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保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97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测量仪表和气、液体输送管道之间的仪表保温管,其特征在于:以金属管为芯管,低导热系数隔热层、热辐射屏蔽层和防护外套一体化。可克服现场铺设时进行隔热包敷的缺点,这种结构明显提高了保温性和耐压性,施工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节能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保温管,是测量仪表和气、液体输送管道之间的通管,属于冶金领域。现有气、液体输送管道和测量仪表之间的连接管道,均是采用金属管进行现场铺设,然后用绝热材料和塑料布缠绕进行隔热包敷,其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施工难度,影响了工程周期;现场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管体表面热损失大,保温性能差,能源浪费,使用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施工、安装方便,隔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仪表保温管。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由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金属管1为芯管,外层有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的外层为热辐射屏蔽层3,最外层为防护外套4。金属管1材料可为铜、钢、铝、铝合金。低导热系数隔热层可为纤维状隔热材料,如玻璃纤维棉,热辐射屏蔽层为铝箔。防护外套可为塑料、橡胶。本技术的特征在于金属芯管和低导热系数隔热层、热辐射屏蔽层和防护外套一体化。图1 保温单管侧视图图2 保温双管剖面图图3 保温叁管剖面图图4 保温分隔双管剖面图图5 保温分隔叁管剖面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加以阐述图例中芯管1可1~5根,材质可为铜、钢、铝、铝合金,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材料为纤维状玻璃纤维棉,热辐射屏蔽层3材料为铝箔,防护外套4材料为耐温聚氯乙烯。图1为单管为芯的仪表保温管。以内管管径8mm,壁厚1.0mm的紫铜管为例,紫铜管经过320℃退火热处理,消除内应力,使紫铜管具有可挠性,然后在绕包机上缠绕玻璃纤维棉,绕10mm厚,然后进入下一个绕包机,在常温下将0.1mm的铝箔缠绕在玻璃纤维棉外层,然后进入包敷挤塑机(φ150mm,南京工艺设备厂制造),包敷4mm的耐温聚氯乙烯,包敷速度为3米/分,使仪表保温管呈全密封,保温管外径为31mm,重量0.48kg/m。图2为双管为芯的仪表保温管。以内管管径10mm,壁厚1.0mm的紫铜管为例,经退火处理的二根紫铜管并列进入绕包机,为防止错位,在绕包机前装有定位导向模,然后缠绕玻璃纤维棉。由于绕包机的压力,将可塑性大的玻璃纤维棉做成圆形。倘若二根管径较大,呈圆形有困难,可将玻璃纤维棉做成衬垫,将其衬于二个圆管中间的凹处,外面用绳绑住后经过定位导向模进入绕包机,再缠绕玻璃纤维棉呈圆形,再进入绕包机绕上0.1mm铝箔,然后用包敷挤塑机以2.8米/分包敷速度包敷4mm的耐温聚氯乙烯,外径达43mm。图3为叁管为芯的仪表保温管。以内管管径6mm,壁厚0.5mm的不锈钢管为例,经退火处理(可让供货方交付退火处理的金属管材),金属管外的凹处,用玻璃纤维做三个衬垫,同不锈钢管绑住后通过定位导向模进入绕包机缠绕玻璃纤维棉呈圆形,再缠绕0.1mm铝箔,然后进入包敷挤塑机,以2.5米/分包敷速度包敷4mm耐温聚氯乙烯,外径为37mm。三根芯管中间允许有些空隙,不影响成品的工作性能。图4为保温分隔双管,伴热管和输送管之间用玻璃纤维棉相隔。以内管管径12mm,壁厚1.0mm的铝管为例,将退火热处理的二根铝管分别单根先缠绕3mm的玻璃纤维棉,然后在供热的一根管子的玻璃纤维棉外层绕上0.1mm铝箔,被伴热的管子不缠绕,将二根管子并列,绕上玻璃纤维棉,再缠绕0.1mm铝箔,以2.7米/分包敷速度包敷上4mm耐温聚氯乙烯,外径为53mm。图5为保温分隔叁管,三管之间均由玻璃纤维棉相隔。以内管管径12mm,壁厚1.5mm的铝合金管为例,将退火处理后的三根铝合金管分别先将单根缠绕上3mm厚的玻璃纤维棉,然后在供热的一根管子玻璃纤维棉外绕上0.1mm铝箔,将三根管子和凹槽处由玻璃纤维棉预制的衬垫捆绑好,绕上玻璃纤维棉,再缠绕0.1mm铝箔,以2.5米/分包敷速度包敷上4mm耐温聚氯乙烯,外径为6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可按现场施工需要任意弯曲;2、隔热效果好,热损失可比原施工现场缠绕减少15%~20%;3、耐大气腐蚀,具有全气候防护能力,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测量仪表和气、液体输送管道之间的仪表保温管,由金属管1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为芯管,外层有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的外层为热辐射屏蔽层3,最外层为防护外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保温管,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可为1~5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保温管,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的材质可为铜、钢、铝、铝合金。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测量仪表和气、液体输送管道之间的仪表保温管,其特征在于以金属管为芯管,低导热系数隔热层、热辐射屏蔽层和防护外套一体化。可克服现场铺设时进行隔热包敷的缺点,这种结构明显提高了保温性和耐压性,施工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节能效果显著。文档编号F16L9/19GK2060497SQ90211530公开日1990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钱建东 申请人:无锡县铜铝管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量仪表和气、液体输送管道之间的仪表保温管,由金属管1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为芯管,外层有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低导热系数隔热层2的外层为热辐射屏蔽层3,最外层为防护外套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县铜铝管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