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及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30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头部,所述刀头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刀头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为圆台型,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有螺旋槽和刀刃,所述螺旋槽与所述刀刃相邻设置,所述刀刃设置有缺口。该铣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此外,还提供了一种该铣刀的成型工艺,以循环使用刀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及其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刀具
,具体涉及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通常对接式PCB切削刀具是由高硬度的碳化钨棒材的刀刃部位与一段不锈钢棒材的刀柄部所对接构成,其刀具在PCB基板上实施切割钻孔作业后,将造成刀刃部位的磨损或断裂。现有技术中,PCB切削刀具的刀刃部分设计不合理,刀刃极易受到磨损而损坏,导致刀具的使用寿命短;且在PCB铣刀的刀刃部位破损后,会将整支刀具当成报废品丢弃,然后花比较高的成本购买新的刀具以维持正常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刀具的刀刃部分散热性能好,且更容易排除碎屑,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头部,所述刀头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刀头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为圆台型,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有螺旋槽和刀刃,所述螺旋槽与所述刀刃相邻设置,所述刀刃设置有缺口。在实际应用中,刀柄部采用钨钢合金再生棒料,刀头部采用钨钢合金;在工作中,刀头部对PCB基板进行钻孔加工,刀刃与PCB基板接触,在高速持续摩擦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碎屑,刀头部在高速旋转时在缺口处会形成局部的气流,有利于刀刃上热量的加速散发,以降低刀刃的磨损速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缺口还可以减小刀头部在高速旋转时的空气阻力,有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螺旋槽有利于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及时地排出,以便于加工的顺利进行,该铣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增加了刀具加工时的散热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缺口规则地分布于所述刀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刀具结构的牢固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在实际应用中,缺口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这种结构设计有利将刀柄部的旋转力有效地传递到刀头部,以保证加工时的铣削力度,同时保证工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钻孔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排出加工时产生的碎屑。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刀刃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钻孔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刀尖,所述刀尖与所述刀刃连接。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钻孔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还提供一种PCB接合式铣刀的成型工艺,以循环使用刀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节约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CB接合式铣刀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现有的刀柄部;在实际应用中准备现有的钨钢合金再生棒料作为刀柄部,因为这种材料价格相对便宜,可以降低成本;S2、准备刀刃损坏了的刀具;在实际应用中,刀头部的材料硬度比较高,一般选用钨钢合金棒料;S3、将刀具中的刀头部切除,留下刀具中的刀柄部;S4、将步骤S3中的刀柄部与步骤S1中的刀柄部焊接在一起;S5、将步骤S3中的刀柄部加工成刀头部,以形成刀具;S6、当步骤S5中刀具的刀刃损坏时,通过高温加热焊接部的方式使得步骤S5中刀具的刀柄部与刀头部分离,并留下步骤S1中的刀柄部;在实际应用中,对焊接处在超高频加热机上进行730℃至770℃的高温处理,加温2S至3S,使焊料融化,进而将刀柄部与刀头部分离开来;以便于将刀柄部进行循环使用;S7、依次重复步骤S2至步骤S5,从而实现步骤S1中刀柄部的重复利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刀柄部与刀头部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刀柄部;2-刀头部;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第三部分;231-螺旋槽;232-刀刃;232'-缺口;3-刀尖。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包括刀柄部1和刀头部2,刀头部2通过焊接与刀柄部1连接,刀头部2包括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第三部分23,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第三部分23依次连接,第一部分21与刀柄部1连接,第二部分22为圆台型,第三部分23设置有螺旋槽231和刀刃232,螺旋槽231与刀刃232相邻设置,刀刃232设置有缺口232'。在实际应用中,刀柄部1采用钨钢合金再生棒料,刀头部2采用钨钢合金;在工作中,刀头部2对PCB基板进行钻孔加工,刀刃232与PCB基板接触,在高速持续摩擦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碎屑,刀头部2在高速旋转时在缺口232'处会形成局部的气流,有利于刀刃232上热量的加速散发,以降低刀刃232的磨损速度,延长刀具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部(1)和刀头部(2),所述刀头部(2)通过焊接与所述刀柄部(1)连接,所述刀头部(2)包括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第三部分(23),所述第一部分(21)、所述第二部分(22)、所述第三部分(2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1)与所述刀柄部(1)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2)为圆台型,所述第三部分(23)设置有螺旋槽(231)和刀刃(232),所述螺旋槽(231)与所述刀刃(232)相邻设置,所述刀刃(232)设置有缺口(2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部(1)和刀头部(2),所述刀头部(2)通过焊接与所述刀柄部(1)连接,所述刀头部(2)包括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和第三部分(23),所述第一部分(21)、所述第二部分(22)、所述第三部分(2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1)与所述刀柄部(1)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2)为圆台型,所述第三部分(23)设置有螺旋槽(231)和刀刃(232),所述螺旋槽(231)与所述刀刃(232)相邻设置,所述刀刃(232)设置有缺口(2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32')的数量至少为2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缺口(232')规则地分布于所述刀刃(2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3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1)的直径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接合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康王志荣杨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