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管用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34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小径化的挠性管用接头。在接头主体(2)的贯通孔(2a)上设有可与软管(F)的金属管(Fa)不能移动地卡合的挡圈(3)。在贯通孔(2a)内周面的插入挠性管(F)的一端部上,形成内螺纹部(2g)该内螺纹部(2g)与螺纹部件(4)的外螺纹部(4d)螺纹配合。螺纹部件(4)的前端面推压接触挡圈(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挠性管(以下简称为软管)与煤气管或自来水管等 连接时使用的軟管用接头。
技术介绍
通常,软管用接头正如下述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那样,具有接头主体、 挡圈(卡合部件)及袋形螺母(螺紋部件)。在接头主体的内部形成从其 一端面贯通至另一端面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内周面上形成环状的接触 面。软管从贯通孔的一端开口部插入直到与接触面抵接。在接头主体一端 的外周面上螺紋配合着袋形螺母。该袋形螺母与挡圈接触。因此,当紧固 袋形螺母时,挡圈移动以接近接触面,将软管的前端面推压到接触面。由 此,软管与接头主体连接。不用说,接头主体的另一端部与煤气管等连接。 结果,软管经由接头而与煤气管等连接。专利文献l:日本昭和63年技术申请公开第110788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软管用接头中,在接头主体一端部的内部插入挡圏,而 螺紋部件螺紋配合于接头主体一端部的外周上。就是说,挡圈、接头主体 及袋形螺母这三个部件从内侧向外侧顺序地配置。为此,会有接头呈大径 4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挠性管用接头,具有 接头主体,其形成带有外周面形成波状的金属管的挠性管从一端开口部插 入的贯通孔,并且,在该贯通孔的内周面上形成被所述金属管的前端面推 压接触的接触面;卡合部件,其能够从其一端开口部移动地插入所述贯通 孔,与所述金属管外周面以不能向其长度方向移动地进行卡合;螺紋部件, 其与所述接头主体螺紋配合,穿过所述挠性管, 一旦紧固所述螺纹部件,则所述螺紋部件就推压所述卡合部件,进而所述卡合部件推压所述金属管,使其前端部呈密封的状态推压所述接触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内 周面的 一端部形成内螺紋部,在所述螺紋部件外周面的前端部形成与所述 内螺紋部螺紋配合的外螺紋部,所述卡合部件的长度设定成比从所述贯通 孔一端部开口的所述接头主体的端面至所述接触面的距离短,所述螺紋部 件的前端面抵接所述卡合部件的后端面。此时,最好在所述接触面上设置环状的密封部件,所述金属管的前端 而经由所述密封部件推压接触所述接触面。体透过且允许气体透过的材料构成的透气部件,以其内外端部面临所述螺 紋部件的内外空间的状态设置。最好在所述贯通孔内周面的位于所述接触面近旁的部位上,形成以随 着从所述贯通孔的一端开口部侧接近所述接触面从而接近所述贯通孔的轴 线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卡合部件随着向所述接触面侧的移动,利用 所述倾斜面以接近所述金属管的外周面的方式移动。最好所述挠性管还具有设置在所述金属管外侧的包覆管,在所述螺紋 部件的内周面上设有防水部件,具有规定大小的摩擦阻力而与所述包覆管 外周面接触,以防止液体从所述螺紋部件的内周面与所述包覆管的外周面 之间侵入。最好所述卡合部件可回转地安装在所述金属管的外周面上,在相互抵 接的所述螺紋部件的前端面与所述卡合部件的后端面的至少一方上,为了 使其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设有由比构成所述螺紋部件的材料以及构成所述 卡合部件的材料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构成的涂敷层。根据具有上述特征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卡合部件与螺紋部件并排于贯通孔 的长度方向,而在内外方向上不并排。也就是说,在内外方向上接头主体 与卡合部件及螺紋部件仅为并排设置,三者在内外方向上不并排。因此, 可得到小径化的接头。附图说明图l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为示出同实施例在连接软管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3为示出同实施例中使用的挡圏的平面图。图4为沿图3中的X-X线的剖面图。图5为沿图3中的Y-Y线的剖面图。图6为示出在同实施例的螺紋部件中插入软管状态下的剖面图。图7为示出在同实施例的挡圈中插入软管的金属管状态下的视图。图8为示出在同实施例的接头主体中插入金属管、挡圈及螺紋部件状态下的视图。图9为示出同实施例的把金属管与接头主体进行连接途中状态的视图。 