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08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包括前后端设有供使铜线沿同一水平直线穿行的通口的箱体,间隔的设置于该箱体内的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所述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的前后端均开设有与箱体所在通口直线对应的通口,所述箱体的后端设有收线盘,收线盘呈倒圆柱状,且与收线盘的中央轴线同轴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套接于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位于箱体外部段的送风机转轴上。

A annealing device for copper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退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铜线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CN207227521中公开了一种铜线退火装置,该铜线退火装置设置了加热装置、退火箱和冷却装置,尤其是在退火箱上设置了用于排出高温蒸汽的排风扇,以及在冷却装置上设置了可以输送干燥空气的排气管以及通风扇,使得铜线可以在加热装置中保温后经过冷却液冷却,并除去铜线表面的水迹吹散。但是,不同直径的铜线在退火降温出箱前的所需经过退火池冷却的时间有所不同,上述装置无法适应不同直径的铜线退火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可以调整在退火池经过的时间,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铜线的退火需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包括前后端设有供使铜线沿同一水平直线穿行的通口的箱体,间隔的设置于该箱体内的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所述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的前后端均开设有与箱体所在通口直线对应的通口,所述箱体的后端设有收线盘,收线盘呈倒圆柱状,且与收线盘的中央轴线同轴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套接于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位于箱体外部段的送风机转轴上;所述冷却室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地联通有一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与一送风机的出风口联通,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与一干燥盒的出口端联通,干燥盒的进口端与大气环境联通;位于所述退火池内且处于退火池所在通口的下方处设有若干偶数对的导向辊对,各导向辊对包括两个一前一后设置的导向辊,且位于前端的导向辊的高度低于位于后端的导向辊,各导向辊均通过一支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先后贯穿退火池、箱体顶壁后延伸至箱体外,且所述支撑杆包括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下伸缩杆内壁设有外螺纹并与上伸缩杆螺纹连接,上伸缩杆位于箱体外部段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手轮。进一步地,各所述导向辊的轴向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轴,各导向辊轴的一端与所述退火池的内壁可滑动连接,另一端沿纵向地贯穿设有一供支杆通过的通孔,该支杆设于所述上伸缩杆的一端,且支杆从穿过通孔后的末端设有一固定块,所述上伸缩杆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下伸缩杆的内壁设有与上伸缩杆适配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收线盘的中部固定设有一拖杆,各拖杆可转动地架设于支架上,且收线盘的中轴与箱体通口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收线盘的拖杆外周还固定套接有一从动齿轮。进一步地,各所述上伸缩杆位于箱体顶壁贯穿处的外周固定设有外圆盘,外圆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顶壁的空腔内,正对于上伸缩杆且位于所述箱体顶壁处设有贯穿的通口,该通口中部膨胀呈原柱状空腔,空腔的口径略大于上伸缩杆上外圆盘的外径,通口上下部的内口径略大于上伸缩杆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前后端的两通口的相对侧以及所述加热室、退火池、冷却室的前后端的通口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辅助行走辊,各辅助行走辊的轴向转动连接有一辊轴,辊轴两端与箱体或加热室或退火池或冷却室的相对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退火池的顶壁与箱体的顶壁之间贯穿设有一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内设有一排风扇。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上的出风管的末端设有单向阀,干燥盒的进口端设有单向阀,干燥盒内放置有干燥剂(未在图中画出)。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1、退火池内设有的若干偶数对的导向辊对,增加了铜线在退火池内的行走路程,从而增大了与退火池内的液体接触面;2、各导线轮与一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杆连接,可以通过调节各导向辊之间的位置高度,从而调整不同直径的铜线在退火池内行走的距离或时间,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铜线退火需要;3、该装置还设置了与同一电机连接并转动的收线盘和送风机,一方面为冷却室送风以吹干铜线表面液迹,另一方面,收线盘的设置使得铜线得以被统一收集,有利于存放和下一步的统一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B处放大示意图。