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29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包括调压腔和连通管,调压腔下端左右两侧设有安装孔,连通管穿过两个安装孔且焊接密封固定,连通管上均布有若干位于调压腔内的通气孔;调压腔中设有软胶活塞片和弹簧,弹簧上端与调压腔内顶面连接,弹簧下端与软胶活塞片上面连接;调压腔上侧设有漏气孔,调压腔内壁设有突起棱条,突起棱条与调压腔的轴线平行,突起棱条上端与软胶活塞片接触时弹簧的回缩力≦16.7kpa。护士通过观察软胶活塞片与突起棱条的间距,就能够判断吸痰管内的负压强度是否超过了限定值。漏气孔、弹簧、软胶活塞片和突起棱条互相配合,能够将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迅速调节到警戒值以下。

A suction pipe joint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negative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负压吸引最大的并发症是因为负压过大导致黏膜受损甚至穿孔、出血、感染,发生的概率十分巨大。一般在临床上建议负压吸引的压力不应高于120mmHg(16.7kpa),特别是小儿不应高于80mmHg(10.67kpa)。传统负压吸引吸痰管控制压力,主要靠负压吸引机或者中心负压吸引压力表调整以及护士医生的手感来控制,因为负压吸引机和中心负压吸引压力表的阻隔不能距离患者吸引处较远,以免不能准确显示患者吸引处的压力,而通过临床医生护士的手感因不能及时观察和准确控制负压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以解决在使用传统负压吸引吸痰管的过程中,因为负压吸引机和中心负压吸引压力表的阻隔不能距离患者吸引处较远,临床医生护士靠手感不能及时观察和准确控制负压大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包括调压腔和连通管,调压腔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互相对应的安装孔,连通管穿过两个安装孔且焊接密封固定,连通管上均布有若干位于调压腔内的通气孔,连通管一端设有吸痰管接口,连通管另一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口;所述调压腔中设有软胶活塞片和弹簧,弹簧上端与调压腔内顶面连接,弹簧下端与软胶活塞片上面连接,软胶活塞片与调压腔同轴且互相贴合;所述调压腔上侧设有漏气孔,调压腔内壁设有位于连通管上侧的突起棱条,软胶活塞片位于漏气孔和突起棱条之间,突起棱条与调压腔的轴线平行,突起棱条上端与软胶活塞片接触时弹簧的回缩力≦16.7kpa。作为优选,所述调压腔上端密封焊接有密封板,密封板下面与弹簧上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软胶活塞片上面中部设有圆形安装块,弹簧下端与安装块上面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突起棱条上端与软胶活塞片接触时弹簧的回缩力≦10.67kpa。作为优选,所述突起棱条下端与连通管的外圆柱面贴合。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高精密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护士通过观察软胶活塞片与突起棱条的间距,就能够判断吸痰管内的负压强度是否超过了限定值,便于护士对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进行准确调控;在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过高时,漏气孔、弹簧、软胶活塞片和突起棱条互相配合,也能够将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迅速调节到警戒值16.7kpa以下,能够有效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2.本技术密封板与调压腔上端密封焊接,密封板下面与弹簧上端连接,在装配软胶活塞片和弹簧时更加方便。3.本技术弹簧下端与软胶活塞片上面中部的圆形安装块连接,圆形安装块能够确保软胶活塞片能平稳的上下移动。4.本技术突起棱条上端与软胶活塞片接触时弹簧的回缩力≦10.67kpa,能够满足小儿的吸痰操作使用。5.本技术突起棱条下端与连通管的外圆柱面贴合,在负压吸引机因机械故障出现负压异常增大时,能够避免软胶活塞片越过突起棱条,能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6.本技术弹簧为高精密弹簧,能够确保弹簧的性能长期保持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密封板;2、弹簧;3、漏气孔;4、圆形安装块;5、突起棱条;6、调压腔;7、负压吸引接口;8、连通管;9、通气孔;10、安装孔;11、吸痰管接口;12、软胶活塞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包括调压腔6和连通管8,调压腔6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互相对应的安装孔10,连通管8穿过两个安装孔10且焊接密封固定,连通管8上均布有若干位于调压腔6内的通气孔9,连通管8一端设有吸痰管接口11,连通管8另一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口7;所述调压腔6中设有软胶活塞片12和弹簧2,弹簧2上端与调压腔6内顶面连接,弹簧2下端与软胶活塞片12上面连接,软胶活塞片12与调压腔6同轴且互相贴合;所述调压腔6上侧设有漏气孔3,调压腔6内壁设有位于连通管8上侧的突起棱条5,软胶活塞片12位于漏气孔3和突起棱条5之间,突起棱条5与调压腔6的轴线平行,突起棱条5上端与软胶活塞片12接触时弹簧2的回缩力≦16.7kpa。