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03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湖域本体、内、外圈层绿廊和放射性河流廊道,内圈层绿廊围绕湖域本体布设,包括湖域本体周边的湿地带以及设置于湿地带外围的林带;外圈层绿廊设置于内圈层绿廊外围,包括环绕湖域本体形成的多个生态斑块及用于将多个生态斑块串联成生态网络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中包括植被及水体;放射性河流廊道,包括多条沿以湖域本体为中心的出、入湖域本体的河流而设置的河流廊道,其贯穿内、外圈层绿廊且与位于外圈层绿廊外围的城市绿地相连接。本申请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要素,打造以湖域本体为基础的,由内、外双圈层绿廊及放射性河流廊道构成的生态修复结构,以对基于湖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有效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工程
,特别是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域水质污染、湖泊湿地退化、环绕水域的生态斑块的孤立化、物种栖息地流失等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此种情况,通常以水域为首要目标进行治理,以湖泊治理为例,虽然各地对湖泊实行了不同程度不同手段的治理,但现有治理手段及治理标的大多较为单一,取得的治理成效并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湖域的更为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湖域、湿地、林地、河流等现有生态要素,打造以湖域本体为基础的,由内、外双圈层绿廊及放射性河流廊道构成的生态修复结构,以形成基于湖域本体的高品质生态空间,以对基于湖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且有效的保护与修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湖域本体、内圈层绿廊、外圈层绿廊和放射性河流廊道,其中:内圈层绿廊围绕湖域本体布设,包括湖域本体周边的湿地带,以及围绕湖域本体并设置于湿地带外围的林带;外圈层绿廊设置于内圈层绿廊的外围,包括环绕湖域本体形成的多个生态斑块以及用于将多个生态斑块串联成生态网络的生态廊道,其中,生态廊道中包括植被及水体;放射性河流廊道,包括多条沿以湖域本体为中心的出、入湖域本体的河流而设置的河流廊道,放射性河流廊道贯穿内圈层绿廊和外圈层绿廊且与位于外圈层绿廊外围的城市绿地相连接。进一步的,放射性河流廊道包括保育型河流廊道、培育型河流廊道、新增型河流廊道,其中:保育型河流廊道,为用于连接各生态斑块且生境质量高于第一预置标准的现有河流廊道;培育型河流廊道,为依托现有河流、生境质量低于第一预置标准且高于第二预置标准的河流廊道;其中,第一预置标准高于第二预置标准;新增型河流廊道,为根据预置规则筛选的河流廊道,且依托于林地、湿地、农田而设置。进一步的,放射性河流廊道中包括河床、河漫滩及河漫滩两侧的高地。进一步的,内圈层绿廊包括河口段、山林景区段、一般段和城镇段,其中:河口段,位于每条入湖域本体的河流的入湖口,河口段的宽度不小于200米;山林景区段,位于临湖的山体、林地和风景区所在区域,山林景区段的宽度不小于200米;城镇段,位于城镇中的滨湖所在区域,城镇段的宽度不小于50米;一般段,为结合滨湖的湿地带与林带而形成,用于将河口段、城镇段、山林景区段串联起来,一般段的宽度不小于100米。进一步的,生态斑块包括保育型生态斑块及培育型生态斑块,其中:保育型生态斑块为具有稳定的生态功能的生态斑块;培育型生态斑块为生态功能低于保育型斑块且具有生态培育价值的生态斑块。进一步的,生态廊道中的植被为依托环绕湖域本体的山体、丘陵林地、生态公益林而形成,包括山体林地资源型及平原林地资源型。进一步的,生态廊道中的水体类型包括城镇防护型、环湖湿地型、河流廊道型和乡野村田型,其中:城镇防护型,为依托穿越城镇的水系、道路及其他开敞空间而形成,包括交通防护型、水系防护型和开敞空间型;环湖湿地型,用于恢复滨湖的湿地带及入湖口周边的湿地带,包括湿地保护型、湿地恢复型及人工净化型;河流廊道型,为依托城镇外围的河流而形成,包括航道型、非航道型及清水通道型;乡野村田型,为依托田间的水渠、林网、沟塘而形成,包括田林型、田林沟塘型及田林村庄型。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湖域、湿地、林地、河流等现有生态要素,打造以湖域本体为基础的,由内、外双圈层绿廊及放射性河流廊道构成的生态修复结构,首先通过内圈层绿廊构建湖域的基本保护防线,再通过外圈层绿廊构建保护湖域的缓冲防线,然后通过放射性河流廊道贯穿内、外圈层绿廊并向外圈层绿廊外围的城市延伸以构建开放式的衔接结构,以此,可形成基于湖域的高品质生态空间,以对基于湖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且有效的保护与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10.