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35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该脱硫吸收塔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塔壁(10),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主体(20)和连接所述吸收塔主体的烟道(30),所述烟道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第一防腐板(40),所述烟道的塔壁中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伸出所述塔壁(10)以支撑所述第一防腐板(40),所述第一防腐板(40)和所述塔壁(10)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形成隔热层(50)。本申请提供的脱硫吸收塔能够有效避免烟道位置的混凝土结构的塔壁受到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湿法烟气脱硫富因效率高、适应性好、技术成熟而被广泛应用到环保工程中,尤其在火电烟气脱硫中,占比达到90%以上。目前,湿法脱硫吸收塔多采用碳钢结构,塔体防腐采用橡胶衬里或玻璃鳞片衬里。就吸收塔防腐而言,入口烟道为干湿界面,防腐环境最为恶劣,因此,吸收塔入口多采用碳钢结构内衬合金钢防腐。由于玻璃鳞片和橡胶衬里因施工及材料老化等原因产生剥离、脱落等现象,维修的工作量较大,并在维修时有潜在的火灾风险,一些新型的防腐材料被应用到脱硫吸收塔中,与之相应地吸收塔基材为混凝土。所以,需要针对混凝土结构吸收塔的烟气入口防腐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混凝土吸收塔的烟道部分容易受到腐蚀的问题,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该脱硫吸收塔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塔壁,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主体和连接所述吸收塔主体的烟道,所述烟道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第一防腐板,所述烟道的塔壁中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伸出所述塔壁以支撑所述第一防腐板,所述第一防腐板和所述塔壁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形成隔热层。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预埋板和支撑檩条,所述第一预埋板和所述塔壁共同浇铸且所述第一预埋板具有露出所述塔壁的暴露表面,所述支撑檩条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预埋板的暴露表面,所述支撑檩条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防腐板。优选地,所述第一防腐板与所述支撑檩条塞焊连接。优选地,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第二预埋板以及第二防腐板,所述第二预埋板与所述塔壁共同浇铸且所述第二预埋板具有露出所述塔壁的暴露表面,以使所述第二预埋板覆盖所述烟道的端口处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腐板连接所述第二预埋板,所述第二防腐板为弯折板以使所述第二防腐板包覆所述烟道端口处的所述第二预埋板以及至少部分覆盖地所述第一防腐板。优选地,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法兰,所述第二预埋板为弯折板以使所述第二预埋板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烟道的外侧面,所述法兰通过所述第二预埋板设置在所述烟道的外侧面上。优选地,所述吸收塔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三防腐板,所述第三防腐板连接所述第一防腐板并环绕所述烟道设置。优选地,所述烟道为矩形管道,所述第一防腐板包括4个角封防腐板和4个壁面防腐板,4个所述壁面防腐板与所述烟道的内表面的4个壁面分别平行,所述角封防腐板为弯折板以使每个所述角封防腐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壁面防腐板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防腐板、所述第二防腐板和所述第三防腐板均为镍基合金件。优选地,所述第一防腐板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吸收塔主体中以防止所述吸收塔主体中的喷淋液进入所述烟道。优选地,所述隔热材料为发泡水泥板、岩棉、复合硅酸盐中的一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提供的脱硫吸收塔,通过在烟道处的塔壁中设置支撑件,支撑件的顶端伸出塔壁,并在支撑件的顶端设置第一防腐板,从而防止烟气渗入到烟道位置的混凝土结构的塔壁中,并且由于在第一防腐板和塔壁之间的间隙中填充隔热材料,有效阻止了高温烟气向塔壁的传热,从而有效保护了烟道位置的混凝土结构的塔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脱硫吸收塔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脱硫吸收塔的烟道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塔壁20-吸收塔主体30-烟道40-第一防腐板41-角封防腐板42-壁面防腐板50-隔热层61-第一预埋板62-第二预埋板63-第三预埋板70-支撑檩条80-第二防腐板81-第三防腐板90-法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该脱硫吸收塔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塔壁10,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主体20和连接所述吸收塔主体的烟道30,所述烟道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第一防腐板40,所述烟道的塔壁中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伸出所述塔壁10以支撑所述第一防腐板40,所述第一防腐板40和所述塔壁10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形成隔热层50。