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646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单元、第二制冷单元和存储容器;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包括第一液冷换热器,所述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第二液冷换热器;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第二液冷换热器和存储容器液路连接为循环液路;所述循环液路中包括泵送装置;所述循环液路中形成的饮用液体运动轨迹适于引导饮用液体的热对流运动,且使饮用液体适于在所述饮用液体运动轨迹的局部区域形成局部紊流。该制冷系统能够提供更低的制冷温度和更大的制冷流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Double refrigeration unit circulating drinking liquid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制冷是指将物体温度降低到或维持在自然环境温度以下的过程,目前常用的制冷方法有压缩机制冷和半导体制冷芯片制冷。压缩式制冷机的优点是功率大,制冷效率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占用体积大,存在运动部件,容易损坏,噪音大。半导体制冷芯片的优点是无运动部件,稳定性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无噪音。缺点是单件功率较小,制冷效率会随着半导体制冷芯片冷热两端温差的增加而降低。现有的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冷端多采用直接浸泡在冷饮中的换热片换热,因冷饮的循环速度慢,冷端的冷能不能及时散发出去,换热效果差。对于半导体制冷系统,冷端的换热效果差导致了半导体制冷芯片两端的温差增大,降低了半导体制冷芯片的效率,导致半导体制冷系统的降温速度慢。采用单个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饮机,在环境温度为35℃时,仅能将水温降低到15℃左右,提供的冷饮流量也只能达到0.6升/小时。因为现有技术中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单体制冷效率低,采用多件半导体制冷芯片形成的制冷系统也显得很不经济,阻碍了半导体制冷产品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制冷系统液体热交换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该系统具有热交换效果好的优点,采用了双制冷单元制冷,能够提供更低温度的饮用液体和更大流量的冷却饮用液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单元、第二制冷单元和存储容器;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包括第一液冷换热器,所述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第二液冷换热器;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第二液冷换热器和存储容器液路连接为循环液路;所述循环液路中包括泵送装置;所述循环液路中形成的饮用液体运动轨迹适于引导饮用液体的热对流运动,且使饮用液体适于在所述饮用液体运动轨迹的局部区域形成局部紊流。优选地,所述存储容器包括存储容器进口和存储容器出口,所述存储容器通过所述存储容器进口和所述存储容器出口连接到所述循环液路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分别为液冷换热单元或者液冷换热模块,所述液冷换热单元或者液冷换热模块均设有芯片接触区和用于形成所述局部紊流的扰流翅片。优选地,所述液冷换热单元包括单元换热片和单元壳体;所述芯片接触区为设置在所述单元换热片的一面的单元芯片接触区,所述扰流翅片为设置在所述单元换热片另一面的单元扰流翅片;所述单元壳体包括相互连通的单元换热器进口、单元换热腔和单元换热器出口;所述单元换热片与所述单元壳体密封固定在一起,且所述单元扰流翅片位于所述单元换热腔内。通过该优选方案,饮用液体通过单元换热器进口进入单元换热腔,在单元换热腔内流动时,受到处于单元换热腔内的单元扰流翅片的影响,在液流中形成局部紊流,增加了饮用液体对单元扰流翅片形成冲刷,与单元扰流翅片的热交换更加充分。优选地,所述单元换热腔内靠近饮用液体进入口的位置设有单元进口挡板。通过该优选方案,饮用液体从单元换热器进口进入单元换热腔时,受到单元进口挡板的阻挡,只能翻过单元进口挡板进入单元换热腔,一方面液流的急剧转向形成了局部紊流,增加了热交换效果,另一方面进入单元换热腔的饮用液体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液流出现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的现象,饮用液体与单元扰流翃片的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均为液冷换热单元,所述存储容器出口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和所述存储容器进口连接形成所述循环液路;所述循环液路的连接液路中还设置有所述泵送装置。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冷换热器和第二液冷换热器处于串联状态,饮用液体经过第一液冷换热器,在液冷换热单元中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经冷的却饮用液体再进入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在液冷换热单元中再次进行热交换,饮用液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因而单次循环的制冷温度更低。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均为液冷换热单元,所述存储容器出口与第一干路相连接,所述第一干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均与第二干路相连接,所述第二干路与所述存储容器进口连接形成所述循环液路;所述第一干路或所述第二干路中设置有所述泵送装置。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冷换热器与第二液冷换热器处于并联状态,饮用液体同时进入第一液冷换热器和第二液冷换热器,在各自的液冷换热单元内进行热交换,其中的饮用液体的温度均得到了降低,单次循环中经冷却的饮用液体的流量更大。设置在第一干路或第二干路中泵送装置能够同时驱动第一液冷换热器和第二液冷换热器中液体的循环。优选地,所述液冷换热模块包括模块换热片、模块壳体、所述泵送装置和模块前盖;所述芯片接触区为设置在所述模块换热片一面的模块芯片接触区,所述扰流翅片为设置在所述模块换热片另一面的模块扰流翅片;所述模块壳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模块换热器进口、模块换热腔、驱动腔和模块换热器出口;所述模块换热片密封固定在所述模块换热腔上,且所述模块扰流翅片位于所述模块换热腔内,所述泵送装置密封固定在所述驱动腔上;所述模块前盖固定在所述模块壳体上所述驱动腔所在的一侧。