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12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能够帮助治理扬尘的车辆清洗过程中,对车轮底部进行有效清洗,增加车辆抖动,包括底板,凸块,刷毛,凸块为长方体状凸块,凸块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在底板上,相邻的凸块之间存在间隔从而形成凹陷,其底部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刷毛,刷毛与凸块相间排列,底板上还排列设置有多道横凸杆,横凸杆的顶部位置显著突出于凸块的上表面,底板构成的整体具备一定长度与宽度,铺设于地面上可供车辆驶过,刷毛可以对车轮进行清刷,同时车轮压过横向凸杆时,则会造成车辆起伏抖动,提高对车辆清洗的效率。

A vehicle moving floor for du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扬尘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现场是城市扬尘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场地路面为硬化,且缺少植被覆盖,土壤直接暴露在外,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从而形成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施工现场进出的作业车辆,在施工现场作业一段时间后,其车身车轮位置沾染大量泥土,之后离开施工现场驶入城市道路上后,携带的泥土逐渐干燥脱落,在车轮的碾压下形成风尘,扬尘一旦形成,会给城市的空气指标带来极大的影响,且空气中的扬尘非常难以清理,只有通过降雨的形式才能得到减轻。据此,治理扬尘的最佳方法是从源头开始治理,即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进行控制,通常是对施工现场的进出车辆进行清洗,通过高压水枪对进出车辆进行冲刷,减少携带出的泥土,然而常规的清洗设备效果不太理想,附着在车身底部尤其是车轮缝内的泥土不易清洗,所以缺少该类提高治理效果的设备,减少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车身泥土附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能够帮助在治理扬尘的车辆清洗过程中,对车轮底部进行有效清洗,增加车辆抖动,具体包括底板,凸块,刷毛,所述凸块为长方体状凸块,凸块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在底板上,相邻的凸块之间存在间隔从而形成凹陷,所述凹陷的底部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刷毛,刷毛可以为密集排列的软质塑料条,刷毛的底端可以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刷毛的上端部突出于凸块的上表面,形成的效果是刷毛与凸块相间排列,另外,所述底板上排列设置有多道横凸杆,当然,底板上固定横凸杆的位置未设置凸块与刷毛,所述横凸杆具备一定厚度与宽度,横凸杆的顶部位置显著突出于凸块的上表面,本技术中,底板构成的整体具备一定长度与宽度,铺设于地面上可供车辆驶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施工现场车辆从底板上经过,由于刷毛顶端突出于凸块的上表面,则车轮经过时,刷毛可以对车轮进行清刷,同时车轮压过横向凸杆时,由于横向凸杆显著突出,则会造成车辆起伏抖动,另外可借助清洗装置对车辆进行清洗,车辆发生抖动时可促使粘附的泥土掉落,提高对车辆清洗的效率。作为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的凸块为错位排列形式,即处于任何同一横向直线或竖向直线方向的凸块均两两相间,则与此对应的,任何同一横向直线或竖向直线方向的刷毛均两两相间排列,这样车轮压过时,同一位置的行进路线上总是轮番压过凸块位置与刷毛位置,保证刷毛清洗的效率。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横凸杆的顶部位置为弧形状,处于顶部右侧下方的侧边一位置为斜直倾斜状,处于顶部左侧下方的侧边二为竖直状,该设计是为了增加横凸杆厚度的同时减少对车轮的损伤,顶部位置为弧形状减少对车轮的压强,而其右侧下方的侧边一位置为斜直倾斜状有利于车轮爬升,而其左侧下方的侧边二位置为竖直状,则从该位置越过的车轮会陡然下落,形成车辆抖动效果,促使泥土掉落。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凸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道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为凹陷状态,增加与车轮接触时的摩擦力,避免车辆行进时出现打滑现象,并且对车轮底造成剐蹭效果,有利于附着其上的泥土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截面局部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凸块2,刷毛3,所述凸块2为长方体状凸块,凸块2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在底板1上,相邻的凸块2之间存在间隔从而形成凹陷5,如图2所示,所述凹陷5的底部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刷毛3,刷毛3可以为密集排列的软质塑料条,刷毛3的底端可以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刷毛3的上端部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形成的效果是刷毛3与凸块2相间排列,另外,所述底板1上排列设置有多道横凸杆4,当然,底板1上固定横凸杆4的位置未设置凸块2与刷毛3,所述横凸杆4具备一定厚度与宽度,横凸杆4的顶部41位置显著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本技术中,底板1构成的整体具备一定长度与宽度,铺设于地面上可供车辆驶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施工现场车辆从底板上经过,由于刷毛3顶端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则车轮经过时,刷毛3可以对车轮进行清刷,同时车轮压过横向凸杆4时,由于横向凸杆4显著突出,则会造成车辆起伏抖动,另外可借助清洗装置对车辆进行清洗,车辆发生抖动时可促使粘附的泥土掉落,提高对车辆清洗的效率。作为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的凸块2为错位排列形式,如图1所示,即处于任何同一横向直线或竖向直线方向的凸块2均两两相间,则与此对应的,任何同一横向直线或竖向直线方向的刷毛3均两两相间排列,这样车轮压过时,同一位置的行进路线上总是轮番压过凸块2位置与刷毛3位置,保证刷毛3清洗的效率。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横凸杆4的顶部41位置截面为弧形状,如图2截面图所示,处于顶部41右侧下方的侧边一411位置为斜直倾斜状,处于顶部41左侧下方的侧边二412位置为竖直状,该设计是为了增加横凸杆4厚度的同时减少对车轮的损伤,顶部41位置为弧形状减少对车轮的压强,而其右侧下方的侧边一411位置为斜直倾斜状有利于车轮爬升,而其左侧下方的侧边二412位置为竖直状,则从该位置越过的车轮会陡然下落,形成车辆抖动效果,促使泥土掉落。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凸块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道防滑槽21,所述防滑槽21为凹陷状态,增加与车轮接触时的摩擦力,避免车辆行进时出现打滑现象,并且对车轮底造成剐蹭效果,有利于附着其上的泥土清理。本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凸块(2),刷毛(3),所述凸块(2)为长方体状凸块,凸块(2)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在底板(1)上,相邻的凸块(2)之间存在间隔从而形成凹陷(5),所述凹陷(5)的底部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刷毛(3),所述刷毛(3)的上端部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所述刷毛(3)与凸块(2)相间排列,另外,所述底板(1)上排列设置有多道横凸杆(4),所述横凸杆(4)具备一定厚度与宽度,横凸杆(4)的顶部(41)位置显著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凸块(2),刷毛(3),所述凸块(2)为长方体状凸块,凸块(2)横向与纵向排列设置在底板(1)上,相邻的凸块(2)之间存在间隔从而形成凹陷(5),所述凹陷(5)的底部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刷毛(3),所述刷毛(3)的上端部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所述刷毛(3)与凸块(2)相间排列,另外,所述底板(1)上排列设置有多道横凸杆(4),所述横凸杆(4)具备一定厚度与宽度,横凸杆(4)的顶部(41)位置显著突出于凸块(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车辆行进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天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