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48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其结构包括活动脚轮、传送装置、货物、控制屏、单片机、伸缩底架和检测分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在进行分类时没有进行货物轻重的区分,导致轻的货物放在底部会导致货架的重心不稳,移动过程中容易倾倒,重量严重不平衡还会导致车的重心不稳,影响运输安全的问题,设计了检测分类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货物的压力通过单片机转化为重量值,当重量值低于所设定的重量值后自动控制微型电动推杆与红外线传感器进行货物的推送,并且通过导流板转化为下一级进行分类或者存放,使用时简单便捷,实现了自动检测货物重量进行分类的功能。

A device for classifying good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动,它是由供应地流向接受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工序中,货物的分类放置、运输、装车等工作十分繁忙,劳动强度很大,在放置和装箱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是随意安排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在进行分类时没有进行货物轻重的区分,导致轻的货物放在底部会导致货架的重心不稳,移动过程中容易倾倒,重量严重不平衡还会导致车的重心不稳,影响运输安全,而且现有技术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在进行分类时不同的传送线路货物对接不方便,导致需要多条线路进行同时加工,导致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在进行分类时没有进行货物轻重的区分,而且不同的传送线路货物对接不方便的问题,从而达到自动检测货物重量进行分类和调节使用高度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包括活动脚轮、传送装置、货物、控制屏、单片机、伸缩底架和检测分类装置,所述活动脚轮顶端与伸缩底架进行焊接,所述伸缩底架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检测分类装置左侧前端通过螺母与传送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送装置顶端后侧与货物相互贴合,所述检测分类装置左侧中顶部通过螺母与控制屏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屏内部前端与单片机进行锡接,所述伸缩底架包括第一支撑推杆、第一连接件、支撑杆、第二支撑推杆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推杆外表面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推杆右侧前端与支撑杆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杆前端左侧与第二支撑推杆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推杆外表面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件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检测分类装置包括外壳体、导流板、传送带、压力传感器、L型支撑板、支撑柱、微型电动推杆、推板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外壳体右侧中前方与导流板进行焊接,所述外壳体中部通过转轴与传送带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体内侧中顶部通过螺母与压力传感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左侧中前端通过螺母与L型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顶端中部与支撑柱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柱右端中部与微型电动推杆进行焊接,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右端中部与推板进行焊接,所述推板内侧前部与红外线传感器进行插接,所述外壳体底端通过螺母与伸缩底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左端前方通过螺母与传送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送带顶端后侧与货物相互贴合,所述L型支撑板顶端中后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微型电动推杆、红外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传送装置、单片机、第一支撑推杆和第二支撑推杆均与控制屏电连接,所述控制屏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推杆和第一连接件,第二支撑推杆和第二连接件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焊接在支撑杆前后两侧的左端和右端。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脚轮共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焊接在伸缩底架底端的四个对角。进一步的,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完全收合时推板的右端面与外壳体左端呈水平状。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右端粘接有一块硅胶膜,并且硅胶膜的厚度为2mm。进一步的,所述微型电动推杆为三节电动推杆,并且其伸缩长度为0~50cm。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安装方向与外壳体连接处呈向右下方35度倾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推杆、第二支撑推杆和微型电动推杆的型号为TGA,为奥奔品牌。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2C5A16S2-35I-PDIP40,为TELESKY品牌。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TJP-1型号,为天光电气品牌。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型号为SHDK-VB-20V,为中西品牌。(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在进行分类时没有进行货物轻重的区分,导致轻的货物放在底部会导致货架的重心不稳,移动过程中容易倾倒,重量严重不平衡还会导致车的重心不稳,影响运输安全的问题,设计了检测分类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货物的压力通过单片机转化为重量值,当重量值低于所设定的重量值后自动控制微型电动推杆与红外线传感器进行货物的推送,并且通过导流板转化为下一级进行分类或者存放,使用时简单便捷,实现了自动检测货物重量进行分类的功能。