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诗凯专利>正文

紫菜浅海栽培自动干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9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在3米线以外浅海区域实现定时自动干露和替代紫菜插杆式栽培模式(只能在浅海3米线内)的紫菜浅海栽培自动干露架,它是在浅海紫菜栽培区域,两行平行的蜈蚣形筏架上,浮筒、浮子、牵拉绳、牵拉绳固定桩、干露极限卡绳、全干露固定钩、全干露固定绳顺序连接,涨潮之时依靠牵拉绳的牵拉作用,固定桩缆绳的固定作用,浮筒、浮子的支撑作用,干露极限卡绳、全干露固定钩、全干露固定绳的卡制作用使筏架上网帘和附着于网帘上的紫菜叶状体在海面上呈现稳定的屋顶形状,从而达成紫菜叶状体定时自动干露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紫菜浅海栽培的自动干露装置,尤其是能够在较深的海域(3米线以下),实现紫菜栽培的自动干露。
技术介绍
依据紫菜的生理习性,海上栽培紫菜需要一定的干露时间,这也是决定紫菜栽培成败的关键技术。目前,栽培紫菜所应用的插杆式、翻板式、半浮动式等干露架,其干露装置都不能在浅海,尤其是3米线以下实现紫菜栽培的自动干露,就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紫菜插杆式栽培筏架,虽然能够实现3米以上浅海,紫菜栽培的自动干露要求,但因其投入的劳动强度大,成本比例高,抗风浪能力弱等缺定,于是也急需一种更合理的干露筏架装置来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3米线以外浅海区域栽培紫菜能够实现定时自动干露和替代投入劳动强度大、成本比例高以及抗风浪能力弱的紫菜插杆式栽培模式,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紫菜栽培自动干露架,该自动干露架不仅能实现在整个浅海区域栽培紫菜定时自动干露之目的,而且还能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比例和增强抗风浪能力。 本专利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浅海栽培海面上,设置二行相互平行首尾由固定缆绳和固定桩固定的蜈蚣形紫菜栽培筏架,一行筏架的每一根浮筒同另一行筏架的浮筒一头相互绑定形成支点,然后在每一根浮筒的另外一头的下方设置一根固定桩,用牵拉绳与固定桩相反方向的浮筒一头连接。在潮退时完成安装之后,涨潮时便会随海面的上升,牵拉绳拉动与其连接的浮筒一头和固定在浮筒一头的浮子向支点的垂直位置(海面上)移动。该支点也便逐渐离开海面,并与浮筒两头即牵拉点,在海面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状。而整个筏架将依靠浮子和浮筒的支撑,在海面上形成稳定的屋顶形状,从而达成帘上紫菜干露之目的。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浅海区域3米线以外紫菜栽培的自动干露要求,同时还可替代3米线内浅海区域紫菜栽培的插杆式养殖模式。其依靠涨潮时自动拉撑,形成稳定的屋顶形状,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海上实际操作原理图 图2是紫菜栽培自动干露筏架第一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 图3是紫菜栽培自动干露筏架第二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紫菜栽培自动干露筏架的纵剖面图解 图中1、牵拉绳固定桩;2、牵拉绳;3、浮子;4、浮筒;5、网帘;6、紫菜叶状体;7、水平缆绳;8、固定缆绳;9、筏架固定桩;10、干露极限卡绳;;11、全干露固定钩;12、全干露固定绳。 A、筏架浮动状态;B、筏架干露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A中,筏架上相对应的两根浮筒(4)两端连接绑定形成支点。两根浮筒(4)另两端绑上浮子(3)并各自绑上两条牵拉绳(2)的各一头,同反方向的牵拉绳固定桩(1)连接,另外紫菜叶状体(6)以网帘(5)为附着基,网帘(5)平面张挂于浮筒间。 在图1B中,涨潮时水平面逐渐上升,牵拉绳(2)便拉动浮筒的两头,并在浮子(3)的作用下,向支点下方的水平面移动,支点也逐渐离开水面,并带动浮筒(4)和连接在浮筒(4)上的网帘(5)和紫菜叶状体(6)一起露出水面,实现干露状态。 在图2A中,三个筏架固定桩(4)分别绑定三根固定缆绳(8),并与水平缆绳(7)连接,在水平缆绳(7)上依照网帘(5)的长度,依次梆上浮筒,其中两浮筒(4)一端顺次连接形成支点之后,再由中间水平缆绳(7)依次等距离(网帘(5)长度)绑定连接,其余两根水平缆绳(7)依次绑定连接两浮筒(4)的另外一端,三根水平缆绳绑定连接所有浮筒(4)之后,连接到相对应的已连接在三根筏架固定桩(9)的三根固定缆绳(8)上。然后,浮筒(4)间挂上网帘(5),浮筒(4)两端绑上浮子(3),并与已固定在牵拉固定桩(1)上的牵拉绳(2)连接,筏架处于整体浮动状体。 图2B潮水上涨时,依靠牵拉绳(2)的拉动,缆绳(7)、(8)固定和浮子(3)浮筒(4)支撑,整个筏架的网帘(5)部分在海面上形成稳定的屋顶形状,呈干露状态,使附于网帘(5)上的紫菜叶状体(6)也呈现干露状态。 图3A两根浮筒(4)、浮子(3)、三根水平缆绳(7)、牵拉绳(2)、牵拉绳固定桩(1)连接,成浮动状态,干露极限卡绳(10)附在牵拉绳(2)上,两条干露极限卡绳(10)呈穿梭交插状态。全干露固定钩(11)绑接全干露固定绳(12)的中间,全干露固定绳(12)的两端绑接在浮筒(4)的两端。 图3B当潮水涨至平潮,两条干露卡绳(10)卡接,使干露于水面的筏架处于稳定状态。当需要全程干露时便可拉上全干露固定钩(11),钩住缆绳(7),即使在退潮之后也将呈现干露状态。 图4,设定两浮筒连接后的(4)长度为a 两个牵拉绳固定桩的距离为b 牵拉绳(3)的长度为c 平潮水深为d 筏架处于浮动状态,当牵拉绳(3)拉紧时的水深为d′。 从极限浮动(筏架处于浮动状态,牵拉绳拉紧时)至极限干露(平潮、两浮筒与平面呈等边三角形时),潮水上升高度值为M。 根据图解 假设d=10米;a=8米;b=12米 依据公式 (米) (米) 得出C值可为牵拉绳长度控制提供依据。 得出M值便可测算干露时间,并按要求控制紫菜叶状体的干露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菜浅海栽培自动干露架,在浅海紫菜栽培区域两行平行的蜈蚣形筏架上、浮筒、浮子、牵拉绳、牵拉绳固定桩干露极限卡绳、全干露固定钩、全干露固定绳顺序连接,其特征是:两行筏架的浮筒一端依次连接,形成支点,由中间水平缆绳顺序连接,浮筒另一端绑接浮子,下设牵拉绳固定桩,并用牵拉绳反方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菜浅海栽培自动干露架,在浅海紫菜栽培区域两行平行的蜈蚣形筏架上、浮筒、浮子、牵拉绳、牵拉绳固定桩干露极限卡绳、全干露固定钩、全干露固定绳顺序连接,其特征是两行筏架的浮筒一端依次连接,形成支点,由中间水平缆绳顺序连接,浮筒另一端绑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诗凯
申请(专利权)人:陈诗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