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饮用液体在泵送装置的驱动下经模块换热器进口进入模块换热腔,在模块换热腔内流动时,受到处于模块换热腔内的模块扰流翅片的影响,在液流中形成局部紊流,饮用液体对所述扰流翅片形成激荡冲刷,与所述扰流翅片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液冷换热模块将泵送装置集成在驱动腔内,省略了外接的泵送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系统的体积,系统的液路连接也更加简单。优选地,所述模块换热腔内靠近饮用液体进入口的位置设有模块进口挡板。饮用液体从模块换热器进口进入,受到模块进口挡板的阻挡,只能翻过模块进口挡板进入模块换热腔,一方面液流的急剧转向形成了局部紊流,增加了热交换效果,另一方面进入模块换热腔的饮用液体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液流出现中间流速大,边缘流速小的现象,饮用液体与模块扰流翅片的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中至少一个为液冷换热模块,所述存储容器出口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的饮用液体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的饮用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的饮用液体进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的饮用液体出口与所述存储容器进口连接形成所述循环液路。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冷换热器和第二液冷换热器处于串联状态,饮用液体经过第一液冷换热器,在液冷换热单元中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经冷的却饮用液体再进入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在液冷换热单元中再次进行热交换,饮用液体的温度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单元、第二制冷单元和存储容器(6);/n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包括第一液冷换热器(3a),所述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第二液冷换热器(3b);/n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第二液冷换热器(3b)和存储容器(6)液路连接为循环液路;所述循环液路中包括泵送装置(5);所述循环液路中形成的饮用液体运动轨迹适于引导饮用液体的热对流运动,且使饮用液体适于在所述饮用液体运动轨迹的局部区域形成局部紊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单元、第二制冷单元和存储容器(6);
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包括第一液冷换热器(3a),所述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第二液冷换热器(3b);
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第二液冷换热器(3b)和存储容器(6)液路连接为循环液路;所述循环液路中包括泵送装置(5);所述循环液路中形成的饮用液体运动轨迹适于引导饮用液体的热对流运动,且使饮用液体适于在所述饮用液体运动轨迹的局部区域形成局部紊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容器(6)包括存储容器进口(61)和存储容器出口(62),所述存储容器(6)通过所述存储容器进口(61)和所述存储容器出口(62)连接到所述循环液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分别为液冷换热单元或者液冷换热模块,所述液冷换热单元或者液冷换热模块均设有芯片接触区和用于形成所述局部紊流的扰流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换热单元包括单元换热片(31)和单元壳体(32);所述芯片接触区为设置在所述单元换热片(31)的一面的单元芯片接触区(311),所述扰流翅片为设置在所述单元换热片(31)另一面的单元扰流翅片(312);所述单元壳体(32)包括相互连通的单元换热器进口(321)、单元换热腔(322)和单元换热器出口(323);所述单元换热片(31)与所述单元壳体(32)密封固定在一起,且所述单元扰流翅片(312)位于所述单元换热腔(3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换热腔(322)内靠近饮用液体进入口的位置设有单元进口挡板(32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均为液冷换热单元,所述存储容器出口(62)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321)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323)与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321)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323)和所述存储容器进口(61)连接形成所述循环液路;所述循环液路的连接液路中还设置有所述泵送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制冷单元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均为液冷换热单元,所述存储容器出口(62)与第一干路(41)相连接,所述第一干路(41)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321)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的所述单元换热器进口(321)相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换热器(3a)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323)和所述第二液冷换热器(3b)的所述单元换热器出口(323)均与第二干路(42)相连接,所述第二干路(42)与所述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随晶侠蔡健杨玉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