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皓天专利>正文

传感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52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41
传感器电路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传感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源处理部分、CPU主控部分、无线射频部分、液位测量部分、电量测量部分和温度测量部分,其结构要点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处理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CPU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无线射频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液位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电量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温度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Senso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电路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电路。
技术介绍
液位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但液位传感器的使用效果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传感器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电源处理部分、CPU主控部分、无线射频部分、液位测量部分、电量测量部分和温度测量部分,其结构要点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处理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CPU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无线射频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液位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电量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温度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无线射频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电量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温度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源处理部分包括TP4056芯片U8、AMS1117-3.3芯片U9和USB接口,U8的1脚接GND端,U8的2脚通过电阻RP接GND端,U8的3脚接GND端,U8的4脚接VCC端,U8的5脚分别与两芯接口BAT的2脚、两芯接口ON/OFF的2脚相连,BAT的1脚接GND端,ON/OFF的1脚接4.2V端;USB接口的VCC端分别与VCC端、电容C15正极相连,电容C15负极分别与GND端、USB接口的GND端相连;U9的3脚分别与4.2V端、电容C14正极、电容C16正极相连,电容C16负极分别与电容C14负极、GND端、U9的1脚相连,U9的2脚分别与U9的4脚、3.3V端、电容C13正极、电容C17一端、电容C18一端、电容C19一端、电容C20一端相连,电容C13负极分别与GND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容C20另一端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CPU主控部分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U5,U5的7脚分别与电容C11一端、电阻R18一端相连,电容C11另一端接GND端,电阻R18另一端接3.3V端;U5的8~12脚分别与GND端、3.3V端、SIG4端、SIG3端、SIG2端对应连接,U5的13~15脚分别与SIG1端、ADCX端、TEMP端对应连接,U5的23、24脚分别与GND端、3.3V端对应连接,U5的29~31脚分别与SET端、TXD端、RXD端对应连接;U5的16~20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S0~DS4的阴极对应相连,DS0的阳极分别与电阻R20一端、发光二极管DS1~DS4的阳极相连,电阻R20另一端接3.3V端,DS4的阳极通过电阻R27接3.3V端;U5的34~37脚分别与四芯接口SW的4~1脚对应相连,U5的35脚接GND端,U5的36脚接3.3V端;U5的44脚通过电阻R19接GND端;U5的47、48脚分别与GND端、3.3V端对应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无线射频部分采用HC-12芯片U6,U6的1~5脚分别与4.2V端、GND端、TXD端、RXD端、SET端对应相连,U6的6、8接GND端。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液位测量部分包括NE555芯片U1、U2、U3、U4,U1的1脚接GND端,U1的2脚接TRIG1端相连,U1的3脚通过电阻R1接SIG1端,U1的4脚通过电阻R2接3.3V端,U1的5脚通过电容C1接GND端,U1的6脚分别与TRIG1端、电阻R4一端、电容C2一端相连,电容C2另一端接GND端,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U1的7脚、电阻R3一端相连,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U1的8脚、3.3V端相连;U2的1脚接GND端,U2的2脚接TRIG2端相连,U2的3脚通过电阻R5接SIG2端,U2的4脚通过电阻R6接3.3V端,U2的5脚通过电容C3接GND端,U2的6脚分别与TRIG2端、电阻R8一端、电容C4一端相连,电容C4另一端接GND端,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U2的7脚、电阻R7一端相连,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U2的8脚、3.3V端相连;U3的1脚接GND端,U3的2脚接TRIG2端相连,U3的3脚通过电阻R9接SIG3端,U3的4脚通过电阻R10接3.3V端,U3的5脚通过电容C5接GND端,U3的6脚分别与TRIG3端、电阻R12一端、电容C6一端相连,电容C6另一端接GND端,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U3的7脚、电阻R11一端相连,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U3的8脚、3.3V端相连;U4的1脚接GND端,U4的2脚接TRIG4端相连,U4的3脚通过电阻R13接SIG4端,U4的4脚通过电阻R14接3.3V端,U4的5脚通过电容C7接GND端,U4的6脚分别与TRIG4端、电阻R16一端、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接GND端,电阻R16另一端分别与U4的7脚、电阻R15一端相连,电阻R15另一端分别与U4的8脚、3.3V端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容C2、C4、C6、C8均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感应导电极板,电容C2、C4、C6、C8沿竖向布置。其次,本技术所述电量测量部分包括电阻R25,电阻R25一端与4.2V端相连,电阻R25另一端分别与ADCX端、电阻R26一端、电容C12一端相连,电阻R26另一端接GND端,电容C12另一端接GND端。另外,本技术所述温度测量部分包括DS18B20芯片U7,U7的1脚接地,U7的2脚分别与TEMP端、电阻R24一端相连,电阻R24另一端分别与3.3V端、U7的3脚相连。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传感器电路通过各部分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液位进行可靠检测和检测信号的传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图1~图10是本技术传感器电路原理图。图11~图15是本技术主控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处理部分、CPU主控部分、无线射频部分、液位测量部分、电量测量部分和温度测量部分,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处理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CPU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无线射频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液位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电量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温度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无线射频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电量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温度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传感器电路,包括电源处理部分、CPU主控部分、无线射频部分、液位测量部分、电量测量部分和温度测量部分,其特征在于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处理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CPU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无线射频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液位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电量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温度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n无线射频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n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n电量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n温度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传感器电路,包括电源处理部分、CPU主控部分、无线射频部分、液位测量部分、电量测量部分和温度测量部分,其特征在于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处理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CPU主控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无线射频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液位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电量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温度测量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相连;
无线射频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液位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电量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温度测量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CPU主控部分的检测信号传输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处理部分包括TP4056芯片U8、AMS1117-3.3芯片U9和USB接口,U8的1脚接GND端,U8的2脚通过电阻RP接GND端,U8的3脚接GND端,U8的4脚接VCC端,U8的5脚分别与两芯接口BAT的2脚、两芯接口ON/OFF的2脚相连,BAT的1脚接GND端,ON/OFF的1脚接4.2V端;
USB接口的VCC端分别与VCC端、电容C15正极相连,电容C15负极分别与GND端、USB接口的GND端相连;
U9的3脚分别与4.2V端、电容C14正极、电容C16正极相连,电容C16负极分别与电容C14负极、GND端、U9的1脚相连,U9的2脚分别与U9的4脚、3.3V端、电容C13正极、电容C17一端、电容C18一端、电容C19一端、电容C20一端相连,电容C13负极分别与GND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电容C19另一端、电容C20另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主控部分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U5,U5的7脚分别与电容C11一端、电阻R18一端相连,电容C11另一端接GND端,电阻R18另一端接3.3V端;
U5的8~12脚分别与GND端、3.3V端、SIG4端、SIG3端、SIG2端对应连接,U5的13~15脚分别与SIG1端、ADCX端、TEMP端对应连接,U5的23、24脚分别与GND端、3.3V端对应连接,U5的29~31脚分别与SET端、TXD端、RXD端对应连接;
U5的16~20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S0~DS4的阴极对应相连,DS0的阳极分别与电阻R20一端、发光二极管DS1~DS4的阳极相连,电阻R20另一端接3.3V端,DS4的阳极通过电阻R27接3.3V端;
U5的34~37脚分别与四芯接口SW的4~1脚对应相连,U5的35脚接GND端,U5的36脚接3.3V端;
U5的44脚通过电阻R19接GND端;U5的47、48脚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天
申请(专利权)人:刘皓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