图10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连接软管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ll为示出同实施例中使用的挡圈的平面图。 图12为沿图12中的X-X线的剖面图。图1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连接软管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4为示出同实施例中使用的挡圈的平面图。 图15为沿图14中的X-X线的剖面图。图16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连接软管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7为示出同实施例中使用的挡圈的平面图。 图18为沿图17中的X-X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l软管用接头 2接头主体 2a贯通孔 2f接触面 2g内螺紋部 2h锥面(倾斜面) 3挡圏(卡合部件) 3A挡圈(卡合部件) 3B挡圈(卡合部件) 3C挡圈(卡合部件) 4螺紋部件 4d外螺紋部 5垫圈(密封部件)7密封部件(防水部件)8透气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l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软管用接头l,图2为示出接头1与软管F连接的状 态。首先,对软管F进行说明,软管Fa正如公知那样,具有金属管Fa及包覆 管l:b。金属管Fa及包覆管Fb具有可弯曲的柔软性。金属管Fa为沿着金属管 Fa的长度方向峰部与谷部交替形成,峰部及谷部均构成略弧状。从而,金 属管Fa的外周面成波状。包覆管Fb由具有一定的内外径的树脂管构成,在其内部插入金属管Fa。包覆管Fb的内径稍小于金属管Fa峰部的最大直径。 因此,包覆管Fb的内周面与峰部的外周面推压接触。接头1是将上述软管F与煤气管或煤气仪器等连接的构件,具有接头主 体2、挡圏(卡合部件)3以及螺紋部件4。此外,软管F作为例如给排水管 等使用时,接头1用于将软管F与水用仪器连接。接头主体2在其内部形成从右端面(一端面)贯通至左端面(另一端面) 的贯通孔2a。该贯通孔2a由一端侧的大径孔部2b、和另一端侧的小径孔部2c 构成。在大径孔部2b与小径孔部2c之间,形成朝右侧的环状台阶面2d。在 该台阶面2d上,形成以贯通孔2a的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延伸的凹部2e。在该 凹部2c上,装有由硬质橡胶、其他树脂构成的环状垫圈(密封部件)5。垫 圈5推压到凹部2e的底面,凹部2e的底面成接触面2f。接触面2f以贯通孔2a 的轴线为中心地形成环状。垫圈5的内径设定成与小径孔部2c的内径大致相 同。因此,垫圈5的内周面位于小径部2c的内周面的延长上。在大径孔2b开口部 一侧的端部上,形成具有 一定内径的外螺紋部2g。 另外,在大径孔部2b内周面的与台阶部2d邻接的部分上,形成越接近台阶 面2d越小径的锥面(倾斜面)2h。锥面2h由轴线与贯通孔2a的轴线一致的 圓锥面构成。对于锥面2h,可以形成在贯通孔2a的周向相互离开180。地配置、 越接近台阶面2d、越相互接近地倾斜的二个倾斜面来替代。在接头主体2外 周面的其他端部上,形成锥形外螺紋部2i。在该锥形外螺紋部2i上,螺紋配 合式固定着煤气管或煤气器具。可用其他的连接方法替代锥形外螺紋2i,例 如可形成直的外螺紋部,也可在接头主体2的另一端部可回转地设置连接螺 母。挡圈3由圓形的金属制环构成,其长度设定成短于大径孔部2b的长度。 因此,挡圈3整体可插入大径孔部2b内。如图3 图5所示,在挡圈3的一侧 部上,形成横断该一侧部且分断的缝隙3a。在挟持着该缝隙3a与挡圈3的轴 线的相对置的另 一侧部内周面上,形成将该另 一侧部横断于挡圏3轴线方向 上的槽3b。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挠性管用接头,具有:接头主体,其形成带有外周面形成波状的金属管的挠性管从一端开口部插入的贯通孔,并且,在该贯通孔的内周面上形成被所述金属管的前端面推压接触的接触面;卡合部件,其能够从其一端开口部移动地插入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金属管外周面以不能向其长度方向移动地进行卡合;螺纹部件,其与所述接头主体螺纹配合,穿过所述挠性管,一旦紧固所述螺纹部件,则所述螺纹部件就推压所述卡合部件,进而所述卡合部件推压所述金属管,使其前端部呈密封的状态推压所述接触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内周面的一端部形成内螺纹部,在所述螺纹部件外周面的前端部形成与所述内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部,所述卡合部件的长度设定成比从所述贯通孔一端部开口的所述接头主体的端面至所述接触面的距离短,所述螺纹部件的前端面抵接所述卡合部件的后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片真理夫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