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世涤专利>正文

新型承插式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2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承插式管道接头,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口径的管道,包括单通、三通、四通等,亦可用于水表、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承插结构,在管头内壁嵌粘有内外锥口的环形橡胶圈,且在管壁内设有锥状档圈或档块。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管道接头降低了成本、安装、使用、维修极为方便,同时还有极高的防漏能力,极有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插式管接头,可广泛适用于不同口径的管道,尤其适于目前广泛采用丝扣联接的小口径管道,含单通、四通、阀门、水管等。目前普遍使用的管道接头通常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安装较为复杂,结构和加工较为繁锁,二是容易产生滴、漏等问题,且铸铁管道中采用的承插式接头胶圈成本高,轴向联接力小。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承插式管道接头,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方案是设计独特管道接头外套(含直通、三通、四通等),这种接头还可直接设计在阀门、水表等仪表的进、出水管端,它的特点是设计有内外锥口的环状橡胶圈,其截面为吊钩形、U形或拆弯状、烟斗状,或为几种形状之综合。该圈外侧一端嵌粘在开有凹状环槽(环槽截面可为矩形、半园形、三角形)管接头内壁中,另外,在离管中稍远处,管内壁有带槽锥口或一点以上的锥状档块,以防安装时管口插入过深及提高联接刚性。安装时,插管直接插入插口,比管径小的橡胶圈内口唇部可以适应同一公称尺寸管径而具有不同公差尺寸的管子而产生弹性变形,紧紧夹住管子,具有适度轴向联接强度,当有水流过管道水流产生的压力可以使胶圈与管头内壁之间及管外壁之间的联接更为紧密,达到不产生滴、漏之目的。由于设有胶圈和锥形止推限住口(块)使得安装迅速、可靠。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剖视原理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剖视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三剖视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之四剖视原理图。参照图1、图2及图3图4,其中1为管接头外套,2为具有内外锥口的环状橡胶圈(可为各种橡胶),3为锥状挡圈(块)。从图中可看出由于采用了有特色的橡胶圈2,使得本技术极具实用价值。就是当插管插入管头后胶圈弹性变形产生轴向联接力,水压能使橡胶圈2加强连接和密封,不会产生滴、漏现象。本技术除用于管道接口外,更可以用于水表、阀门接口且可制成一体,从而拓展本接头之功能用途,有广泛的市场和效益。权利要求1.新型承插式管道接头,涉及不同口径管道,阀门、水表,其特征是管接头内壁有内外锥口环形橡胶圈2粘贴在管接头内壁或嵌粘在开有凹状环槽管接头内壁中,在离管口稍远处,管内壁有锥状档圈或锥状档块3。专利摘要新型承插式管道接头,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口径的管道,包括单通、三通、四通等,亦可用于水表、阀门。本技术采用承插结构,在管头内壁嵌粘有内外锥口的环形橡胶圈,且在管壁内设有锥状档圈或档块。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管道接头降低了成本、安装、使用、维修极为方便,同时还有极高的防漏能力,极有市场前景。文档编号F16L21/03GK2092654SQ9120260公开日1992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世涤 申请人:陈世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承插式管道接头,涉及不同口径管道,阀门、水表,其特征是:管接头内壁有内外锥口环形橡胶圈2粘贴在管接头内壁或嵌粘在开有凹状环槽管接头内壁中,在离管口稍远处,管内壁有锥状档圈或锥状档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涤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