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包括底座和壳体,壳体内竖直固定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从左至右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右腔室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绕线辊和放线盘,固定轴一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侧壁外并固定有齿轮一和皮带轮一,齿轮一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固定轴一上,壳体的外侧壁固定有固定轴二,固定轴二上固定有与齿轮一相适配的齿轮二,左腔室底端面上固定有储液槽,储液槽内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三,固定轴三上套设有湿润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医护人员在准备手术线时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手术线固定盒中取出所需手术线的长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抽取手术线时还能对手术线进行湿润,保证在伤口缝合的过程中手术线始终保持湿润。
A kind of operating wire fixing box for operating room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线固定盒
,具体为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做好手术线的摆放尤为重要,混乱无序的手术线摆放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配合。传统的手术线摆放方法为无菌手术单压线法,由于使用布质小单层层挤压,不便于术中添加,且不利于保持手术线的湿度,在小手术中是可行的,但在大手中,会影响手术操作进程,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学技术的发展,入院治疗及手术病人的不断增加,进而要求手术质量和速度不断提升。保障每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任何环节上的失误,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因此,手术护士的熟练操作十分重要。外科手术中,护士在准备手术线时,为了防止手术线过长而导致主治医生在缝合伤口过长中不易操作,而且过长的手术线会增加对组织和血管造成剪切伤害的程度,延长了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主治医生根据伤口大小会告诉护士所需手术线大概的尺寸,护士根据尺寸大小来准备手术线,而对于实习护士而言很难掌握好手术线尺寸。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调节手术线尺寸的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包括底座和矩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底座底端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一端竖直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底座一体成型,所述壳体侧壁固定安装板上,且壳体底面与底座上端面平行,所壳体底端与底座上端之间留有3-4cm的间距,且壳体内竖直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从左至右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且左腔室和右腔室的同一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出口一和出口二,且出口一和出口二均通过铰链分别对应固定有左活动门和右活动门,所述右腔室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绕线辊和放线盘,且放线盘套设在固定轴一上,所述固定轴一的两端均通过单向轴承垂直固定在壳体侧壁上,且固定轴一远离右活动门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侧壁外并固定有齿轮一和皮带轮一,皮带轮一位于齿轮一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位于齿轮一的正下方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二,且固定轴二上固定有与齿轮一相适配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一的直径小于齿轮二的直径,且齿轮一的直径也小于放线盘的直径,所述壳体位于齿轮二正下方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板,且调节滑板上端面设有与齿轮二相适配的齿条,所述调节滑板的底端面与壳体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调节滑板底端面固定有与其相适配的长条板,所述长条板左侧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右腔室位于放线盘的上方设置有张紧机构一,且张紧机构一包括与放线盘相适配的张紧块和套设在张紧块上的导向套筒一,所述张紧块上端通过以通过张紧弹簧一竖直固定在导向套筒一内,所述左腔室底端面上固定有储液槽,且储液槽内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三,所述固定轴三上套设有湿润辊,且湿润辊上套设有海绵层,所述固定轴三远离左活动门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外并固定有皮带轮二,且皮带轮二与皮带轮一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位于所述湿润辊的正上方设置有张紧机构二,所述张紧机构二包括竖直固定在左腔室顶部上的导向套筒二通过张紧弹簧二固定在导向套筒二内的导向杆以及固定在导向杆底端并与湿润辊相适配的张紧轮,所述左腔室的左右两侧壁位于同一高度的位置处分别水平对应开设有出线孔和出线通道,且湿润辊的顶端与出线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壳体左端外壁正对出线通道的位置处设置有切线装置。