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69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包括整体式平台、输送机构、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辅助立库架和位移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和辅助立库架,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壁设有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分别设于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和辅助立库架的一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输送机构、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辅助立库架和位移机构组装成为整体式平台,这样一个平台可覆盖智能制造体系,同时该平台可单机、可系统化培训,继而整体设备成熟,适用于教学,便于开展个性化的实训课程,同时可用于实践生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
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在智能制造领域实验基础上,智能制造没有全面包含软件、硬件一体化内容,同时仅能提供单台实验设备,教学内容单一,学生不具备全面视野和了解,不适合目前大学科教育的实际需要,技术难度偏低,多数以静态实验为主,不能做到面向实际应用的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解决了现有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包括整体式平台、输送机构、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辅助立库架和位移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和辅助立库架,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壁设有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分别设于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和辅助立库架的一侧壁上。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和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数量有三根,所述输送机架位于传输带的正上方。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打标机构包括打标机架和打标机,所述打标机坐落于打标机架的正上方。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印花机构包括印花机架和印花机,所述印花机坐落于印花机架上。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磨床机构包括磨床机架和磨床机,所述磨床机坐落于磨床机架上。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小型立库包括立库机架和立库驱动机构,所述立库驱动机构与立库机架滑动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位移滑轨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位移滑轨滑动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制造实验平台,由输送机构、打标机构、印花机构、磨床机构、小型立库、辅助立库架和位移机构组装成为整体式平台,这样一个平台可覆盖智能制造体系,同时该平台可单机、可系统化培训,继而整体设备成熟,适用于教学,便于开展个性化的实训课程,同时可用于实践生产,实用性强。2、该智能制造实验平台,结构机械智能化程度高,同时方便进行教学观察,无需人工进行参与,可进行实践教学,方便使用,结构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小型立库结构示意图。图中:1、整体式平台;2、输送机构;21、输送机架;22、传输带;3、打标机构;31、打标机架;32、打标机;4、印花机构;41、印花机架;42、印花机;5、磨床机构;51、磨床机架;52、磨床机;6、小型立库;61、立库机架;62、立库驱动机构;7、辅助立库架;8、位移机构;81、位移滑轨;82、机械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包括整体式平台1、输送机构2、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辅助立库架7和位移机构8,由输送机构2、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辅助立库架7和位移机构8组装成为整体式平台1,这样一个平台可覆盖智能制造体系,同时该平台可单机、可系统化培训,继而整体设备成熟,适用于教学,便于开展个性化的实训课程,同时可用于实践生产,实用性强,同时输送机构2、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辅助立库架7和位移机构8均为智能控制机械,同时连接同一控制机构,即为电脑控制终端,输送机构2的一侧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和辅助立库架7,输送机构2的一侧壁设有位移机构8,位移机构8分别设于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和辅助立库架7的一侧壁上,结构机械智能化程度高,同时方便进行教学观察,无需人工进行参与,可进行实践教学,方便使用,结构设计合理。具体的,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机架21和传输带22,传输带22的数量有三根,输送机架21位于传输带22的正上方,这样输送机架21可放置一些加工材料,且同时输送机架21内设有一个横移机构,同时采用西门子ET200pro变频器控制运行,用于控制传输带22的传送以及横移机构的分布式I/O系统,防护等级IP65/67,用于无控制柜应用,有极高的抗震性能。具体的,打标机构3包括打标机架31和打标机32,打标机32坐落于打标机架31的正上方,打标机32是由三轴自动打标头组成,其三轴自动打标机型号为GDD。...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包括整体式平台(1)、输送机构(2)、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辅助立库架(7)和位移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的一侧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和辅助立库架(7),所述输送机构(2)的一侧壁设有位移机构(8),所述位移机构(8)分别设于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和辅助立库架(7)的一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包括整体式平台(1)、输送机构(2)、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辅助立库架(7)和位移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的一侧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和辅助立库架(7),所述输送机构(2)的一侧壁设有位移机构(8),所述位移机构(8)分别设于打标机构(3)、印花机构(4)、磨床机构(5)、小型立库(6)和辅助立库架(7)的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机架(21)和传输带(22),所述传输带(22)的数量有三根,所述输送机架(21)位于传输带(22)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机构(3)包括打标机架(3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