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设备及其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727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丝设备及其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收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排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以及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还包括与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并联的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复位开关、换向开关常闭触点以及复位控制线圈,且复位开关与复位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并联。该拉丝设备包括收线电机以及排线电机,还设置有上述的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简单的实现排线杆的复位,避免排线电机的反复启动,提高漆包线的生产效率,并且延长排线电机的使用寿命。

Drawing equipment and its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设备及其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漆包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拉丝设备以及这种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电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线材,现有的漆包线大部分是使用铜线拉丝后涂覆绝缘漆制成,因此,漆包线生产过程中,将铜线进行拉丝形成直径较小的丝状铜线是一个重要的工序。通常,铜线的拉丝使用拉丝设备进行,拉丝设备对铜线拉丝完毕后需要使用一个收线盘将拉丝后的铜线收卷,以便于丝线的存放与运输。现有的拉丝设备设置收线电机,收线电机带动收线盘转动,以便于丝线卷绕在收线盘上。通常,收线盘呈圆柱状,由于收线盘具有一定的长度,如果丝线仅卷绕在收线盘长度方向上一个位置,将导致收线盘上的丝线厚度不均匀,因此,拉丝设备通常设置排线杆,通过排线杆在收线盘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也就是沿着收线盘的轴向往复运动,带动丝线在收线的过程中沿收线盘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确保丝线均匀的卷绕在收线盘上,使得卷绕有丝线的收线盘上,丝线的厚度均匀。因此,拉丝设备设置有排线电机,排线电机带动一根丝杆转动,丝杆外套设有一个丝杆螺母,当丝杆转动时,带动丝杆螺母沿着收线盘的长度方向移动。丝杆螺母固定在排线杆的第一端,排线杆的第二端设置有导线轮,当丝杆螺母往复运动时,排线杆也跟随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导线轮往复运动。丝线从导线轮穿过并卷绕在收线盘上,通过导线轮的往复运动,可以带动丝线在收线盘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通常,收线电机以及排线电机是同时运行的,当收线完毕后,将停止收线电机以及排线电机工作,但排线电机停止后,排线杆不一定停留在原点的位置,即不一定停留在丝杆螺母最大行程的位置,通常,排线杆会停在距离原点20厘米以内的任意位置。若要重新开启拉丝设备并进行生产工作,需要将排线杆复位到原点位置。目前,执行该步骤需要不停的操作启动、停止按钮,来控制排线杆的移动速度和位置。并且,操作启动按钮时需要观察排线杆的实时位置,当排线杆即将到达原点位置时,需停止当前操作,再对按钮进行点动控制,直到排线杆触碰到换向开关,此时复位操作完成。若复位操作不当,排线杆越过行程开关后,排线电机不会停止反而会反转,排线杆往回移动,直至移动到另一侧的限位开关,排线电机才会换向,排线杆重复执行复位动作。由于目前拉丝设备没有针对排线杆的复位功能,导致排线杆复位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效率低下,影响漆包线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排线电机不断进行启动、停止工作,还会影响排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排线杆自动复位的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线杆复位效率高且避免排线电机重复启动的拉丝设备。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收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排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以及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还包括与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并联的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复位开关、换向开关常闭触点以及复位控制线圈,且复位开关与复位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并联。由上述方案可见,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设置有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当需要将排线杆复位时,将复位开关按下,此时,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通电,复位控制线圈得电,复位接触器的常开触点闭合,排线电机反转并驱动排线杆移动。当排线杆移动至初始位置时,排线杆的接触头接触到换向开关,换向开关的常闭触点断开,复位控制线圈失电,排线电机停止转动,此时,排线杆将停留在初始位置,从而实现排线杆的复位。可见,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自动的实现排线杆的复位,不需要手动的反复按下排线电机的启动、停止按钮,排线杆的复位操作非常简单,并且可以避免排线电机反复启动或者停止,可以延长排线电机的使用寿命。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复位控制线圈为反转控制线圈;复位接触器为与反转控制线圈关联的反转开关的接触器。由此可见,在复位开关按下后,排线电机的反转控制线圈直接得电,可以直接控制排线电机的转动,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简单,控制电路的成本较低。