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结构及组合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94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密封结构和组合方舱,包括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分别开设的活动式门体,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和至少一道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分布在活动式门体的外侧以密封相邻方舱单元靠拢后的拼接缝隙,定位组件以将相邻方舱单元的两个紧靠侧壁位置定位,密封组件以阻止外部不利元素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内,其优点是是相邻两个方舱的侧壁先经过定位后再紧靠在一起,密封组件分布在活动式门体的外侧以密封相邻方舱单元靠拢后的拼接缝隙;所述的密封组件以阻止风雨等外部不利元素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内。

Sealing structure and combined she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结构及组合方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方舱在拼接时的密封结构及组合方舱。
技术介绍
方舱作为设备、人员的承载环境,具有良好的机动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急保障、野外作业,尤其是作为机动电子信息系统承载工具。目前,一些军事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系统需要有较大的功能空间,但方舱所提供的使用空间特别是宽度受到运输车辆宽度的严格限制,因此需对单体方舱进行可撤收的空间拓展或对方舱进行组合使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组合方舱,通过模块化软壁连接通道,实现端面与端面或端面与侧面间之间连接。此类扩展方式,舱体展开撤收过程复杂且需要动力源,方舱的水密性、气密性、保温性能较低。发表在《专用汽车》2015年第5期的《一种新型组合化方舱设计》公开了一种扩展方舱及扩展方舱侧面的连接方式,扩展方舱包括主舱、两侧扩展舱,采用手动翻板扩展。两方舱组合时,使两拼接的扩展舱的顶、底板搭接牢固,再顺序翻转方舱的扩展舱端板,从而实现搭接。此拼接方式将单体方舱侧面大开间连接,形成一个大的综合体,从而延伸了方舱的使用空间。此组合方舱的连接部分复杂,密封性受各翻板变形影响,且两主舱中间有两扩展舱连接而成的连接通道。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314171A的多联方舱及拼装方法,公开了一种并排拼接多联方舱,多个并排拼接的单体方舱拆除了拼接侧面的活动门打通成整体舱室。两单体方舱的联接方式为:将多块拼接踏板首尾相接地放在两相邻的单体方舱多扇活动门门框下侧的拼接缝上,使多块拼接踏板与多个单体方舱地板连接成一体;装饰软包装通过尼龙搭扣跨接包覆固定在两个相邻单体方舱的多扇活动门门框上。组合方舱中的两个方舱单元的相邻侧壁紧靠,且紧靠侧壁均开放,使相邻两个方舱之间的舱腔可联通,但是相邻方舱的拼接处存在缝隙,风雨等也会从拼接缝隙、紧靠侧壁的互通口处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舱在拼接时的密封结构,可防止外部的风雨从拼接缝中进入到舱腔内,进一步地提供具有上述密封结构的组合方舱。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分别开设的活动式门体,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和至少一道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分布在活动式门体的外侧以密封相邻方舱单元靠拢后的拼接缝隙,所述的定位组件以将相邻方舱单元的两个紧靠侧壁位置定位,所述的密封组件以阻止外部不利元素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不利元素为风、雨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密封组件至少为两道以上,且相邻两道的密封组件相互平行且对接部相互错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第一道密封组件由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二密封件构成,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包括连接在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一构件及第一构件外侧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的第二密封件包括连接在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二构件,所述的第二构件和第一密封条相互挤压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二道密封组件由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三密封件和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四密封件构成,所述的第三密封件包括连接在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三构件,所述的第四密封件包括连接在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四构件及第四构件外侧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的第三构件与第二密封条相互挤压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为可排水的U型结构,第一、第二密封条位于U型构件的外侧位置,第一密封条与第二构件的对接位置与第三构件与第二密封条的对接位置错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密封条包括套在第一构件外端的n型联接件及与n型联接件一体的截面为环形的可形变体,所述的可形变体与第二构件的外端挤压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的第一定位件为锥形体,第二定位件上具有锥形孔,所述的锥形体插入所述的锥形孔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组合方舱,包括所述的密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相邻两个方舱的侧壁先经过定位后再紧靠在一起,密封组件分布在活动式门体的外侧以密封相邻方舱单元靠拢后的拼接缝隙;所述的密封组件以阻止风雨等外部不利元素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内。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方舱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方舱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方舱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角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行走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刚性联接组件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刚性联接组件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刚性联接组件的示意图三;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示意图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示意图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一;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二;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三;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四;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联接”、“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分别开设的活动式门体,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和至少一道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分布在活动式门体的外侧以密封相邻方舱单元靠拢后的拼接缝隙,所述的定位组件以将相邻方舱单元的两个紧靠侧壁位置定位,所述的密封组件以阻止外部不利元素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分别开设的活动式门体,相邻方舱单元的紧靠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和至少一道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分布在活动式门体的外侧以密封相邻方舱单元靠拢后的拼接缝隙,所述的定位组件以将相邻方舱单元的两个紧靠侧壁位置定位,所述的密封组件以阻止外部不利元素进入至方舱单元的舱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利元素为风或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至少为两道以上,且相邻两道的密封组件相互平行且对接部相互错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密封组件由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二密封件构成,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紧密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方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包括连接在第一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一构件及第一构件外侧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的第二密封件包括连接在第二方舱单元的侧壁上的第二构件,所述的第二构件和第一密封条相互挤压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方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帮辉郏保琪陈超王国华陶名扬刘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