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84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退火炉,炉内输送链安装在炉体内,其输入端从炉体的入口处伸出并与炉前设备连接,其输出端从炉体的出口处伸出并与炉后输送链连接,炉体上按照从入口到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燃烧系统、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前缓冷段风冷系统和后缓冷段风冷系统;炉前设备包括止回装置、平台有管检测装置、管径检测装置和吹砂装置,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对中机构、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用于从顶部向炉体内送入冷风以及将烟气从炉体底部排出;炉内输送链和炉后输送链由一套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本连续式退火炉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系统完善;炉前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运管稳定,无需专门人员实时看管。

Continuous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式退火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连续式退火炉。
技术介绍
球墨铸铁管是指使用18号以上的铸造铁水经添加球化剂后,经过离心球墨铸铁机高速离心铸造成的管材,简称为球管、球铁管和球墨铸管等,为了增强球墨铸铁管的机械性能,通常需对其热处理,而连续式退火炉是对铸铁管进行热处理的常用设备。连续式退火炉一般包括炉前设备、炉体、炉内输送链、炉后输送链、燃烧系统、风冷及排烟系统。炉前设备是设置在炉体入口前,用于将铸铁管有序地进管至炉内,炉前设备通常包括依次设置的分管工位、对中工位和吹砂工位。现有的连续式退火炉存在以下缺点:1、炉前设备中各工位处均无设置相关的有管检测装置,主要是依靠人工操作,例如,由工人观察吹砂工位是否有管,若没有管子在进行吹砂,则将对中工位处已对中好的管子拨至吹砂工位,随后将分管工位处的管子分管至对中工位,依次循环工作,这无疑大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进管效率低,且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工操作,极易引起操作失误,从而影响管子的正常运管;2、铸铁管在退火炉内是通过链爪式输送链进行输送,炉前设备将铸管有序地进管至链爪式输送链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管径的铸管,每相邻两个铸管之间的链爪数量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小管径的管子,每隔一个链爪进管一次,对于大管径的管子,可能需要每隔两个、三个或四个链爪进管一次,目前,对于决定每隔几个链爪进管一次还是依靠人工操作,由工人站在挡管放管机构处,根据目测的管径大小而决定每隔几个链爪操作挡管放管机构进管一次,此种方式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效率低;3、炉内输送链和炉后输送链由各自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不好;4、风冷及排烟系统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风冷效果不好、烟气不能及时排出的缺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连续式退火炉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的连续式退火炉。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体、炉内输送链、炉后输送链和炉前设备;所述炉内输送链安装在炉体内,其输入端从炉体的入口处伸出并与炉前设备连接,其输出端从炉体的出口处伸出并与炉后输送链连接,所述炉体上按照从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燃烧系统、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前缓冷段风冷系统和后缓冷段风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前设备包括止回装置、平台有管检测装置、管径检测装置和吹砂装置,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对中机构、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所述分管机构和对中机构之间、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均通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进行连接;所述平台有管检测装置分别安装在分管机构、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处,用于检测分管机构、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上是否有铸管;所述管径检测装置设置在分管机构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输送的铸管管径;所述吹砂装置设置在承托旋转机构处,该吹砂装置和承托旋转机构配合工作,对铸管进行旋转吹砂;所述止回装置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的侧旁;所述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包括安装在炉体顶部、用于从顶部向炉体内送入冷风的风冷系统,以及包括安装在炉体底部下方、用于将烟气从炉体底部排出的排烟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和排烟系统呈上下相对设置且配合工作;所述炉内输送链和炉后输送链由一套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优选的,所述风冷系统包括离心通风机、风机出口管、直角弯管、主送风管和分支送风管;所述风机出口管的一端与离心通风机连接,风机出口管的另一端与直角弯管的一端连接,直角弯管的另一端与主送风管连接;所述分支送风管有多根,均与主送风管连接,分支送风管的出风口端垂直向下地插装在炉体顶部。