丝;17、出料口;18、出料管;19、第二支撑柱;20、支撑板;21、连接扣;22、固定块;23、第一控制阀;24、第二控制阀;25、过滤网;26、辅助搅拌网;27、底板;28、第一透明观察窗口;29、刻度线;30、第二透明观察窗口;31、安装板;32、安装槽;33、第三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包括配料罐1,所述配料罐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2,所述第一电机箱2内设置有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搅拌叶4进行转动,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4,对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使物料能够混合的更加的充分,所述第一搅拌叶4设置于配料罐1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箱2两侧设置有投料仓5,所述投料仓5底部与配料罐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投料仓5顶部铰链连接有仓盖7,能够对投料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包括配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2),所述第一电机箱(2)内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4),所述第一搅拌叶(4)设置于配料罐(1)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箱(2)两侧设置有投料仓(5),所述投料仓(5)底部与配料罐(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投料仓(5)顶部铰链连接有仓盖(7),所述仓盖(7)顶部设置有把手(8),所述投料仓(5)底部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分别与投料仓(5)以及配料罐(1)相连通,所述配料罐(1)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10),所述第二电机箱(10)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二搅拌叶(12),所述第二搅拌叶(12)设置于第一搅拌叶(4)下方,且所述第二搅拌叶(12)底部与配料罐(1)内腔底面相贴合,所述配料罐(1)内腔设置有上固定板(13)以及下固定板(14),所述上固定板(13)与下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与配料罐(1)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15)内设置有电热丝(16),所述配料罐(1)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出料口(17),且所述配料罐(1)底部连通有与出料口(17)相对应的出料管(18),所述配料罐(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9),所述第二支撑柱(19)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的配料罐,包括配料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罐(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2),所述第一电机箱(2)内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一搅拌叶(4),所述第一搅拌叶(4)设置于配料罐(1)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箱(2)两侧设置有投料仓(5),所述投料仓(5)底部与配料罐(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投料仓(5)顶部铰链连接有仓盖(7),所述仓盖(7)顶部设置有把手(8),所述投料仓(5)底部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分别与投料仓(5)以及配料罐(1)相连通,所述配料罐(1)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电机箱(10),所述第二电机箱(10)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第二搅拌叶(12),所述第二搅拌叶(12)设置于第一搅拌叶(4)下方,且所述第二搅拌叶(12)底部与配料罐(1)内腔底面相贴合,所述配料罐(1)内腔设置有上固定板(13)以及下固定板(14),所述上固定板(13)与下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与配料罐(1)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15)内设置有电热丝(16),所述配料罐(1)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出料口(17),且所述配料罐(1)底部连通有与出料口(17)相对应的出料管(18),所述配料罐(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9),所述第二支撑柱(19)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柱(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超田家森周恩祥
申请(专利权)人:丁超田家森周恩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