图示说明:1箱体,101空腔,2加热室,3退火池,301导向辊,3011导向辊轴,3012通孔,302下伸缩杆,3021支杆,3022固定块,303上伸缩杆,3031手轮,3032外圆盘,4冷却室,5收线盘,6电机,601同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包括前后端设有供使铜线沿同一水平直线穿行的通口的箱体1,间隔的设置于该箱体1内的加热室2(加热室2可以是如CN207227521中公开的有加热装置的加热室2,也可选择是其他供铜线退火时的其他有加热装置的加热室2)、退火池3(退火池3底部贯穿设有通液管,该通液管贯穿箱体1壁后与阀体连接,以控制退火池3内的液体进出)以及冷却室4,所述加热室2、退火池3以及冷却室4的前后端均开设有与箱体1所在通口直线对应的通口,所述箱体1的后端设有收线盘5,收线盘5呈倒圆柱状,且与收线盘5的中央轴线同轴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套接于一电机6的输出轴末端,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601,同步带601的另一端连接于位于箱体1外部段的送风机转轴上;所述冷却室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地联通有一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与一送风机的出风口联通,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与一干燥盒的出口端联通,干燥盒的进口端与大气环境联通;位于所述退火池3内且处于退火池3所在通口的下方处设有若干偶数对的导向辊301对,各导向辊301对包括两个一前一后设置的导向辊301,且位于前端的导向辊301的高度低于位于后端的导向辊301,各导向辊301均通过一支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先后贯穿退火池3、箱体1顶壁后延伸至箱体1外,且所述支撑杆包括上伸缩杆303和下伸缩杆302,下伸缩杆302内壁设有外螺纹并与上伸缩杆303螺纹连接,上伸缩杆303位于箱体1外部段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手轮3031。各所述导向辊301的轴向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轴3011,各导向辊轴3011的一端与所述退火池3的内壁可滑动连接,另一端沿纵向地贯穿设有一供支杆3021通过的通孔3012,该支杆3021设于所述上伸缩杆303的一端,且支杆3021从穿过通孔3012后的末端设有一固定块3022,所述上伸缩杆303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下伸缩杆302的内壁设有与上伸缩杆303适配的内螺纹。上伸缩杆303的手轮3031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下伸缩杆30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导向辊轴3011的上下移动,以改变不同直径铜线经过退火池3的路径。所述收线盘5的中部固定设有一拖杆,各拖杆可转动地架设于支架上,且收线盘5的中轴与箱体1通口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收线盘5的拖杆外周还固定套接有一从动齿轮。各所述上伸缩杆303位于箱体1顶壁贯穿处的外周固定设有外圆盘3032,外圆盘303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1顶壁的空腔101内,正对于上伸缩杆303且位于所述箱体1顶壁处设有贯穿的通口,该通口中部膨胀呈原柱状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包括前后端设有供使铜线沿同一水平直线穿行的通口的箱体,间隔的设置于该箱体内的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所述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的前后端均开设有与箱体所在通口直线对应的通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后端设有收线盘,收线盘呈倒圆柱状,且与收线盘的中央轴线同轴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套接于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位于箱体外部段的送风机转轴上;所述冷却室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地联通有一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与一送风机的出风口联通,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与一干燥盒的出口端联通,干燥盒的进口端与大气环境联通;位于所述退火池内且处于退火池所在通口的下方处设有若干偶数对的导向辊对,各导向辊对包括两个一前一后设置的导向辊,且位于前端的导向辊的高度低于位于后端的导向辊,各导向辊均通过一支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先后贯穿退火池、箱体顶壁后延伸至箱体外,且所述支撑杆包括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下伸缩杆内壁设有外螺纹并与上伸缩杆螺纹连接,上伸缩杆位于箱体外部段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手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包括前后端设有供使铜线沿同一水平直线穿行的通口的箱体,间隔的设置于该箱体内的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所述加热室、退火池以及冷却室的前后端均开设有与箱体所在通口直线对应的通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后端设有收线盘,收线盘呈倒圆柱状,且与收线盘的中央轴线同轴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一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套接于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位于箱体外部段的送风机转轴上;所述冷却室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地联通有一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与一送风机的出风口联通,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与一干燥盒的出口端联通,干燥盒的进口端与大气环境联通;位于所述退火池内且处于退火池所在通口的下方处设有若干偶数对的导向辊对,各导向辊对包括两个一前一后设置的导向辊,且位于前端的导向辊的高度低于位于后端的导向辊,各导向辊均通过一支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先后贯穿退火池、箱体顶壁后延伸至箱体外,且所述支撑杆包括上伸缩杆和下伸缩杆,下伸缩杆内壁设有外螺纹并与上伸缩杆螺纹连接,上伸缩杆位于箱体外部段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手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向辊的轴向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轴,各导向辊轴的一端与所述退火池的内壁可滑动连接,另一端沿纵向地贯穿设有一供支杆通过的通孔,该支杆设于所述上伸缩杆的一端,且支杆从穿过通孔后的末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明陈文渊张佳兵汪金桥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盛发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