优选的,所述炉体顶部安装一个风机支架,所述离心通风机安装在该风机支架上。优选的,所述风机出口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优选的,所述排烟系统包括主排烟管、排烟支管、引风机、变径出风管、冷风送入管和烟气混合弯管;所述主排烟管水平布置在炉体底部下方;所述排烟支管竖向布置,其一端穿透炉体底部,另一端与主排烟管连接;所述主排烟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烟气混合弯管连接,所述烟气混合弯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引风机的出风口与变径出风管连接;所述冷风送入管与烟气混合弯管连接;所述主排烟管上设置有烟道手动调节阀;所述冷风送入管上设置有冷风手动调节阀。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入口处安装有用于阻止炉内热气外散的隔帘及进口气幕装置,该隔帘及进口气幕装置包括安装在炉体入口处内部的隔帘组件,以及安装在炉体入口处上方的、用于产生一道竖直向下覆盖住炉体入口的进口气幕组件;所述进口气幕组件包括风机和风箱;所述风机安装在炉体入口处上方炉顶上,所述风机和风箱通过风管连接;所述风箱沿炉体宽度方向布置,安装在炉体入口处上方,且风箱的下面安装一排风嘴。优选的,所述风机采用离心通风机,安装在一个二号风机支架上,该二号风机支架安装在炉体入口处上方炉顶上。优选的,所述风机和风箱通过风管连接,该风管包括二号风机出口管、二号主送风管和送风支管;所述二号风机出口管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与二号主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支管设置多根,送风支管的一端连接二号主送风管,另一端连接风箱。优选的,所述隔帘组件包括槽钢座、拉杆、卡块、过渡板、固定板和人字形输送网;所述槽钢座沿炉体宽度方向布置,安装在炉体入口处上方炉顶上;所述拉杆设置多根,依次排列安装在槽钢座上,每根拉杆的下端安装一个卡块;所述过渡板与卡块连接,所述固定板安装在人字形输送网上,所述人字形输送网的上端部与过渡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5mm。优选的,炉前设备包括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对中机构、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以及还包括止回装置、平台有管检测装置、管径检测装置和吹砂装置;所述分管机构和对中机构之间、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均通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进行连接;铸管承托轨道架起到一定的过渡连接作用;所述平台有管检测装置分别安装在分管机构、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处,用于检测分管机构、对中机构和承托旋转机构上是否有铸管;所述管径检测装置设置在分管机构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输送的铸管管径;所述吹砂装置设置在承托旋转机构处,该吹砂装置和承托旋转机构配合工作,对铸管进行旋转吹砂;所述止回装置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的侧旁。优选的,所述分管机构包括铸管承托梁、分管拨块和挡管块;所述铸管承托梁可转动设置,其一端设置有挡管用的凸出板,所述分管拨块和挡管块位于铸管承托梁的另一端处,分管拨块和挡管块均可转动安装;所述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机和一号拨管块;所述一号拨管块可转动设置,用于将对中完成的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上;所述承托旋转机构处安装有用于将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和挡管放管机构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上的二号拨管块;所述挡管放管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挡管放管块;所述铸管承托梁、分管拨块、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体(A6)、炉内输送链(A7)、炉后输送链(A8)和炉前设备;所述炉内输送链(A7)安装在炉体(A6)内,其输入端从炉体(A6)的入口处伸出并与炉前设备连接,其输出端从炉体(A6)的出口处伸出并与炉后输送链(A8)连接,所述炉体(A6)上按照从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燃烧系统(A9)、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A10)、前缓冷段风冷系统(A11)和后缓冷段风冷系统(A12);/n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前设备包括止回装置(1)、平台有管检测装置(4)、管径检测装置(3)和吹砂装置(2),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所述分管机构(A5)和对中机构(A4)之间、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2)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均通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A1)进行连接;所述平台有管检测装置(4)分别安装在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2)处,用于检测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2)上是否有铸管;所述管径检测装置(3)设置在分管机构(A5)