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727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包括:将热金属检测仪设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的入口前;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下一钢坯的头部是否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并且当前钢坯的尾部处于所述第一粗轧机中心之前时,降低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

A rolling control method without g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棒线型材轧制,具体涉及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钢材轧制过程中,通常利用加热炉自动出钢的速度来控制轧制速度,也就是加热炉出钢后自动进入到粗轧机内进行粗轧,不人为控制各步之间的速度。但是每班的加热炉内的钢坯之间的步距不同,以及粗轧机组前的个别地辊不转及磨损高度不一致打滑导致摩擦系数不一致,从会影响到自加热炉内出来的钢坯进入粗轧机的速度,所以通常将加热炉自动出钢改成手动出钢模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手动出钢模式下,有时由于操作工对进入粗轧机组的两支钢坯的距离判断不准,当后一支钢坯与前一支钢坯的距离过近时就会造成这两支钢发生追尾事故。此时,如果发现及时,就可以在粗轧机组之后采用1#飞剪进行碎短处理。如果发现不及时,控制1#飞剪的自动化程序无法区分发生追尾的两支钢坯,那么位于粗轧机组之后的1#飞剪不能进行正常切头与碎断处理,从而导致钢坯停留在中轧机组入口处,发生钢坯堆积事故,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和下一钢坯的头部位置,当所述第一粗轧机内咬钢、下一钢坯的头部是否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时,降低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使得所述当前钢坯的尾部与下一钢坯的头部能同时相连咬入所述第一粗轧机,并且在所述粗轧机组的第二粗轧机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拉开距离,下一钢坯的头部就不会与当前钢坯的尾部发生追尾状况,从而保证热轧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包括:将热金属检测仪设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的入口前;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提供尾部下降沿信号及PLC程序尾部跟踪算法,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下一钢坯的头部是否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降低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使得当前钢坯的尾部与下一钢坯的头部在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实现头尾相连咬入,并且当前轧制钢坯与下一钢坯在第二粗轧机与第一粗轧机之间能拉开距离,以及保证第二粗轧机的当前轧制间隔Δt不小于最小设定轧制间隔t0。优选地,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调整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包括:通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设定恒定的第一加速度,将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调整为第一速度v1,所述第一速度v1小于所述轧制速度v0;保持所述第一速度v1匀速运行。优选地,在保持第一速度v1匀速运行时,还包括: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还未咬入第二粗轧机时,提升所述第一速度v1到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优选地,提升所述第一速度v1到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包括:通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设定恒定的第二加速度,将所述第一速度v1提升为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当前轧制间隔Δt小于所述设定的第二粗轧机最小轧制间隔t0时,提高所述第二加速度。优选地,将热金属检测仪设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的入口前,包括:所述热金属检测仪到所述第一粗轧机的入口的距离与钢坯的长度比值不小于0.9、且小于1。优选地,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包括:通过所述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的下降沿信号,与根据所述第一粗轧机实际轧制速度、前滑因子和后滑因子进行计算得到的尾部位置进行比对,在所述热金属检测仪检测到当前钢坯的尾部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时动态追踪所述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优选地,还包括:记录所述当前钢坯的头部咬入所述第二粗轧机的第一时间t1;记录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咬入所述第二粗轧机的第二时间t2;通过所述第一时间t1和所述第二时间t1的差值计算得到当前轧制间隔Δt。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加热炉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前设置热金属检测仪,即将热金属检测仪设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的入口前,可以检测自加热炉出来的钢坯的位置。具体地,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尾部跟踪算法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当热金属检测仪检测到钢坯的尾部位置时,将信号发给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PLC根据所述第一粗轧机实际轧制速度与钢坯材料的轧制延伸率,自动计算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变化并跟踪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以及,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下一钢坯的头部位置,即检测下一钢坯的头部是否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当然下一钢坯未咬入第二粗轧机。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此时PLC会产生一个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上升沿信号),并且所述第一粗轧机内含钢,具体为当前钢坯的尾部处于所述第一粗轧机中心之前,即处于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中心之间时,此时PLC会产生一个第一粗轧机降速信号(即降低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此时第一粗轧机开始按一定的斜率降速,随后的状态是所述下一钢坯与所述当前钢坯在所述第一粗轧机处于头尾相接状态(即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与所述当前钢坯的尾部距离为0),使得当前钢坯的尾部与下一钢坯的头部在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实现头尾相连咬入,并且当前轧制钢坯与下一钢坯在第二粗轧机与第一粗轧机之间能拉开距离,以及保证第二粗轧机的当前轧制间隔Δt不小于最小设定轧制间隔t0。最小轧制间隔t0用于保证当前钢坯与下一钢坯进入第二粗轧机轧制间隔可控,所以可以人为的设定第二粗轧机的最小轧制间隔时间。那么所述当前钢坯的尾部与下一钢坯的头部在所述粗轧机组的第二粗轧机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拉开距离后,下一钢坯的头部就不会与当前钢坯的尾部发生追尾状况,从而保证热轧工作的顺利进行。较手动出钢模式,避免了追尾以及钢坯堆积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安全指数,通过合理控制当前轧制间隔Δt,降低了轧制间隔,提供了生产量,提高了产能,提高成材率也就是提高了效益。避免工人的精神时刻保持高度紧张,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间隔轧制生产线的设备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热金属检测仪设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的入口前;/n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n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下一钢坯的头部是否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n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降低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热金属检测仪设于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的入口前;
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位于所述第一粗轧机内的当前钢坯的尾部位置;
通过所述热金属检测仪监测下一钢坯的头部是否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
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降低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使得当前钢坯的尾部与下一钢坯的头部在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机实现头尾相连咬入,并且当前轧制钢坯与下一钢坯在第二粗轧机与第一粗轧机之间能拉开距离,以及保证第二粗轧机的当前轧制间隔Δt不小于最小设定轧制间隔t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位于所述热金属检测仪与所述第一粗轧机之间,调整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包括:
通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设定恒定的第一加速度,将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调整为第一速度v1,所述第一速度v1小于所述轧制速度v0;
保持所述第一速度v1匀速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持第一速度v1匀速运行时,还包括:
所述下一钢坯的头部已脱离第一粗轧机,但还未咬入第二粗轧机时,提升所述第一速度v1到所述第一粗轧机的轧制速度v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间隔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川宇喜福兰钢潘伟程刘士杰庞通骆胜东冯啸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