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72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和下模座,上模板的下方镶嵌有上模仁,下模板的上方有下模仁,下模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行位板,行位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模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模芯,下模芯的上端穿过下模板和下模仁后插入上模仁内;还包括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包括模芯板、行位弹簧、联动杆和行位块,下模芯相对模芯板相对固定,联动杆从下向上插入下模芯,行位弹簧位于行位板与模芯板之间,联动杆的上部开设有行位槽,所述行位槽从中间向两侧、由上往下倾斜设置,行位块的一端与行位槽滑动连接,行位块的另一端穿出下模芯。达到了成型较为复杂的内表面形状的效果。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 for automobile hydraulic oi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塑料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常用的成型方式就是注塑成型。注塑的模具成型的部位为上模仁和下模仁,上模仁固定在上模板上,下模仁固定在下模板上,利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空隙来成型注塑件。一般的注塑模具均是外表面结构复杂,内表面一般都是光滑的且内表面的下部宽松而上部较窄,这样使用模具的过程中才便于注塑件从下模仁上脱落。对于内表面较为复杂的模具,则很难成型,或者成型后难以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达到了成型较为复杂的内表面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和下模座,上模板的下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上模仁,下模板的上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下模仁,下模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行位板,行位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下模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模芯,下模芯的上端穿过下模板和下模仁后插入上模仁内;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包括模芯板、行位弹簧、联动杆和行位块,下模芯相对模芯板相对固定,联动杆从下向上插入下模芯并且与行位板相对固定,行位弹簧位于行位板与模芯板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联动杆的上部开设有行位槽,所述行位槽从中间向两侧、由上往下倾斜设置,行位块水平设置,行位块的一端与行位槽滑动连接,行位块的另一端穿出下模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座逐渐向下移动,下模座带动行位板4向下移动,行位板带动联动杆向下移动,行位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行位弹簧逐渐张开并且利用弹力使行位板与模芯板相互远离,这样联动杆相对下模芯向下移动,此时行位块相对联动杆沿行位槽向上滑动,带动行位块相对下模芯水平向内收缩,行位块收缩之后注塑件的内表面与行位块就不存在抵接的情况,注塑件能够顺利从下模仁内脱出,达到了利用行位块能够成型较为复杂的内表面形状的效果,同时也不会阻碍注塑件的脱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下抽芯,所述下抽芯从下往上穿过下模芯和下模仁,下抽芯相对模芯板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抽芯能够成型注塑件较为复杂的内表面的上部,同时磨损后也便于单独快速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模芯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模芯固定板,下模芯的下端与模芯固定板抵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模芯固定板抵接下模芯来保证下模芯与模芯板相对固定,这样下模芯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模芯固定板与行位板之间设置有联动杆固定板,联动杆固定板与行位板固定连接,联动杆的下端位于联动杆固定板内并且联动杆的下端与行位板抵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联动杆固定板和行位板的抵接来固定联动杆,便于联动杆的拆卸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联动杆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模芯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杆插接配合的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杆的方向与开模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导向套的配合,能够提升联动杆固定板和下模芯固定板之间运动的稳定性,提升联动杆相对下模芯的运动稳定性,降低联动杆和下模芯的磨损和故障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行位板的下方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插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下端为限位头,限位头的直径大于限位杆的杆部,限位头位于限位槽内且限位槽的深度大于限位头的高度,限位杆的杆部从下往上依次穿过行位板和联动杆固定板之后与模芯固定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位板和联动杆固定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在行位弹簧的作用下,首先模芯固定板和模芯板相对联动杆固定板和行位板分离,即行位板相对限位杆移动,之后限位头与限位槽的槽底抵接,再之后行位板就能够带动模芯板和模芯固定板向下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模仁的两侧分别水平插设有哈夫块,哈夫块与上模仁的内表面拼接形成注塑件的外表面,哈夫块能够相对下模板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哈夫块与上模仁拼接后能够形成较为复杂的外表面,并且哈夫块和上模仁在脱模的过程中互相分离,这样注塑件不会被哈夫块和上模仁所影响,脱模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哈夫块与下模板滑动连接,上模板内固定插