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输送的铸管管径;所述吹砂装置(2)设置在承托旋转机构(A2)处,该吹砂装置(2)和承托旋转机构(A2)配合工作,对铸管进行旋转吹砂;所述止回装置(1)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的侧旁;/n所述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A10)包括安装在炉体(A6)顶部、用于从顶部向炉体(A6)内送入冷风的风冷系统(6),以及包括安装在炉体(A6)底部下方、用于将烟气从炉体(A6)底部排出的排烟系统(7);所述风冷系统(6)和排烟系统(7)呈上下相对设置且配合工作;/n所述炉内输送链(A7)和炉后输送链(A8)由一套驱动机构(A13)进行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体(A6)、炉内输送链(A7)、炉后输送链(A8)和炉前设备;所述炉内输送链(A7)安装在炉体(A6)内,其输入端从炉体(A6)的入口处伸出并与炉前设备连接,其输出端从炉体(A6)的出口处伸出并与炉后输送链(A8)连接,所述炉体(A6)上按照从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依次安装有燃烧系统(A9)、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A10)、前缓冷段风冷系统(A11)和后缓冷段风冷系统(A12);
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前设备包括止回装置(1)、平台有管检测装置(4)、管径检测装置(3)和吹砂装置(2),以及沿运管方向依次设置的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所述分管机构(A5)和对中机构(A4)之间、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2)之间以及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均通过设置铸管承托轨道架(A1)进行连接;所述平台有管检测装置(4)分别安装在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2)处,用于检测分管机构(A5)、对中机构(A4)和承托旋转机构(A2)上是否有铸管;所述管径检测装置(3)设置在分管机构(A5)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输送的铸管管径;所述吹砂装置(2)设置在承托旋转机构(A2)处,该吹砂装置(2)和承托旋转机构(A2)配合工作,对铸管进行旋转吹砂;所述止回装置(1)安装在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的侧旁;
所述快冷段风冷及排烟系统(A10)包括安装在炉体(A6)顶部、用于从顶部向炉体(A6)内送入冷风的风冷系统(6),以及包括安装在炉体(A6)底部下方、用于将烟气从炉体(A6)底部排出的排烟系统(7);所述风冷系统(6)和排烟系统(7)呈上下相对设置且配合工作;
所述炉内输送链(A7)和炉后输送链(A8)由一套驱动机构(A13)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A6)的入口处安装有用于阻止炉内热气外散的隔帘及进口气幕装置(A14),该隔帘及进口气幕装置(A14)包括安装在炉体(A6)入口处内部的隔帘组件(8),以及安装在炉体(A6)入口处上方的、用于产生一道竖直向下覆盖住炉体(A6)入口的进口气幕组件(9);所述进口气幕组件(9)包括风机(91)和风箱(92);所述风机(91)安装在炉体(A6)入口处上方炉顶上,所述风机(91)和风箱(92)通过风管连接;所述风箱(92)沿炉体(A6)宽度方向布置,安装在炉体(A6)入口处上方,且风箱(92)的下面安装一排风嘴(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机构(A5)包括铸管承托梁(131)、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所述铸管承托梁(131)可转动设置,其一端设置有挡管用的凸出板,所述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位于铸管承托梁(131)的另一端处,分管拨块(132)和挡管块(133)均可转动安装;所述对中机构(A4)包括对中机(134)和一号拨管块(135);所述一号拨管块(135)可转动设置,用于将对中完成的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A2)上;所述承托旋转机构(A2)处安装有用于将铸管拨至承托旋转机构(A2)和挡管放管机构(A3)之间的铸管承托轨道架(A1)上的二号拨管块(136);所述挡管放管机构(A3)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挡管放管块(A31);所述铸管承托梁(131)、分管拨块(132)、挡管块(133)、一号拨管块(135)、二号拨管块(136)和挡管放管块(A31)的转动均是采用油缸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径检测装置(3)包括安装架(31)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1)上的用于检测铸铁管管径的激光测径仪(32),所述安装架(31)设置在分管机构(A5)的一侧,铸铁管放置在分管机构(A5)上时,其承口端靠近所述安装架(31);所述激光测径仪(32)的探头方向朝向铸铁管承口端;所述安装架(31)的顶部安装一个悬臂支架(33),该悬臂支架(33)与对中机构(A4)对应,悬臂支架(33)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铸铁管是否轴向移动对中到位的激光检测探头(34),所述激光检测探头(34)的朝向为竖直向下,且与对中机(134)上的铸管轴线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有管检测装置(4)包括有管检测激光传感器(41)、检测罩(42)和检测罩盖板组件(43);所述有管检测激光传感器(41)用于检测所处工位上是否有铸管;所述检测罩(42)具有一开口,并开口朝上地安装在铸管承托轨道架(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深澳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