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其制冷剂量设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894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9:21
空调系统具备: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单元,其容纳制冷剂回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并分别经由供给通过了负载侧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给气路径与多个被空调空间连接;制冷剂检测装置,其检测制冷剂的泄漏;以及多个开闭装置,它们分别设置于多个给气路径,并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在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制冷剂的泄漏时,多个开闭装置全部变为打开状态。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s cooling dose set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系统及其制冷剂量设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分别经由多个给气路径与多个被空调空间连接的热交换单元的空调系统及其制冷剂量设定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剂检测装置,其设置于室内机的外表面;和控制部,在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制冷剂时,该控制部进行使室内送风风扇旋转的控制。在该空调装置中,在制冷剂从与室内机相连的延长配管向室内泄漏的情况下、或在室内机内部泄漏的制冷剂通过室内机的壳体的缝隙向室内机的外部流出的情况下,能够由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泄漏的制冷剂。另外,通过在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后使室内送风风扇旋转,从而从设置于室内机的壳体的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并从排出口向室内排出空气,因此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扩散。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99699号公报例如,在使用一个制冷剂回路进行多个被空调空间的空气调和的空调系统中,存在相对于被空调空间各自的容积而制冷剂量较多的情况。在这样的空调系统中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存在即使使泄漏的制冷剂在被空调空间中的任一个均匀地扩散,被空调空间的制冷剂浓度也有可能变高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制冷剂泄漏,也能够防止被空调空间的制冷剂浓度变高的空调系统及其制冷剂量设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备: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单元,其容纳上述制冷剂回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并分别经由供给通过了上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给气路径与多个被空调空间连接;制冷剂检测装置,其检测上述制冷剂的泄漏;以及多个开闭装置,它们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给气路径,并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在上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上述制冷剂的泄漏时,上述多个开闭装置全部变为打开状态。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量设定方法是设定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制冷剂量的方法,在将上述制冷剂回路中的上述制冷剂的封入量设为M[kg],将上述制冷剂的燃烧下限浓度设为LFL[kg/m3],将经由在上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上述制冷剂的泄漏时而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装置与上述热交换单元连接的被空调空间的总容积设为V[m3]的情况下,设定上述封入量M,使上述封入量M满足关系:M<LFL×V。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制冷剂泄漏,也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经由打开状态的开闭装置向被空调空间扩散,因此能够防止被空调空间的制冷剂浓度变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控制部30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控制部30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及其制冷剂量设定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空调系统,例示有处理3个被空调空间A、B、C的室内负荷的内调型的空调系统。例如,被空调空间A、B、C是相互隔开的多个房间。被空调空间A的占地面积是Aa,被空调空间A的距地面的天花板高度是Ha。被空调空间B的占地面积是Ab,被空调空间B的距地面的天花板高度是Hb。被空调空间C的占地面积是Ac,被空调空间C的距地面的天花板高度是Hc。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一个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例如,四通阀)、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11经由制冷剂配管而连接为环状的结构。作为封入至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例如能够使用R1234yf、R1234ze(E)等微燃性制冷剂、或R290、R1270等强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可以作为单一制冷剂使用,也可以作为将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使用。以下,存在将具有微燃等级以上(例如,在ASHRAE34的分类中为2L以上)的可燃性的制冷剂称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另外,作为封入至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也能够使用具有不燃性(例如,在ASHRAE34的分类中为1)的R22、R410A等不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例如在大气压下(例如,温度为室温(25℃))具有比空气大的密度。另外,空调系统具有至少容纳制冷剂回路10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1台热源单元20、和至少容纳制冷剂回路1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11的1台负载单元30(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热源单元20与负载单元30之间通过作为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的两根延长配管12a、12b连接。延长配管12a经由接头部13a与负载侧热交换器11连接,延长配管12b经由接头部13b与负载侧热交换器11连接。在本例子的热源单元20中,不仅容纳有热源侧热交换器,还容纳有制冷剂回路10的压缩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以及减压装置。制冷剂回路10、热源单元20以及负载单元30由后述的控制部300控制。在负载单元30的壳体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41、和排出空气的排出口42。负载单元30的壳体内的空间被隔板33分隔为风扇室31和热交换器室32。在隔板33形成有成为风扇室31与热交换器室32之间的风路的开口部。在风扇室31容纳有送风风扇34。在热交换器室32容纳有负载侧热交换器11、接头部13a、13b以及制冷剂检测装置35。制冷剂检测装置35构成为检测制冷剂的泄漏。作为制冷剂检测装置35,例如,能够使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制冷剂检测装置35检测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并向后述的控制部300输出检测信号。制冷剂检测装置35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热交换器室32,可以是风扇室31,也可以是后述的给气管道内等的负载单元30的外部。制冷剂检测装置35的设置位置只要在负载单元30内、或在从负载单元30到被空调空间A、B、C为止的给气路径内即可。在负载单元30中制冷剂有可能泄漏的部位是负载侧热交换器11的钎焊部以及接头部13a、13b。因此,优选负载侧热交换器11和接头部13a、13b配置于负载单元30的壳体内(例如,热交换器室32内)或给气管道内。控制部300具有微型计算机,上述微型计算机具备CPU、ROM、RAM、I/O端口、计时器等。控制部300能够在与操作部310之间相互进行通信。操作部310构成为接受用户的操作,并将基于操作的操作信号向控制部300输出。操作部310例如由分别设置于被空调空间A、B、C的多个遥控器、和成为多个遥控器的上位的操作部的集中控制器构成。控制部300基于来自操作部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n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n热交换单元,其容纳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并分别经由供给通过了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给气路径与多个被空调空间连接;/n制冷剂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制冷剂的泄漏;以及/n多个开闭装置,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给气路径,并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n在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多个开闭装置全部变为打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
热交换单元,其容纳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并分别经由供给通过了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给气路径与多个被空调空间连接;
制冷剂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制冷剂的泄漏;以及
多个开闭装置,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给气路径,并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
在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多个开闭装置全部变为打开状态。


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剂回路,其使制冷剂循环;
热交换单元,其容纳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并分别经由供给通过了所述负载侧热交换器的空气的多个给气路径与多个被空调空间连接;
制冷剂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制冷剂的泄漏;
多个开闭装置,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给气路径,并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以及
设定装置,其设定所述多个开闭装置中的在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的泄漏时变为打开状态的开闭装置,
在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的泄漏时,通过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开闭装置变为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送风风扇,
在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检测到了所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送风风扇进行运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康巨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