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三维迷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95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三维迷宫,由若干个迷宫单元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或者两者的综合阵列组成;所述迷宫单元由若干根定位柱和顶柱、自动门、取食盒组成,相邻的定位柱之间设置有自动门,若干根顶柱围成的顶面上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设置有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通过启闭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能够形成自定义的迷宫。使用时,通过启、闭定位柱之间的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可以快速搭建根据研究需求的内部结构变化的三维迷宫,在需要对迷宫格局进行变动时避免拆卸和安装的工作,只需控制卷帘门的启闭便可,省时省力,提升研究效率。

A three-dimensional maze of macaq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三维迷宫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三维迷宫。
技术介绍
研究发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与人类在遗传学、解剖结构、生理功能、行为表现、情感表达和高级认知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已经发展成为许多人类疾病的理想模型,尤其在研究海马、前额叶等大脑功能进化及人类神经疾病具有很大优势,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具有颗粒层细胞构筑清晰的前额叶、发育完善的联合皮质、较高的认知水平、复杂的行为,在模拟人类脑疾病和认知功能发展上具备其他实验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研究猕猴的认知行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设计建造猕猴迷宫,将猕猴置于内部结构不同的迷宫中,以此来研究猕猴与搜索食物相关的学习记忆、抉择等行为。在研究猕猴的认知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常更改迷宫设计,以便为猕猴提供多种不同难度的迷宫,而目前本领域所使用的猕猴迷宫,不仅非常罕见,而且只局限于二维结构,不符合猕猴的自由活动行为,且其安装、拆卸、结构变动都十分不易,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影响研究效率,而且猕猴迷宫的搭建需要占用大量场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容易更改的猕猴三维迷宫。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猕猴三维迷宫,由若干个迷宫单元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阵列组成;所述迷宫单元由若干根定位柱和顶柱、自动门、取食盒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柱之间设置有自动门,若干根顶柱围成的顶面上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设置有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通过启闭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能够形成自定义的迷宫;所述迷宫单元的定位柱设置为3根、4根、5根或者6根,定位柱固定在地面上,形成以三角形、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迷宫单元在水平方向和/或者竖直方向阵列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柱之间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设置有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通过启闭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能够形成自定义的迷宫;所述迷宫单元中设置有监控装置和发声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发声装置和自动门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迷宫单元内设置有取食盒,所述取食盒内设置有猕猴食物,在部分自动门不同高度设置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所述自动门上还设置有攀爬桩,所述攀爬桩设置在穿梭门下方;所述迷宫单元或穿梭门下方以及穿梭门中设置有穿梭绳,用于供猕猴攀爬和穿梭。所述自动门可以是卷帘门,通过启闭卷帘门可形成自定义的迷宫,在迷宫内设置有多个取食盒,所述取食盒内设置有猕猴食物,在部分卷帘门上设置可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这些卷帘门上还设置有攀爬桩、穿梭绳,设置在穿梭门下方或穿过穿梭门。在使用时,通过开启、关闭定位柱之间的卷帘门,可以快速搭建实验所需求的不同难度的迷宫,而且在对迷宫格局进行变动时不需要进行拆卸和重新安装,只需控制卷帘门的启闭便可,省时省力,进一步提升实验效率。实验初期诱导猕猴寻找迷宫内取食盒的食物,以此驱动猕猴寻找取食盒,以便研究其搜索食物和学习记忆的能力。而且,在不使用迷宫时,可以将卷帘门全部收起,便于实验人员穿行、清洗迷宫,并减少迷宫占用的场地空间。在猕猴测试结束时,也可将卷帘门全部收起,以迅速引导猕猴回笼。为了建构适合于猕猴自由活动的三维行为测试任务,选择在部分卷帘门上设置可供猕猴垂直穿梭的穿梭门,在这些卷帘门上还设置有攀爬桩和穿梭绳,所述攀爬桩设置在穿梭门下方。该种设计,在部分卷帘门上设置穿梭门,增加迷宫的垂直方向的选择,使迷宫变为三维迷宫。猕猴不仅可以在地面行走,还可以在高于地面不同层次从穿梭门通过,该种三维迷宫契合猕猴的自由活动的三维行为,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更符合动物的天性。优选地,所述取食盒内设置有传感器。该种设计,在猕猴从取食盒取食时,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后台终端,使研究人员可以从后台终端上直接得知猕猴的取食行为,包括取食次数和时间等。优选地,所述取食盒为猕猴食物奖励器。猕猴食物奖励器,可选择美国赞德(Med)公司中型号为ENV-203-94IR的食物奖励器,可记录猕猴取食情况,包括取食次数、时间等,进一步研究猕猴的取食行为。优选地,所述取食盒设置在迷宫角落处。该种设计,增加猕猴寻找取食盒的难度,增进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取食盒距离地面50厘米,其他食盒位于不同高度的穿梭门后方。