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从内向外、从上往下倾斜设置,斜撑杆与哈夫块插接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板和下模板沿开模方向互相分离后,斜撑杆远离下模板,在这个过程中斜撑杆能够带动哈夫块相对下模板滑动,从而使得哈夫块与上模仁分离,便于开模脱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下模板的侧边开设有让位槽,斜撑杆的下端位于让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斜撑杆的长度,避免斜撑杆与下模板干涉,提升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开模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下模板上方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L型的挡块,挡块与滑槽形成T型滑槽,哈夫块与挡块和滑槽所形成得到T型滑槽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块与滑槽形成T型滑槽,能够提升哈夫块相对下模板滑动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行位板、模芯板、行位弹簧、联动杆和行位块,并且在行位块的上端开设行位槽,在行位槽内滑动连接与下模芯插接的行位块,当联动杆相对下模芯向下移动后,能够带动行位块相对下模芯向内收缩,从而在成型较为复杂的内表面之后便于脱模;2、通过设置哈夫块与上模仁拼接形成上模,能够成型较为复杂的注塑件外表面,并且侧抽哈夫块之后也能够便于注塑件脱模。附图说明图1是突出显示行位机构的剖面三维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局部B处放大图;图4是突出显示哈夫块与斜撑杆结构的剖面三维示意图;图5是突出显示第一导向杆结构的剖面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局部C处放大图。图中,1、上模固定板;11、导柱;2、上模板;21、上模仁;22、哈夫块;23、斜撑杆;24、导套;3、下模板;31、下模仁;32、下模芯;33、下抽芯;34、让位槽;35、滑槽;36、挡块;4、行位板;41、限位槽;42、限位杆;421、限位头;5、下模座;6、行位机构;61、模芯板;62、行位弹簧;63、联动杆;631、行位槽;64、行位块;65、模芯固定板;66、联动杆固定板;7、顶板固定板;8、顶板;81、第二导向杆;82、顶杆;83、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固定板1、上模板2、下模板3、行位板4和下模座5,行位板4与下模座5固定连接,其中上模固定板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导柱11,上模板2上固定设置有与导柱相插接配合的导套24,上模板2的下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上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下模仁31,下模板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模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固定板(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5),上模板(2)的下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上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下模仁(31),其特征在于,下模板(3)与下模座(5)之间设置有行位板(4),行位板(4)与下模座(5)固定连接,下模板(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模芯(32),下模芯(32)的上端穿过下模板(3)和下模仁(31)后插入上模仁(21)内;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行位机构(6),行位机构(6)包括模芯板(61)、行位弹簧(62)、联动杆(63)和行位块(64),下模芯(32)相对模芯板(61)相对固定,联动杆(63)从下向上插入下模芯(32)并且与行位板(4)相对固定,行位弹簧(62)位于行位板(4)与模芯板(61)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联动杆(63)的上部开设有行位槽(631),所述行位槽(631)从中间向两侧、由上往下倾斜设置,行位块(64)水平设置,行位块(64)的一端与行位槽(631)滑动连接,行位块(64)的另一端穿出下模芯(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固定板(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5),上模板(2)的下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上方镶嵌并固定设置有下模仁(31),其特征在于,下模板(3)与下模座(5)之间设置有行位板(4),行位板(4)与下模座(5)固定连接,下模板(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模芯(32),下模芯(32)的上端穿过下模板(3)和下模仁(31)后插入上模仁(21)内;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行位机构(6),行位机构(6)包括模芯板(61)、行位弹簧(62)、联动杆(63)和行位块(64),下模芯(32)相对模芯板(61)相对固定,联动杆(63)从下向上插入下模芯(32)并且与行位板(4)相对固定,行位弹簧(62)位于行位板(4)与模芯板(61)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联动杆(63)的上部开设有行位槽(631),所述行位槽(631)从中间向两侧、由上往下倾斜设置,行位块(64)水平设置,行位块(64)的一端与行位槽(631)滑动连接,行位块(64)的另一端穿出下模芯(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下抽芯(33),所述下抽芯(33)从下往上穿过下模芯(32)和下模仁(31),下抽芯(33)相对模芯板(6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板(6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模芯固定板(65),下模芯(32)的下端与模芯固定板(65)抵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液压油泵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固定板(65)与行位板(4)之间设置有联动杆固定板(66),联动杆固定板(66)与行位板(4)固定连接,联动杆(63)的下端位于联动杆固定板(66)内并且联动杆(63)的下端与行位板(4)抵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龙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原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