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93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罐,喷淋罐竖向设置,由下至上依次为进气出水部、下降温部、蒸汽喷淋部、上降温部以及出气进水部,上降温部为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结构,上降温部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上换热管,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下降温部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下降温部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下换热管,且相邻层的下换热管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既能降温又能有效吸收VOCs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作为臭氧产生的前体物,是有机废气之一。传统采用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中时常采用吸附法、吸收法、等离子法、紫外光解法和生物法等方法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然而,有机废气在排放时,有时温度是非常高的,达到80-200℃。对于这种温度的有机废气,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等离子法和生物法都不再适用,具体的说,高温会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显著下降,而微生物也难以在这种高温下生存,等离子法则需要温度降到40℃以下才能正常使用。因此,针对高温有机废气,需要既能降温又能有效吸收VOCs。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降温又能有效吸收VOCs的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其中:包括喷淋罐,喷淋罐竖向设置,由下至上依次为进气出水部、下降温部、蒸汽喷淋部、上降温部以及出气进水部,出气进水部包括进水管和出气管,进水管和出气管对接后与上降温部连通,进水管能向上降温部注入喷淋水,出气管外端连接负压源,能使喷淋罐内的气体向出气管流动,上降温部为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结构,上降温部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上换热管,上换热管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上换热管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上换热管通过上总管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上换热管泵入冷却水,进气出水部包括竖向设置的出水管,出水管接有一进气管,进气管能向下降温部注入高温有机废气,下降温部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下降温部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下换热管,下换热管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下换热管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下换热管通过下总管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下换热管泵入冷却水,蒸汽喷淋部为管状结构,用于连通上降温部和下降温部,上降温部的喷淋水经过最下层的上换热管之间的间隙滴落至蒸汽喷淋部形成水帘,喷淋水落到下降温部处,部分喷淋水被高温有机废气蒸发,在蒸汽喷淋部形成蒸汽层,部分经出水管流出。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下换热管和上换热管均水平放置,且下换热管和上换热管的纵向剖面均为上端为尖部、下端为平面的正三角环形结构。上述的进气管接在出水管侧面,且进气管的管身具有倾斜,使得进气管与出水管对接处为低点。上述的上换热管之间通过上管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管支架与上降温部的壳体内侧固定连接。上述的下换热管之间通过下管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下管支架与下降温部的壳体内侧固定连接。上述的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均为不锈钢管。本将喷淋罐分成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气出水部、下降温部、蒸汽喷淋部、上降温部以及出气进水部,气体从喷淋罐下方进入,从喷淋罐上方逸出,而喷淋水则从喷淋罐上方淋下,从喷淋罐下方流出,和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本设置了上降温部和下降温部两个降温结构,通过引进三棱形的冷却换热管有效对高温有机废气进行降温,除此之外,换热管其他作用:上换热管用于对水流进行引导,使进入喷淋罐的水向下留时,会逐渐分离,流到最下层的上换热管时,形成了若干个水帘,下换热管则能将水逐渐聚拢,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对喷淋水进行分离和聚拢的过程中,能很大程度上增加喷淋水与冷却管的接触,使喷淋水吸收冷气,然后在与有机废气接触的过程中,对有机废气进行冷却。下降温部接触到的有机废气温度较高,使得经过此处的喷淋水容易被蒸发,从而在蒸汽喷淋部形成蒸汽,水帘、蒸汽以及顺着上下换热管流动的喷淋水会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吸收有机废气中的VOCs,达到既对有机废气进行降温,又对有机废气进行去VOCs处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上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喷淋罐1、进气出水部2、出水管21、进气管22、下降温部3、下换热管31、下总管32、下管支架33、蒸汽喷淋部4、上降温部5、上换热管51、上总管52、上管支架53、出气进水部6、进水管61、出气管6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其中:包括喷淋罐1,喷淋罐1竖向设置,由下至上依次为进气出水部2、下降温部3、蒸汽喷淋部4、上降温部5以及出气进水部6,出气进水部6包括进水管61和出气管62,进水管61和出气管62对接后与上降温部5连通,进水管61能向上降温部5注入喷淋水,出气管62外端连接负压源,能使喷淋罐1内的气体向出气管62流动,上降温部5为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结构,上降温部5