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3根定位柱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基于4根定位柱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基于5根定位柱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基于6根定位柱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开合门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定位柱,2、自动门,3、取食盒,4、穿梭门,5、攀爬桩,6、自动开合门盖,7、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5、6和7所示,一种猕猴三维迷宫,由若干个迷宫单元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阵列组成;所述迷宫单元由若干根定位柱1和顶柱、自动门2、取食盒3组成,由3根定位柱1,定位柱1固定在地面上,以三角形形式的迷宫单元在水平方向和/或者竖直方向阵列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单位迷宫,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柱1之间设置有自动门2,所述自动门2上设置有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4,所述穿梭门4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6,通过启闭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6能够形成自定义的迷宫;所述迷宫单元中设置有监控装置和发声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发声装置和自动门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迷宫单元内设置有取食盒3,所述取食盒3内设置有猕猴食物,在部分自动门2不同高度设置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4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所述自动门2上还设置有攀爬桩5,所述攀爬桩5设置在穿梭门4下方;所述迷宫单元或穿梭门4下方以及穿梭门4中设置有穿梭绳,用于供猕猴攀爬和穿梭。所述取食盒3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取食盒3设置在迷宫角落处,且距离地面50厘米或不同高度的穿梭门后方。所述自动门2为电动控制的卷帘门或者梭拉门,可以控制器开合,方便人员进入迷宫中,放置取食盒3或者将猕猴拉出,或者进行清理等工作。所述上下层之间由顶柱以及其他隔板形成一个隔层,这个隔层上设置有穿梭门4和自动开合门盖6,这个隔层是可活动或可打开的,以方便从迷宫内部第一层到第N层的畅通,方便人员进入;这个隔层也可以是固定的猕猴可以通过自动开合门盖6和穿梭门4进入另外一层,而人员则通过外部扶梯,到达第N层,然后通过收起该层自动门2,方便人员进入迷宫中,放置取食盒3或者将猕猴拉出,或者进行清理等工作。所述自动开合门盖6由对称的两块半圆形挡片一端铰接,两块半圆形挡片中部设置有气缸7,气缸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两块半圆形挡片上,通过控制气缸杆的伸缩来实现控制两块半圆形挡片的分开和闭合。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猕猴通道打开,形成自定义迷宫。猕猴通过取食盒的渠道食物的条件反射,促使它通过攀爬桩和攀爬绳从穿梭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猕猴三维迷宫,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迷宫单元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阵列组成;/n所述迷宫单元由若干根定位柱和顶柱、自动门、取食盒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柱之间设置有自动门,若干根顶柱围成的顶面上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设置有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通过启闭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能够形成自定义的迷宫;/n所述迷宫单元中设置有监控装置和发声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发声装置和自动门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n在迷宫单元内设置有取食盒,所述取食盒内设置有猕猴食物,在部分自动门不同高度设置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所述自动门上还设置有攀爬桩,所述攀爬桩设置在穿梭门下方;/n所述迷宫单元或穿梭门下方以及穿梭门中设置有穿梭绳,用于供猕猴攀爬和穿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猕猴三维迷宫,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迷宫单元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阵列组成;
所述迷宫单元由若干根定位柱和顶柱、自动门、取食盒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柱之间设置有自动门,若干根顶柱围成的顶面上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上设置有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通过启闭自动门上的自动开合门盖能够形成自定义的迷宫;
所述迷宫单元中设置有监控装置和发声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发声装置和自动门与外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在迷宫单元内设置有取食盒,所述取食盒内设置有猕猴食物,在部分自动门不同高度设置供猕猴穿梭的穿梭门,所述穿梭门上设置有自动开合门盖,所述自动门上还设置有攀爬桩,所述攀爬桩设置在穿梭门下方;
所述迷宫单元或穿梭门下方以及穿梭门中设置有穿梭绳,用于供猕猴攀爬和穿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猕猴三维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3根、4根、5根或者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红黄辉李冰毛羽林郁何静周东明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