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屈嘉昊专利>正文

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89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包括瓶盖、瓶身和瓶底,所述瓶盖套设于所述瓶身上端外边缘处,所述瓶身的顶端设置有瓶嘴;所述瓶底包括移动式瓶底和固定式瓶底,所述移动式瓶底由所述瓶身的底端嵌入至所述瓶身内部并能实现其在所述瓶身内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式瓶底上还设计有一个上凸部;所述固定式瓶底固定于所述瓶身的底端,所述固定式瓶底上设计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所述上凸部以及所述瓶嘴沿同一中心线布置。经上述设计后,装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产品便不会再出现粘附于瓶壁,造成浪费的情况;用户也无需再将筷子等辅助用品直接伸入产品内,出现不卫生的问题;同时该结构相较于直接将筷子伸入产品内,更加易操作。

A packing bottle with push-up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
本技术涉及包装瓶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包装瓶所用材料大多为:软塑料、玻璃、硬塑料等,用这些材质的包装瓶盛装一些粘稠状的膏状物或半流体产品会使产品大量粘附在包装瓶的瓶壁和瓶底上,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又很难将瓶壁和瓶底上的产品取出,因此,使用到最后瓶壁及瓶底仍会存有大量剩余,难以用尽,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而即便用户尽量尝试将产品最大化使用,也会存在操作麻烦、不卫生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克服现有包装瓶领域的这一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该包装瓶能够在保证卫生、易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最大化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包括瓶盖、瓶身和瓶底,所述瓶盖套设于所述瓶身上端外边缘处,所述瓶身的顶端设置有瓶嘴;所述瓶底包括移动式瓶底和固定式瓶底,所述移动式瓶底由所述瓶身的底端嵌入至所述瓶身内部并能实现其在所述瓶身内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式瓶底上还设计有一个上凸部;所述固定式瓶底固定于所述瓶身的底端,所述固定式瓶底上设计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所述上凸部以及所述瓶嘴沿同一中心线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两层瓶底——移动式瓶底和固定式瓶底,移动式瓶底可实现被上推,固定式瓶底固定在了瓶身的底端,不仅对移动式瓶底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筷子等辅助工具穿过固定式瓶底上的通孔将移动式瓶底向上推,将瓶内的产品由瓶身顶部的瓶嘴处挤出。包装瓶经这样设计后,其中的产品便不会再出现大量粘附于瓶壁,造成浪费的情况;用户也无需再将筷子等辅助工具直接伸入产品内,出现不卫生的问题;同时该结构相较于直接将筷子等辅助工具伸入产品内,也更加易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做出如下改进:优选的,所述瓶盖为圆锥形瓶盖,该瓶盖除能够实现其固有的保护瓶嘴不受污染的作用效果外,厂家还可以在上面可以设计或贴设图片,提高包装瓶的整体美感,当用于包装儿童食品时,还能激发孩子食用的兴趣。优选的,所述瓶盖靠近瓶盖口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凸起,所述瓶身上端外边缘处设置有一圈能够与所述瓶盖上的小凸起相互卡合的外凸部。该连接结构相较于螺纹结构,更加节省成本,同时也能够确保瓶盖与瓶身连接时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瓶盖上的小凸起与瓶盖口边缘的距离为0.4-0.6cm,使瓶盖能够牢固套设在瓶身上。优选的,所述瓶盖上的小凸起呈椭圆形,椭圆形因无任何棱角,同时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更加便于卡合。优选的,所述小凸起的长度范围为0.2-0.4cm,宽度范围为0.08-0.12cm,高度范围为0.08-0.12cm;所述外凸部高出所述瓶身的范围为0.08-0.12cm,宽度范围为0.08-0.12cm;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小凸起的尺寸一致,以确保瓶盖与瓶身连接处实现完全吻合。优选的,所述移动式瓶底上的上凸部能够完全伸入所述瓶嘴内,以确保瓶内产品的最大化利用。优选的,所述移动式瓶底上的上凸部直径为0.8-1.2cm,高度为0.6-0.8cm。优选的,所述固定式瓶底上的通孔直径为1.2-1.6cm。