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线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90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束线带,包括带体和设于带体上的固定件,带体远离固定件的一端上设有多个定位孔,而带体上开设有两道长条通口,带体上于两道所述长条通口之间对应的部分形成引线带,带体两侧对应于所述长条通口区域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引线带间可配合形成供所述线绳通过的束线孔。通过在带体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件和多个定位孔,则可以通过固定件穿过不同的定位孔以使得带体捆扎不同尺寸的线绳,且在拆卸带体时,只需要将固定件反方向穿出定位孔即可,便于操作;另外在带体上的设有束线孔,而使得线绳可先通过束线孔再来回往复缠绕而捆扎在带体上,且束线孔是紧压着线绳的外表面使得该线绳不易滑动,便于线绳固定在束线带上。

Cable t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束线带
本技术涉及束线带
,尤其提供一种束线带。
技术介绍
束线带是用于捆绑物品的带条,已经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度。然而市面上的束线带大多数是在带体上设置卡齿结构使得线绳捆绑在带体上,在拆卸的时候需要掰开卡齿结构,再将带体从卡齿通道拔出,不仅拆卸麻烦,而且卡齿结构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影响束线绳固定其使用功能;另外在调节束线带大小的时候,也需要先松开卡齿结构而调节带体的大小,再重新锁紧卡齿结构,该调节方法繁琐且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在于提供一种束线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束线带拆卸和调节时操作方法繁琐且不易操作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束线带,包括用于捆绑线绳的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上的固定件,所述带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上设有多个供所述固定件穿过以使所述带体形成封闭环状带而捆扎线绳的定位孔,所述带体上开设有两道长条通口,两道所述长条通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各道所述长条通口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带体上于两道所述长条通口之间对应的部分形成引线带,所述带体两侧对应于所述长条通口区域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引线带间可配合形成供所述线绳通过的束线孔。进一步地,所述引线带的中部朝向所述带体背离所述固定件的一面弯曲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引线带为呈半环状的环扣。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进一步地,各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带体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之端面还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厚度小于所述带体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带体相连的连接柱和设于所述连接柱上的固定球,所述固定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上沿该带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所述带体上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固定件相匹配的至少两排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为具有弹性的柔性带,所述固定件为安装于所述带体上的硬质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束线带,通过在带体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件和多个定位孔,则可以通过固定件穿过不同的定位孔以使得带体捆扎不同尺寸的线绳,且在拆卸带体时,只需要将固定件反方向穿出定位孔,即可完成带体的拆卸,该操作方法简单;另外在带体上开设两道间隔设置的长条通口,且在两道长条通孔之间设有引线带,而带体的两侧对应长条通孔区域的边缘与引线带件还形成束线孔,从而使得线绳可先通过束线孔再来回往复缠绕而捆扎在带体上,而束线孔是紧压着线绳的外表面使得该线绳不易滑动,便于线绳固定在束线带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束线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绳穿过引线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束线带捆扎线绳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束线带;11-带体;12-固定件;13-定位孔;14-长条通口;15-引线带;16-把手;121-连接柱;122-固定球;2-线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束线带进行说明。所述的束线带1包括带体11和设于带体11上的固定件12,且带体11远离固定件12的一端还设有多个定位孔13,这样使得固定件12可以穿过不同的定位孔13而使得带体11形成不同尺寸的封闭环状带,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线绳2;另外在解开束线带1时,只需要将固定件12反向穿出定位孔13即可,该操作方法简单。其中带体11上开设有两道长条通口14,在这里两道长条通口14是平行且间隙设置在带体11上的,且各道长条通口14沿着带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而带体11上在两道长条通口14对应的部分形成引线带15,带体11两侧对应两道长条通口14区域的边缘部分与引线带15间配合形成束线孔,则在束线带1捆扎线绳2时可以先将线绳2穿过束线孔,此时会有部分线绳被固定在束线孔内,则线绳2的自由端便可以绕着固定在束线孔内的线绳2来回往复缠绕而捆扎在带体11上。优选地,在带体11上所形成的束线孔是具有弹性的,可供不同尺寸的线绳2穿过该束线孔,同时还可以使得容置在束线孔内的线绳2不易滑动,便于线绳2固定于束线带1内。具体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束线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线带15的中部朝向带体11背离固定件12的一面弯曲设置,这样便于线绳2穿过引线带15而被捆扎在束线带1内。优选地,引线带15为呈半环状的环扣,这样线绳2与环扣的形状大致相同,使得线绳2与环扣紧密接触,便于线绳2固定于带体11上。具体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束线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带体11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3,而固定件12与定位孔13相互配合会使得带体11形成一个用于捆扎线绳2的套圈。在带体11上设置多个定位孔13,使得可以通过固定件12穿过不同定位孔13而调整该套圈的大小,以适应不同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捆绑线绳的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上的固定件,所述带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上设有多个供所述固定件穿过以使所述带体形成封闭环状带而捆扎线绳的定位孔,所述带体上开设有两道长条通口,两道所述长条通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各道所述长条通口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带体上于两道所述长条通口之间对应的部分形成引线带,所述带体两侧对应于所述长条通口区域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引线带间可配合形成供所述线绳通过的束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捆绑线绳的带体和设于所述带体上的固定件,所述带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上设有多个供所述固定件穿过以使所述带体形成封闭环状带而捆扎线绳的定位孔,所述带体上开设有两道长条通口,两道所述长条通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各道所述长条通口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带体上于两道所述长条通口之间对应的部分形成引线带,所述带体两侧对应于所述长条通口区域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引线带间可配合形成供所述线绳通过的束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带的中部朝向所述带体背离所述固定件的一面弯曲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带为呈半环状的环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吴海全朱宝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