所述调压腔6上端密封焊接有密封板1,密封板1下面与弹簧2上端连接。所述软胶活塞片12上面中部设有圆形安装块4,弹簧2下端与安装块上面连接。所述突起棱条5下端与连通管8的外圆柱面贴合。所述弹簧2为高精密弹簧2。实施例2: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包括调压腔6和连通管8,调压腔6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互相对应的安装孔10,连通管8穿过两个安装孔10且焊接密封固定,连通管8上均布有若干位于调压腔6内的通气孔9,连通管8一端设有吸痰管接口11,连通管8另一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口7;所述调压腔6中设有软胶活塞片12和弹簧2,弹簧2上端与调压腔6内顶面连接,弹簧2下端与软胶活塞片12上面连接,软胶活塞片12与调压腔6同轴且互相贴合;所述调压腔6上侧设有漏气孔3,调压腔6内壁设有位于连通管8上侧的突起棱条5,软胶活塞片12位于漏气孔3和突起棱条5之间,突起棱条5与调压腔6的轴线平行,突起棱条5上端与软胶活塞片12接触时弹簧2的回缩力≦10.67kpa。所述调压腔6上端密封焊接有密封板1,密封板1下面与弹簧2上端连接。所述软胶活塞片12上面中部设有圆形安装块4,弹簧2下端与安装块上面连接。所述突起棱条5下端与连通管8的外圆柱面贴合。所述弹簧2为高精密弹簧2。实施例说明,将负压吸引接口7与负压吸引机连接,吸痰管接口11与病患使用的吸痰管连接,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将负压压力调节到适宜的强度,吸痰管内的负压强度≦16.7kpa,对小儿使用时≦10.67kpa。当调压腔6内的负压强度过大时,软胶活塞片12向下移动到突起棱条5上,突起棱条5将软胶活塞片12边沿顶起,外部空气通过漏气孔3进入软胶活塞片12下侧,进入活塞片下侧的空气流入连通管8,从而使调压腔6和连通管8内的负压强度降低。在连通管8内的负压强度降低的过程中,软胶活塞片12在弹簧2收缩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脱离突起棱条5,直到软胶活塞片12下侧的负压强度与弹簧2的收缩力再次平衡时停止移动。护士通过观察软胶活塞片12与突起棱条5的间距,就能够判断吸痰管内的负压强度是否超过了限定值,便于护士对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进行准确调控。在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过高时,漏气孔3、弹簧2、软胶活塞片12和突起棱条5互相配合,也能够将吸痰管的负压强度迅速调节到警戒值16.7kpa以下,能够有效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密封板1与调压腔6上端密封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腔(6)和连通管(8),调压腔(6)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互相对应的安装孔(10),连通管(8)穿过两个安装孔(10)且焊接密封固定,连通管(8)上均布有若干位于调压腔(6)内的通气孔(9),连通管(8)一端设有吸痰管接口(11),连通管(8)另一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口(7);/n所述调压腔(6)中设有软胶活塞片(12)和弹簧(2),弹簧(2)上端与调压腔(6)内顶面连接,弹簧(2)下端与软胶活塞片(12)上面连接,软胶活塞片(12)与调压腔(6)同轴且互相贴合;所述调压腔(6)上侧设有漏气孔(3),调压腔(6)内壁设有位于连通管(8)上侧的突起棱条(5),软胶活塞片(12)位于漏气孔(3)和突起棱条(5)之间,突起棱条(5)与调压腔(6)的轴线平行,突起棱条(5)上端与软胶活塞片(12)接触时弹簧(2)的回缩力≦16.7kp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负压压力的吸引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腔(6)和连通管(8),调压腔(6)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互相对应的安装孔(10),连通管(8)穿过两个安装孔(10)且焊接密封固定,连通管(8)上均布有若干位于调压腔(6)内的通气孔(9),连通管(8)一端设有吸痰管接口(11),连通管(8)另一端设有负压吸引接口(7);
所述调压腔(6)中设有软胶活塞片(12)和弹簧(2),弹簧(2)上端与调压腔(6)内顶面连接,弹簧(2)下端与软胶活塞片(12)上面连接,软胶活塞片(12)与调压腔(6)同轴且互相贴合;所述调压腔(6)上侧设有漏气孔(3),调压腔(6)内壁设有位于连通管(8)上侧的突起棱条(5),软胶活塞片(12)位于漏气孔(3)和突起棱条(5)之间,突起棱条(5)与调压腔(6)的轴线平行,突起棱条(5)上端与软胶活塞片(12)接触时弹簧(2)的回缩力≦16.7k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跃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致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