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包括外皮、内皮、电源连接端和安装套,所述外皮的内部设置有内皮,所述外皮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端,所述外皮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套,靠近电源连接端的所述外皮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皮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内皮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凸块,所述内皮设置在通槽,所述内皮的内部安装有软灯板,所述安装套安装在外皮的外侧,所述安装套的侧面固定有第二凸块。该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设置有连接端、连接孔、电源连接端和连接块,通过推动电源连接端,使电源连接端内壁设置的连接块卡进连接孔中,进而使外皮和电源连接端连接,完成对电源连接端的固定。
A small angle bending neon light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
本技术涉及霓虹灯相关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城市,在夜间的时候,人们的夜生活会持续的很久,城市里的街道上安装有很多的照明装置。夜间城市照明装置设置有多种,霓虹灯带是其中一种照明装置,霓虹灯带虽然照明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颜色美观,通过将霓虹灯带固定在建筑的外侧,提高了夜间建筑的美观性。目前市场上的霓虹灯带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霓虹灯带有这样的缺点,霓虹灯带一侧不能进行小角度的折弯,不然软灯板容易损坏,且霓虹灯带不方便进行安装,并且电源连接端和外皮之间不方便进行固定,因此要对现在的霓虹灯带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霓虹灯带一侧不能进行小角度的折弯,不然软灯板容易损坏,且霓虹灯带不方便进行安装,并且电源连接端和外皮之间不方便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包括外皮、内皮、电源连接端和安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的内部设置有内皮,所述外皮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端,所述外皮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套,其中,靠近电源连接端的所述外皮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外皮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内皮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凸块,所述内皮设置在通槽,所述内皮的内部安装有软灯板;所述电源连接端的内壁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电源连接端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入固定块,所述输入固定块上固定有软灯板的一端,远离外皮的所述电源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管;所述安装套安装在外皮的外侧,所述安装套的侧面固定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外皮和连接端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端的侧面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孔。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内部直径等于第一凸块之间最长距离,所述第一凸块等距离固定在内皮,所述内皮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优选的,所述电源连接端的内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尺寸和连接孔的内部尺寸大小相同,所述电源连接端通过连接块与连接孔和连接端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软灯板通过凹槽和内皮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软灯板通过输入固定块和电源连接端之间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套和外皮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安装套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1.设置有连接端、连接孔、电源连接端和连接块,通过推动电源连接端,使电源连接端内壁设置的连接块卡进连接孔中,进而使外皮和电源连接端连接,完成对电源连接端的固定;2.设置有安装套、凸块和通孔,对外皮进行安装塑形安装的时候,通过对外皮进行塑形,使安装套位置发生改变,通过将螺丝穿过通孔和外界固定,进而使凸块的位置固定,从而限定安装套的位置,完成对外皮形状的固定,达到固定霓虹灯带的目的;3.设置有通槽、凸块和软灯板,当同软灯板水平方向进行折弯的时候,外皮可以进行随意弯折,当同软灯板垂直方向进行折弯的时候,因为内皮侧面设置的凸块和通槽外壁接触,所以在对软灯板垂直方向进行折弯时,凸块之间的外皮这段距离可以进行小角度折弯,通过凸块和通槽之间的空隙,这时候霓虹灯带垂直方向折弯时,软灯板不会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源连接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皮,2、连接端,3、连接孔,4、通槽,5、内皮,6、第一凸块,7、电源连接端,8、连接块,9、输入固定块,10、软灯板,11、电源连接管,12、安装套,13、第二凸块,1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包括外皮1、连接端2、连接孔3、通槽4、内皮5、第一凸块6、电源连接端7、连接块8、输入固定块9、软灯板10、电源连接管11、安装套12、第二凸块13和通孔14,所述外皮1的内部设置有内皮5,所述外皮1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端7,所述外皮1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套12,其中,靠近电源连接端7的所述外皮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3,外皮1和连接端2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端2的侧面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孔3,通过连接端2上设置的连接孔3,可以使外皮1和电源连接端7上的连接块8连接,完成外皮1和电源连接端7的连接,所述外皮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内皮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凸块6,通槽4的内部直径等于第一凸块6之间最长距离,所述第一凸块6等距离固定在内皮5,所述内皮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因为内皮5侧面设置的第一凸块6和通槽4外壁接触,所以在对软灯板10垂直方向进行折弯时,第一凸块6之间的外皮1这段距离可以进行小角度折弯,通过第一凸块6和通槽4之间的空隙,这时候霓虹灯带垂直方向折弯时,软灯板10不会损坏,所述内皮5设置在通槽4,所述内皮5的内部安装有软灯板10,软灯板10通过凹槽和内皮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软灯板10通过输入固定块9和电源连接端7之间为电性连接,通过将软灯板10卡进输入固定块9中,然后通过电源连接管11和外界电源连接,为软灯板10点亮提供电源;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内壁侧面设置有连接块8,电源连接端7的内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外部尺寸和连接孔3的内部尺寸大小相同,所述电源连接端7通过连接块8与连接孔3和连接端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推动电源连接端7,使电源连接端7内壁设置的连接块8卡进连接孔3中,进而使外皮1和电源连接端7连接,完成对电源连接端7的固定,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入固定块9,所述输入固定块9上固定有软灯板10的一端,远离外皮1的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管11;所述安装套12安装在外皮1的外侧,安装套12和外皮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安装套12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凸块13,所述第二凸块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14,通过对外皮1进行塑形,使安装套12位置发生改变,通过将螺丝穿过通孔14和外界固定,进而使第二凸块13的位置固定,从而限定安装套12的位置,完成对外皮1形状的固定,达到固定霓虹灯带的目的,所述安装套12的侧面固定有第二凸块13,所述第二凸块13上开设有通孔1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时,首先将软灯板10卡进内皮5内部开设的凹槽中,使软灯板10固定,在通过将内皮5卡进通槽4中,进而使内皮5固定到外皮1的内部,然后通过推动电源连接端7,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包括外皮(1)、内皮(5)、电源连接端(7)和安装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1)的内部设置有内皮(5),所述外皮(1)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端(7),所述外皮(1)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套(12),其中,/n靠近电源连接端(7)的所述外皮(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外皮(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内皮(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凸块(6),所述内皮(5)设置在通槽(4),所述内皮(5)的内部安装有软灯板(10);/n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内壁侧面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入固定块(9),所述输入固定块(9)上固定有软灯板(10)的一端,远离外皮(1)的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管(11);/n所述安装套(12)安装在外皮(1)的外侧,所述安装套(12)的侧面固定有第二凸块(13),所述第二凸块(13)上开设有通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包括外皮(1)、内皮(5)、电源连接端(7)和安装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1)的内部设置有内皮(5),所述外皮(1)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端(7),所述外皮(1)的外侧安装有安装套(12),其中,
靠近电源连接端(7)的所述外皮(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端(2),所述连接端(2)的侧面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外皮(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内皮(5)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凸块(6),所述内皮(5)设置在通槽(4),所述内皮(5)的内部安装有软灯板(10);
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内壁侧面设置有连接块(8),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输入固定块(9),所述输入固定块(9)上固定有软灯板(10)的一端,远离外皮(1)的所述电源连接端(7)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管(11);
所述安装套(12)安装在外皮(1)的外侧,所述安装套(12)的侧面固定有第二凸块(13),所述第二凸块(13)上开设有通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小角度折弯的霓虹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1)和连接端(2)之间为一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斯巴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