优选的,所述左活动门上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固定有透明玻璃窗。优选的,所述张紧块底端面设有与放线盘相适配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上等间距分布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轴一的轴向平行。优选的,所述切线装置包括位于出线通道下方沿壳体高度方向固定有两个导向环,竖直套设在导向环内的切割杆,固定在切割杆顶端的切刀以及固定在位于切割杆正上方的切割块,且切割块位于出线通道上方,所述切割杆底端与长条板左端倾斜面接触,且切割杆外壁位于两个导向环之间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固定在其中一个导向环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调节滑板与壳体外壁接触的一侧固定有截面为“凸”字型结构的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水平开设在壳体侧壁上限位滑槽相适配,所述限位滑槽位于齿轮二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右活动门所在的一侧底端沿壳体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且长条板的右端位于刻度线左端,所述刻度线左端刻度值为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时,长条板位于限位滑槽的最左端,此时,长条板左端抵触切割杆,切割杆顶端上的切刀与切割块接触,当工作人员需要取出一定长度的手术线时,可参考刻度线,将长条板沿限位滑槽向壳体右端推动,长条板向壳体右端推动的距离就是工作人员所需手术线的长度,当长条板推动至所需距离后,工作人员直接用手从出线通道拉出手术线,然而,工作人员在拉手术线的过程中,手术线带动放线盘逆时针转动,而放线盘在转动的同时,位于同轴上的皮带轮一和齿轮一也随之转动,由于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此时,湿润辊也随之转动,湿润辊在转动的同时对手术线进行湿润,湿润辊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张紧轮反向转动,两者转动又带动手术线向壳体左端移动,起到输送的作用,同时,导向辊和放线盘的转动也起到输送手术线的作用,从而防止手术线被拉断,当手术线拉动至使长条板左端带动切割杆上升将手术线切断,因此,能够准确快速地裁剪手术中所需手术线的长度,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手术线切断,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医护人员准备的手术线过长而而导致主治医生在缝合伤口过长中不易操作,从而提高了手术缝合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过长的手术线会增加对组织和血管造成剪切伤害的程度,延长了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2)当移动滑板随长条板一并向壳体右端移动时,由于移动滑板上端设有与齿轮二相互啮合的齿条,因此,移动滑板向壳体右端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齿轮二顺时针转动,此时,由于齿轮一和放线盘均固定在固定轴一上,且固定轴一的两端均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固定轴一上,因此,齿轮二在顺时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带动齿轮一转动,此时,放线盘也不会顺时针转动,从而保证了经过放线盘和张紧块的整个手术线不会移动,即手术线不会向绕线辊所在的一侧倒退。(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轴三上套设有湿润辊,且湿润辊上套设有海绵层,湿润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其表面上的海绵层吸收和储存储液槽内的液体,使手术线经过湿润辊时,以便用于湿润手术线,保证在伤口缝合的过程中手术线始终是保持湿润的,医护人员在缝合伤口时,减小手术线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且医护人员在准备手术线时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手术线固定盒中取出所需手术线的长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抽取手术线时还能对手术线进行湿润,保证在伤口缝合的过程中手术线始终是保持湿润的,减小手术线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张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包括底座(1)和矩形结构的壳体(2),所述底座(1)底端固定有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竖直固定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与底座(1)一体成型,所述壳体(2)侧壁固定安装板(4)上,且壳体(2)底面与底座(1)上端面平行,所壳体(2)底端与底座(1)上端之间留有3-4cm的间距,且壳体(2)内竖直固定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壳体(2)内部从左至右分为左腔室(6)和右腔