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上换热管51,上换热管51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上换热管51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上换热管51通过上总管52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上换热管31泵入冷却水,进气出水部2包括竖向设置的出水管21,出水管21接有一进气管22,进气管22能向下降温部3注入高温有机废气,下降温部3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下降温部3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下换热管31,下换热管31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下换热管31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下换热管31通过下总管32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下换热管31泵入冷却水,蒸汽喷淋部4为管状结构,用于连通上降温部5和下降温部3,上降温部5的喷淋水经过最下层的上换热管51之间的间隙滴落至蒸汽喷淋部4形成水帘,喷淋水落到下降温部3处,部分喷淋水被高温有机废气蒸发,在蒸汽喷淋部4形成蒸汽层,部分经出水管21流出。实施例中,下换热管31和上换热管51均水平放置,且下换热管31和上换热管51的纵向剖面均为上端为尖部、下端为平面的正三角环形结构。实施例中,进气管22接在出水管21侧面,且进气管22的管身具有倾斜,使得进气管22与出水管21对接处为低点。实施例中,上换热管51之间通过上管支架53固定连接在一起,上管支架53与上降温部5的壳体内侧固定连接。实施例中,下换热管31之间通过下管支架33固定连接在一起,下管支架33与下降温部3的壳体内侧固定连接。实施例中,上换热管51和下换热管31均为不锈钢管。外接冷源可以是冷水罐加水泵的组合,冷水罐、水泵和下换热管31形成回路,同时冷水罐、水泵和上换热管51也形成回路,冷水罐中的水温不高于30℃。本有机废气的处理过程如下:外接冷源将冷却水充入下换热管31和上换热管51中,形成冷却水循环,将喷淋水从进水管61进水,从出水管21出水,高温有机废气从进气管22进气,从出气管62出气,出气管62接负压,形成喷淋罐1内高温有机废气向上移动,喷淋水向下移动的互冲结构,有机废气和喷淋水在三棱形的下换热管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喷淋罐(1),所述的喷淋罐(1)竖向设置,由下至上依次为进气出水部(2)、下降温部(3)、蒸汽喷淋部(4)、上降温部(5)以及出气进水部(6),所述的出气进水部(6)包括进水管(61)和出气管(62),所述的进水管(61)和出气管(62)对接后与上降温部(5)连通,所述的进水管(61)能向上降温部(5)注入喷淋水,出气管(62)外端连接负压源,能使喷淋罐(1)内的气体向出气管(62)流动,所述的上降温部(5)为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结构,上降温部(5)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上换热管(51),所述的上换热管(51)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上换热管(51)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所述的上换热管(51)通过上总管(52)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上换热管(51)泵入冷却水,所述的进气出水部(2)包括竖向设置的出水管(21),所述的出水管(21)接有一进气管(22),进气管(22)能向下降温部(3)注入高温有机废气,所述的下降温部(3)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下降温部(3)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下换热管(31),所述的下换热管(31)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下换热管(31)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所述的下换热管(31)通过下总管(32)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下换热管(31)泵入冷却水,所述的蒸汽喷淋部(4)为管状结构,用于连通上降温部(5)和下降温部(3),所述的上降温部(5)的喷淋水经过最下层的上换热管(51)之间的间隙滴落至蒸汽喷淋部(4)形成水帘,喷淋水落到下降温部(3)处,部分喷淋水被高温有机废气蒸发,在蒸汽喷淋部(4)形成蒸汽层,部分经出水管(21)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有机废气喷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喷淋罐(1),所述的喷淋罐(1)竖向设置,由下至上依次为进气出水部(2)、下降温部(3)、蒸汽喷淋部(4)、上降温部(5)以及出气进水部(6),所述的出气进水部(6)包括进水管(61)和出气管(62),所述的进水管(61)和出气管(62)对接后与上降温部(5)连通,所述的进水管(61)能向上降温部(5)注入喷淋水,出气管(62)外端连接负压源,能使喷淋罐(1)内的气体向出气管(62)流动,所述的上降温部(5)为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结构,上降温部(5)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上换热管(51),所述的上换热管(51)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上换热管(51)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所述的上换热管(51)通过上总管(52)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上换热管(51)泵入冷却水,所述的进气出水部(2)包括竖向设置的出水管(21),所述的出水管(21)接有一进气管(22),进气管(22)能向下降温部(3)注入高温有机废气,所述的下降温部(3)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下降温部(3)内设置有若干个三棱柱形的下换热管(31),所述的下换热管(31)以上下层的方式叠设,且相邻层的下换热管(31)相互错开,使喷淋水下行时以及高温有机废气上行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所述的下换热管(31)通过下总管(32)与外接冷源连接,外接冷源能向下换热管(31)泵入冷却水,所述的蒸汽喷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吴京刘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