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及汽车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45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及汽车安全座椅,其中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包括有安装底板,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缓冲机构,第一旋转机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四连杆机构,减震支架和第二旋转机构。结构简单,能在急刹或碰撞时,能使座椅有效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座椅上的儿童造成损伤。

An automobile seat mounting base and automobile safety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及汽车安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含该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汽车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机动车儿童乘员法规的出现,儿童安全座椅厂商也生产了各种各样适合不同身材及年龄段的儿童安全座椅。但是目前的儿童安全座椅普遍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当车辆受到正面碰撞或猛烈急刹时,在惯性力和接触力的作用下,人体各部组织将产生相对应的生物力学响应。一旦人体组织超过可恢复极限,将导致解破学组织破坏或使正常生理功能受损,衰变或丧失,即造成永久性损伤,如骨折、肌腱韧带断裂、脏器破裂、淤肿出血,及脑震荡引起颅内出血、昏厥、神经系统受阻或阻断乃致死亡。另外,传统汽车儿童座椅上使用的安全扣结构一般较为简单,两岁大以上的儿童都能自己轻易的打开,因此儿童乘车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故此,现有的汽车安全座椅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急刹或碰撞时,能使座椅有效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少对座椅上的儿童造成损伤的汽车座椅安装底座。与之相应,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汽车安全座椅。就汽车座椅安装底座而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包括有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外侧上的第一滑轨和设置在安装底板前端外侧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轨内侧的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在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内侧的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旋转机构,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一滑轨与第一缓冲机构之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第二滑轨与第一旋转机构之间,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块,在第二滑轨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块,在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上依次设有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连杆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铰接部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铰接部活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机构上,所述第四铰接部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机构上,在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有减震支架,在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二旋转机构,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上设有能阻碍减震支架向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减震支架与第二缓冲机构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左右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能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当受到惯性冲击向前运动时,在四连杆机构、第二滑轨、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能有效将向前的惯性冲击力转换成横向移动和旋转运动;另外,减震支架在向前的惯性冲击力的作用下,由于四连杆机构的阻尼,向前运动受阻,减震支架会受压向下运动,从而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在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能有效对向前的惯性冲击力施加反向的作用力,又由于第二缓冲机构活动设置在第二旋转机构上,当减震支架发生转动时,第二缓冲机构能随之转动,同时也有效将一部分向前的惯性冲击力转化成旋转运动,从而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汽车座椅安装底座上的汽车安全座椅更加稳定,有效保护乘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的儿童,使其尽可能的降低收到损伤的风险。作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上的装配座,在所述装配座上设有指向第一滑轨的装配孔,在所述装配孔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动杆,在所述第一滑动杆后端设有能防止第一滑动杆滑出装配孔的第一端头,在所述第一滑动杆前端设有U型连接头,在所述U型连接头内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三铰接部活动套设在连接轴上,在所述U型连接头与装配座之间的第一滑动杆上设有第一挤压弹簧。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缓冲机构向四连杆机构施加挤压力,一方面有效阻碍四连杆机构在第二滑轨上的横向移动,另一方面使四连杆机构在纵向上受力压缩形变,且形变的过程在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改变受力方向,从而使得在较小的形程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形变效果,从而获得极好的缓冲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安装孔槽,在所述安装孔槽内设有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旋转盘,在所述第一旋转盘外侧上设有偏心连接座,所述第四铰接部活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连接座上。本专利技术第一旋转机构在四连杆机构在纵向受力压缩时能改变四连杆机构在第四铰接部处的受力方向,同时在第一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更加平稳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旋转座,在所述旋转座内设有安装槽孔,在所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有第二旋转盘,在所述第二旋转盘上连接架,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偏心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旋转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调节第二缓冲机构的作用方向,从而确保减震支架能得到很好的缓冲。作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架上的偏心孔,在所述偏心孔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动杆,所述减震支架的套设在第二滑动杆上,在第二滑动杆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滑出偏心孔的第二端头,在所述第二滑动杆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滑出减震支架的第三端头,在所述第二端头与连接架之间的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在所述减震支架与连接架之间的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三挤压弹簧,在第三端头与减震支架之间的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四挤压弹簧。本专利技术中当减震支架受到外力发送偏转时,首先以第一滑块为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缓冲机构偏转,从而保证第二缓冲机构能始终对减震支架施加正面的作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座椅安装底座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减震支架包括减震底座和支撑座,在所述减震底座右侧设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铰接柱插接在所述连接孔内,在所述减震底座左侧设有连接臂,在所述连接臂外端上设有连接环套,所述连接环套与第二缓冲机构相连接,在所述减震底座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轴座,在两所述安装轴座内设有安装轴孔,在所述支撑座下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座,在所述连接轴座内设有连接轴孔,支撑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孔内和安装轴孔内的连接圆轴与减震底座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前端上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第一连接支架,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中部内通过第二铰接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后端下侧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一纵向减震机构,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纵向减震机构。