优选的,在包装瓶处于未开封状态时,所述瓶嘴以及所述固定式瓶底上的通孔处均处于被密封状态,以确保产品在开封前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通过对瓶身、瓶盖,尤其是瓶底结构进行改进,更加便于人们取出包装瓶内的产品,使产品不致被浪费;同时在取出的过程中,不会使辅助工具污染到产品,保证了产品的卫生质量,相较于现有的包装瓶,更具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瓶的平面。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瓶瓶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瓶盖,11-小凸起;2-瓶身,21-外凸部;3-移动式瓶底,31-上凸部;4-固定式瓶底,41-通孔;5-瓶嘴;6-铝箔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该包装瓶包括瓶盖1、瓶身2和瓶底,其中,瓶盖1呈圆锥形并套设于瓶身2的上端外边缘处,为了保证瓶盖1牢固套装到瓶身2上,本实施例在瓶盖1靠近瓶盖口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了8个椭圆形小凸起11,这些小凸起11与瓶盖口边缘的距离优选为0.4-0.6cm,并且,这些小凸起11的长度范围优选为0.2-0.4cm,宽度范围优选为0.08-0.12cm,高度范围优选为0.08-0.12cm。同时,在瓶身2上端外边缘处设置有一圈能够与瓶盖1上的小凸起11相互卡合的外凸部21,外凸部21高出瓶身2的范围优选为0.08-0.12cm,宽度范围优选为0.08-0.12cm,外凸部21应与小凸起11的尺寸保持一致,以实现瓶身2与瓶盖1之间连接的完全吻合。在瓶身2的顶端设置有瓶嘴5,瓶嘴5可大可小,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在包装瓶处于未开封状态时,瓶嘴5处可用铝箔纸6封上,实现密封。瓶底包括移动式瓶底3和固定式瓶底4,移动式瓶底3由瓶身2的底端嵌入至瓶身2内部并能实现其在瓶身2内的上下移动,进一步的,在保证移动式瓶底3在瓶身2内能够上下移动的前提下,也须保证移动式瓶底3与瓶身2之间最大程度的密封,以确保瓶内产品不受污染。在移动式瓶底3上还设计有一个上凸部31,当移动式瓶底3移动至瓶身2的最上端时,上凸部31能够完全伸入瓶嘴5内。进一步的,上凸部31的直径优选为0.8-1.2cm,高度优选为0.6-0.8cm。固定式瓶底4固定于瓶身2的底端,用于保护移动式瓶底3,在固定式瓶底4上还设计有一个通孔41,通孔41直径优选为1.2-1.6cm,通孔41、上凸部31以及瓶嘴5沿同一中心线布置,方便筷子等辅助工具推动移动式瓶底3,将包装瓶内的产品由顶端的瓶嘴5处挤出。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在包装瓶处于未开封状态时,固定式瓶底4上的通孔41处也需保证处于被密封状态。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为:首先,将瓶嘴5处的铝箔纸6打开,同时打开固定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包括瓶盖、瓶身和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套设于所述瓶身上端外边缘处,所述瓶身的顶端设置有瓶嘴;所述瓶底包括移动式瓶底和固定式瓶底,所述移动式瓶底由所述瓶身的底端嵌入至所述瓶身内部并能实现其在所述瓶身内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式瓶底上还设计有一个上凸部;所述固定式瓶底固定于所述瓶身的底端,所述固定式瓶底上设计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所述上凸部以及所述瓶嘴沿同一中心线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包括瓶盖、瓶身和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套设于所述瓶身上端外边缘处,所述瓶身的顶端设置有瓶嘴;所述瓶底包括移动式瓶底和固定式瓶底,所述移动式瓶底由所述瓶身的底端嵌入至所述瓶身内部并能实现其在所述瓶身内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式瓶底上还设计有一个上凸部;所述固定式瓶底固定于所述瓶身的底端,所述固定式瓶底上设计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所述上凸部以及所述瓶嘴沿同一中心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为圆锥形瓶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靠近瓶盖口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凸起,所述瓶身上端外边缘处设置有一圈能够与所述瓶盖上的小凸起相互卡合的外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的小凸起与瓶盖口边缘的距离为0.4-0.6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底可上推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嘉昊
申请(专利权)人:屈嘉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