室(7),且左腔室(6)和右腔室(7)的同一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出口一和出口二,且出口一和出口二均通过铰链分别对应固定有左活动门(8)和右活动门(9),所述右腔室(7)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绕线辊(10)和放线盘(12),且放线盘(12)套设在固定轴一(13)上,所述固定轴一(13)的两端均通过单向轴承(14)垂直固定在壳体(2)侧壁上,且固定轴一(13)远离右活动门(9)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2)侧壁外并固定有齿轮一(15)和皮带轮一(16),皮带轮一(16)位于齿轮一(15)的外侧,所述壳体(2)的外侧壁位于齿轮一(15)的正下方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二(17),且固定轴二(17)上固定有与齿轮一(15)相适配的齿轮二(18),所述齿轮一(15)的直径小于齿轮二(18)的直径,且齿轮一(15)的直径也小于放线盘(12)的直径,所述壳体(2)位于齿轮二(18)正下方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板(19),且调节滑板(19)上端面设有与齿轮二(18)相适配的齿条,所述调节滑板(19)的底端面与壳体(2)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调节滑板(19)底端面固定有与其相适配的长条板(20),所述长条板(20)左侧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右腔室(7)位于放线盘(12)的上方设置有张紧机构一,且张紧机构一包括与放线盘(12)相适配的张紧块(21)和套设在张紧块(21)上的导向套筒一(22),所述张紧块(21)上端通过以通过张紧弹簧一竖直固定在导向套筒一(22)内,所述左腔室(6)底端面上固定有储液槽(23),且储液槽(23)内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三(24),所述固定轴三(24)上套设有湿润辊(25),且湿润辊(25)上套设有海绵层(38),所述固定轴三(24)远离左活动门(8)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2)外并固定有皮带轮二(26),且皮带轮二(26)与皮带轮一(16)通过传动皮带(27)连接,位于所述湿润辊(25)的正上方设置有张紧机构二,所述张紧机构二包括竖直固定在左腔室(6)顶部上的导向套筒二(28)通过张紧弹簧二固定在导向套筒二(28)内的导向杆(30)以及固定在导向杆(30)底端并与湿润辊(25)相适配的张紧轮(29),所述左腔室(6)的左右两侧壁位于同一高度的位置处分别水平对应开设有出线孔(31)和出线通道(32),且湿润辊(25)的顶端与出线孔(31)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壳体(2)左端外壁正对出线通道(32)的位置处设置有切线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手术线固定盒,包括底座(1)和矩形结构的壳体(2),所述底座(1)底端固定有支撑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竖直固定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与底座(1)一体成型,所述壳体(2)侧壁固定安装板(4)上,且壳体(2)底面与底座(1)上端面平行,所壳体(2)底端与底座(1)上端之间留有3-4cm的间距,且壳体(2)内竖直固定有隔板(5),所述隔板(5)将壳体(2)内部从左至右分为左腔室(6)和右腔室(7),且左腔室(6)和右腔室(7)的同一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出口一和出口二,且出口一和出口二均通过铰链分别对应固定有左活动门(8)和右活动门(9),所述右腔室(7)从右至左依次固定有绕线辊(10)和放线盘(12),且放线盘(12)套设在固定轴一(13)上,所述固定轴一(13)的两端均通过单向轴承(14)垂直固定在壳体(2)侧壁上,且固定轴一(13)远离右活动门(9)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2)侧壁外并固定有齿轮一(15)和皮带轮一(16),皮带轮一(16)位于齿轮一(15)的外侧,所述壳体(2)的外侧壁位于齿轮一(15)的正下方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二(17),且固定轴二(17)上固定有与齿轮一(15)相适配的齿轮二(18),所述齿轮一(15)的直径小于齿轮二(18)的直径,且齿轮一(15)的直径也小于放线盘(12)的直径,所述壳体(2)位于齿轮二(18)正下方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板(19),且调节滑板(19)上端面设有与齿轮二(18)相适配的齿条,所述调节滑板(19)的底端面与壳体(2)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调节滑板(19)底端面固定有与其相适配的长条板(20),所述长条板(20)左侧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右腔室(7)位于放线盘(12)的上方设置有张紧机构一,且张紧机构一包括与放线盘(12)相适配的张紧块(21)和套设在张紧块(21)上的导向套筒一(22),所述张紧块(21)上端通过以通过张紧弹簧一竖直固定在导向套筒一(22)内,所述左腔室(6)底端面上固定有储液槽(23),且储液槽(23)内通过轴承固定有固定轴三(24),所述固定轴三(24)上套设有湿润辊(25),且湿润辊(25)上套设有海绵层(38),所述固定轴三(24)远离左活动门(8)的一端水平延伸至壳体(2)外并固定有皮带轮二(26),且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荣,杨玉杰,张焕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荣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