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交叉铰接,并在第一纵向减震机构,第二纵向减震机构的作用下,在纵向上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减震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一缓冲气缸,所述第一缓冲气缸的气缸轴与第一连接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气缸的气缸体设置在支撑座上,在所述第一缓冲气缸的气缸体与第一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五挤压弹簧,所述第二纵向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二缓冲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包括有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外侧上的第一滑轨(3)和设置在安装底板(1)前端外侧的第二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3)与第二滑轨(4)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轨(4)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5),在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旋转机构(6),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设置在第一滑轨(3)与第一缓冲机构(5)之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设置在第二滑轨(4)与第一旋转机构(6)之间,在所述第一滑轨(3)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块(7),在第二滑轨(4)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块(8),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四连杆机构(9),所述四连杆机构(9)上依次设有第一铰接部(91)、第二铰接部(92)、第三铰接部(93)和第四铰接部(94),所述第一铰接部(91)通过第一连杆(15)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所述第二铰接部(92)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8)上,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机构(5)上,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机构(6)上,在所述第一滑块(7)活动连接有减震支架(10),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二旋转机构(11),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上设有能阻碍减震支架(10)向第二滑轨(4)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12),所述减震支架(10)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包括有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所述减震缓冲支撑单元(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外侧上的第一滑轨(3)和设置在安装底板(1)前端外侧的第二滑轨(4),所述第一滑轨(3)与第二滑轨(4)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轨(4)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缓冲机构(5),在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旋转机构(6),沿横向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设置在第一滑轨(3)与第一缓冲机构(5)之间,沿纵向方向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设置在第二滑轨(4)与第一旋转机构(6)之间,在所述第一滑轨(3)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块(7),在第二滑轨(4)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块(8),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四连杆机构(9),所述四连杆机构(9)上依次设有第一铰接部(91)、第二铰接部(92)、第三铰接部(93)和第四铰接部(94),所述第一铰接部(91)通过第一连杆(15)活动连接在第一滑块(7)上,所述第二铰接部(92)活动设置在第二滑块(8)上,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设置在第一缓冲机构(5)上,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机构(6)上,在所述第一滑块(7)活动连接有减震支架(10),在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二旋转机构(11),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上设有能阻碍减震支架(10)向第二滑轨(4)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12),所述减震支架(10)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1)上的装配座(51),在所述装配座(51)上设有指向第一滑轨(3)的装配孔(52),在所述装配孔(52)内活动设有第一滑动杆(53),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3)后端设有能防止第一滑动杆(53)滑出装配孔(52)的第一端头(54),在所述第一滑动杆(53)前端设有U型连接头(55),在所述U型连接头(55)内设有连接轴(56),所述第三铰接部(93)活动套设在连接轴(56)上,在所述U型连接头(55)与装配座(51)之间的第一滑动杆(53)上设有第一挤压弹簧(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6)包括有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的安装孔槽,在所述安装孔槽内设有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旋转盘(61),在所述第一旋转盘(61)外侧上设有偏心连接座(62),所述第四铰接部(94)活动连接在所述偏心连接座(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1)包括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的旋转座(111),在所述旋转座(111)内设有安装槽孔(112),在所安装槽孔(112)内设有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有第二旋转盘(113),在所述第二旋转盘(113)上连接架(114),所述第二缓冲机构(12)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14)的偏心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12)包括设置在连接架(114)上的偏心孔(121),在所述偏心孔(121)内活动设有第二滑动杆(122),所述减震支架(10)的套设在第二滑动杆(122)上,在第二滑动杆(122)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122)滑出偏心孔(121)的第二端头(123),在所述第二滑动杆(122)另一端的端部上设有能防止第二滑动杆(122)滑出减震支架(10)的第三端头(124),在所述第二端头(123)与连接架(114)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二挤压弹簧(125),在所述减震支架(10)与连接架(114)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三挤压弹簧(126),在第三端头(124)与减震支架(10)之间的第二滑动杆(122)上套设有第四挤压弹簧(1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10)包括减震底座(101)和支撑座(102),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右侧设有连接部(103),在所述连接部(103)上设有连接孔(104),在所述第一滑块(7)上设有第一铰接柱(105),所述第一铰接柱(105)插接在所述连接孔(104)内,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左侧设有连接臂(106),在所述连接臂(106)外端上设有连接环套(107),所述连接环套(107)与第二缓冲机构(12)相连接,在所述减震底座(10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轴座(108),在两所述安装轴座(108)内设有安装轴孔(109),在所述支撑座(102)下侧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轴座(1010),在所述连接轴座(1010)内设有连接轴孔,支撑座(102)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孔内和安装轴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环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