进一步的方案是,排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包括收线电机开关常开触点,且收线电机开关常开触点、辅助接触器常闭触点、正转开关常闭触点与反转控制线圈串联连接。可见,上述电路可以实现正转控制线圈与反转控制线圈的互锁,即同一时刻下正转控制线圈与反转控制线圈只有一个得电,这样可以避免排线电机运行时正转控制线圈与反转控制线圈同时得电的情况,确保排线电机的正常运行。一个可选的方案是,复位控制线圈为反转辅助线圈,复位接触器为与反转辅助线圈关联的反转辅助接触器;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并联的复位辅助控制支路,复位辅助控制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反转控制线圈以及反转辅助接触器的常开触点。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反转辅助线圈以及反转辅助接触器,可以使排线电机的反转控制线圈的得电、失电更加可靠、安全,控制电路的工作稳定性更好。进一步的方案是,复位辅助控制支路还包括与反转控制线圈串联的正转开关常闭触点。这样,一旦正转控制线圈得电,则正转开关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反转控制线圈失电,也就是实现了正转控制线圈与反转控制线圈的互锁,避免两个线圈同时得电。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复位辅助控制支路还包括与反转控制线圈串联的辅助接触器常闭触点。可见,通过辅助接触器常闭触点可以实现排线电机运行时正转控制线圈与反转控制线圈的互锁。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还包括与复位开关串联连接的收线电机开关常闭触点。由此可见,一旦收线电机得电,收线电机开关常闭触点断开,这样,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不通电,也就使得复位控制线圈失电,因此,一旦收线电机通电,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是不会通电的,从而避免排线电机在收线电机工作的时候执行排线杆复位的操作,确保排线杆复位是在收线电机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从而确保排线杆复位工作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丝设备包括收线电机以及排线电机,收线电机带动收线盘转动,排线电机带动排线杆往复运动,排线杆位于收线盘的一侧,且排线杆一端设置接触头,接触头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换向开关;并且,拉丝设备还设置有上述的控制电路。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拉丝设备上设置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来控制排线杆的复位操作,操作人员只需要按下复位开关即可以自动的实现排线杆的复位,操作简单,提高拉丝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延长排线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换向开关中的一个为位于复位位置的复位换向开关,换向开关常闭触点为复位换向开关的常闭触点。由此可见,当排线杆的接触头与复位换向开关接触时,表示排线杆已经到达复位位置,因此将换向开关常闭触点设置为复位换向开关的常闭触点,可以确保排线杆到达复位位置后排线电机停止转动,确保排线杆停留在初始位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排线杆的一端固定有丝杆螺母,接触头固定在丝杆螺母上。可见,丝杆带动丝杆螺母转动,将排线杆固定在丝杆螺母的一端可以确保丝杆螺母与排线杆的同步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n相互并联的收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排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以及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与所述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并联的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所述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复位开关、换向开关常闭触点以及复位控制线圈,且所述复位开关与复位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
相互并联的收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排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以及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排线电机换向控制支路并联的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所述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复位开关、换向开关常闭触点以及复位控制线圈,且所述复位开关与复位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两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控制线圈为反转控制线圈;
所述复位接触器为与所述反转控制线圈关联的反转开关的接触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线电机运行控制支路包括收线电机开关常开触点,且所述收线电机开关常开触点、辅助接触器常闭触点、正转开关常闭触点与所述反转控制线圈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控制线圈为反转辅助线圈;
所述复位接触器为与所述反转辅助线圈关联的反转辅助接触器;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排线电机复位控制支路并联的复位辅助控制支路,所述复位辅助控制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反转控制线圈以及反转辅助接触器的常开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陈锐冷鹏徐波蔡军臣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工眉山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格力电工马鞍山有限公司格力电工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