在湿法脱硫工艺中,外界烟气从脱硫吸收塔的烟道进入脱硫吸收塔中,导致烟道位置所受的腐蚀最为严重,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烟道处的塔壁10中设置支撑件,支撑件的顶端伸出塔壁,并在支撑件的顶端设置第一防腐板40,从而防止烟气渗入到烟道位置的混凝土结构的塔壁10中,并且由于在第一防腐板40和塔壁10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隔热材料并形成隔热层,有效阻止了高温烟气向塔壁的传热,从而有效保护了烟道位置的混凝土结构的塔壁。其中,第一防腐板40应当覆盖整个烟道30的内表面以保证没有任何部位的烟道30的内表面直接暴露在烟气中;第一防腐板可以采用合金件,优选为镍基合金件,镍基合金制成的第一防腐板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另外合金材料的质量较轻便于安装使用;隔热材料可以选用发泡水泥板、岩棉、复合硅酸盐中的一者,这些材料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堆叠从而形成覆盖烟道30的内表面的隔热层50。继续参考图1的结构,支撑件包括位于烟道的塔壁中的第一预埋板61,第一预埋板61上设置有支撑檩条70,第一预埋板采用与混凝土结构的塔壁10共同浇筑的方法预埋在塔壁10中,且第一预埋板61具有露出在塔壁10外的暴露表面,支撑檩条70设置在该暴露表面上且支撑檩条70的顶端连接第一防腐板40。其中,第一预埋板61优选为暴露表面与塔壁10的表面齐平,使得第一预埋板61埋设在塔壁10中的部分更多从而加强连接强度;第一预埋板61和支撑檩条70可以为一体件,材料选用碳钢,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支撑檩条70焊接在第一预埋板61上。合金材料的第一防腐板40通过多个支撑檩条70的支撑而覆盖烟道的内表面,在支撑檩条70采用碳钢的情况下,支撑檩条70可以采用塞焊的形式连接第一防腐板40。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的烟道时同样会对烟道的外端面造成腐蚀,因此有必要对烟道的外端面进行防护,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烟道30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预埋板62以及安装在第二预埋板62上的第二防腐板80,第二预埋板62与塔壁10共同浇筑且第二预埋板62具有露出塔壁10的暴露表面,该暴露表面覆盖整个烟道30的外端面,在该暴露表面上设置第二防腐板80从而覆盖烟道的外端面,起到对烟道的外端面的防腐作用。其中,第二防腐板80为弯折板,使得其一部分伸入到第一防腐板40的表面上从而与第一防腐板40连接,起到对烟道的内表面和外端面的交界位置的防腐保护。同样地,第二防腐板80采用合金材料,优选为镍基合金件,第二预埋板62采用碳钢材料,第二预埋板62与第二防腐板80通过焊接连接,第二防腐板80和第一防腐板40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本申请的烟道通过法兰连接膨胀节以与外界形成连接,为了设置法兰90,第二预埋板62为弯折板以使得第二预埋板62至少部分地覆盖烟道30的外侧面,如图1所示,法兰90的一个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预埋板,另一个表面连接第二防腐板80且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该脱硫吸收塔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塔壁(10),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主体(20)和连接所述吸收塔主体的烟道(30),所述烟道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第一防腐板(40),所述烟道的塔壁中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伸出所述塔壁(10)以支撑所述第一防腐板(40),所述第一防腐板(40)和所述塔壁(10)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形成隔热层(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该脱硫吸收塔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塔壁(10),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主体(20)和连接所述吸收塔主体的烟道(30),所述烟道的内表面上覆盖有第一防腐板(40),所述烟道的塔壁中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伸出所述塔壁(10)以支撑所述第一防腐板(40),所述第一防腐板(40)和所述塔壁(10)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以形成隔热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预埋板(61)和支撑檩条(70),所述第一预埋板(61)和所述塔壁(10)共同浇铸且所述第一预埋板(61)具有露出所述塔壁(10)的暴露表面,所述支撑檩条(70)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预埋板(61)的暴露表面,所述支撑檩条(70)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防腐板(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腐板(40)与所述支撑檩条(70)塞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包括第二预埋板(62)以及第二防腐板(80),所述第二预埋板(62)与所述塔壁(10)共同浇铸且所述第二预埋板(62)具有露出所述塔壁(10)的暴露表面,以使所述第二预埋板(62)覆盖所述烟道(30)的端口处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防腐板(80)连接所述第二预埋板(62),所述第二防腐板(80)为弯折板以使所述第二防腐板(80)包覆所述烟道(30)端口处的所述第二预埋板(62)以及至少部分覆盖地所述第一防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民刘毅张兴军张军峰毛承慧李东辉王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