湖域本体;20.内圈层绿廊;30.外圈层绿廊;40.放射性河流廊道;50.生态斑块;60.城市绿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包括湖域本体10、内圈层绿廊20、外圈层绿廊30和放射性河流廊道40。在本实施例中,内圈层绿廊20,为围绕湖域本体10布设,包括湖域本体10周边的湿地带,以及围绕湖域本体10并设置于湿地带外围的林带。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湖域本体周边的湿地带及林带的宽度、质量、连续性和环境状况等因素,环湖岸线可分为以下四类:优质岸线:沿水岸已形成(或正在实施)100米左右的湿地带或林带,或直接毗邻生态本底良好的山体、林地和风景区的岸线。良好岸线:沿水岸有基本连续的、宽度不小于50米的湿地带和林带。一般岸线:沿水岸有一定的湿地带或林带、但连续性及宽度不够宽(比如小于20米等)的地段。较差岸线:沿水岸的资源较差的湿地带、林带且被厂房等建筑物占据岸线以及尚未退渔还湖的地段。具体的,内圈层绿廊20,可包括河口段、山林景区段、一般段和城镇段,其中:河口段,为若干段,位于每条入湖域(流入湖域)本体的河流的入湖口,河口段的宽度不小于200米;山林景区段,为若干段,位于临湖的山体、林地和风景区地区所在区域,山林景区段的宽度不小于200米;城镇段,为若干段,位于城镇中的滨湖所在区域,城镇段的宽度不小于50米。一般段,为若干段,为结合滨湖的湿地带与林带而形成,用于将河口段、城镇段、山林景区段串联起来,一般段的宽度不小于100米。设置上述内圈层绿廊20,可作为保护湖域的基本防线,以重点解决湖域本体周边(主要是滨湖地带)的生态修复及湖域本体的水环境的提升问题。外圈层绿廊30,设置于内圈层绿廊20的外围,包括环绕湖域本体10形成的多个生态斑块50及用于将多个生态斑块50串联成生态网络的生态廊道。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圈层绿廊30中的生态斑块50可包括保育型生态斑块及培育型生态斑块,其中:保育型生态斑块,可为具有稳定生态功能的生态斑块;培育型生态斑块,可为生态功能低于保育型斑块且具有生态培育价值的生态斑块。比如以太湖为例,其中,保育型斑块,可为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中收录的斑块,其生态功能已有定性,按照规划中的一、二级保护区要求严格执行;培育型斑块,可为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和GIS分析,认为具有生态价值的大型生态斑块,但还需要对其生态功能进行挖掘保护并培育其生态环境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具体可参考《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湖域本体、内圈层绿廊、外圈层绿廊和放射性河流廊道,其中:/n内圈层绿廊围绕湖域本体布设,包括湖域本体周边的湿地带,以及围绕湖域本体并设置于湿地带外围的林带;/n外圈层绿廊设置于内圈层绿廊的外围,包括环绕湖域本体形成的多个生态斑块以及用于将多个生态斑块串联成生态网络的生态廊道,其中,生态廊道中包括植被及水体;/n放射性河流廊道,包括多条沿以湖域本体为中心的出、入湖域本体的河流而设置的河流廊道,放射性河流廊道贯穿内圈层绿廊和外圈层绿廊且与位于外圈层绿廊外围的城市绿地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湖域本体、内圈层绿廊、外圈层绿廊和放射性河流廊道,其中:
内圈层绿廊围绕湖域本体布设,包括湖域本体周边的湿地带,以及围绕湖域本体并设置于湿地带外围的林带;
外圈层绿廊设置于内圈层绿廊的外围,包括环绕湖域本体形成的多个生态斑块以及用于将多个生态斑块串联成生态网络的生态廊道,其中,生态廊道中包括植被及水体;
放射性河流廊道,包括多条沿以湖域本体为中心的出、入湖域本体的河流而设置的河流廊道,放射性河流廊道贯穿内圈层绿廊和外圈层绿廊且与位于外圈层绿廊外围的城市绿地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放射性河流廊道包括保育型河流廊道、培育型河流廊道、新增型河流廊道,其中:
保育型河流廊道,为用于连接各生态斑块且生境质量高于第一预置标准的现有河流廊道;
培育型河流廊道,为依托现有河流、生境质量低于第一预置标准且高于第二预置标准的河流廊道;其中,第一预置标准高于第二预置标准;
新增型河流廊道,为根据预置规则筛选的河流廊道,且依托于林地、湿地、农田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放射性河流廊道中包括河床、河漫滩及河漫滩两侧的高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湖域的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圈层绿廊包括河口段、山林景区段、一般段和城镇段,其中:
河口段,位于每条入湖域本体的河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贵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