2)、为解决现有技术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在进行分类时不同的传送线路货物对接不方便,导致需要多条线路进行同时加工,导致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伸缩底架,使用时根据货物来源的不同线路的位置可以进行支撑推杆高度的调节,实现线路之间的对接,以确保检测效率的同时节约器械的成本,实现了调节使用高度的功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分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底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区放大图;图中:活动脚轮-1、伸缩底架-2、检测分类装置-3、传送装置-4、货物-5、控制屏-6、单片机-7、第一支撑推杆-201、第一连接件-202、支撑杆-203、第二支撑推杆-204、第二连接件-205、外壳体-301、导流板-302、传送带-303、压力传感器-304、L型支撑板-305、支撑柱-306、微型电动推杆-307、推板-308、红外线传感器-30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伸缩底架-2、检测分类装置-3、第一支撑推杆-201、第一连接件-202、支撑杆-203、第二支撑推杆-204、第二连接件-205、外壳体-301、导流板-302、传送带-303、压力传感器-304、L型支撑板-305、支撑柱-306、微型电动推杆-307、推板-308、红外线传感器-309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活动脚轮-1、传送装置-4、货物-5、控制屏-6、单片机-7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包括活动脚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包括活动脚轮(1)、传送装置(4)、货物(5)、控制屏(6)和单片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底架(2)和检测分类装置(3),所述活动脚轮(1)顶端与伸缩底架(2)进行焊接,所述伸缩底架(2)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检测分类装置(3)左侧前端通过螺母与传送装置(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送装置(4)顶端后侧与货物(5)相互贴合,所述检测分类装置(3)左侧中顶部通过螺母与控制屏(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屏(6)内部前端与单片机(7)进行锡接,所述伸缩底架(2)包括第一支撑推杆(201)、第一连接件(202)、支撑杆(203)、第二支撑推杆(204)和第二连接件(205),所述第一支撑推杆(201)外表面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件(20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推杆(201)右侧前端与支撑杆(203)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杆(203)前端左侧与第二支撑推杆(204)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推杆(204)外表面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件(20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2)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05)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检测分类装置(3)包括外壳体(301)、导流板(302)、传送带(303)、压力传感器(304)、L型支撑板(305)、支撑柱(306)、微型电动推杆(307)、推板(308)和红外线传感器(309),所述外壳体(301)右侧中前方与导流板(302)进行焊接,所述外壳体(301)中部通过转轴与传送带(30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体(301)内侧中顶部通过螺母与压力传感器(30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301)左侧中前端通过螺母与L型支撑板(30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305)顶端中部与支撑柱(306)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柱(306)右端中部与微型电动推杆(307)进行焊接,所述微型电动推杆(307)右端中部与推板(308)进行焊接,所述推板(308)内侧前部与红外线传感器(309)进行插接,所述外壳体(301)底端通过螺母与伸缩底架(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301)左端前方通过螺母与传送装置(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送带(303)顶端后侧与货物(5)相互贴合,所述L型支撑板(305)顶端中后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微型电动推杆(307)、红外线传感器(309)和压力传感器(304)均与单片机(7)电连接,所述传送装置(4)、单片机(7)、第一支撑推杆(201)和第二支撑推杆(204)均与控制屏(6)电连接,所述控制屏(6)与外接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包括活动脚轮(1)、传送装置(4)、货物(5)、控制屏(6)和单片机(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底架(2)和检测分类装置(3),所述活动脚轮(1)顶端与伸缩底架(2)进行焊接,所述伸缩底架(2)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检测分类装置(3)左侧前端通过螺母与传送装置(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送装置(4)顶端后侧与货物(5)相互贴合,所述检测分类装置(3)左侧中顶部通过螺母与控制屏(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屏(6)内部前端与单片机(7)进行锡接,所述伸缩底架(2)包括第一支撑推杆(201)、第一连接件(202)、支撑杆(203)、第二支撑推杆(204)和第二连接件(205),所述第一支撑推杆(201)外表面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件(20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推杆(201)右侧前端与支撑杆(203)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杆(203)前端左侧与第二支撑推杆(204)进行焊接,所述第二支撑推杆(204)外表面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件(20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2)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05)顶端通过螺母与检测分类装置(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检测分类装置(3)包括外壳体(301)、导流板(302)、传送带(303)、压力传感器(304)、L型支撑板(305)、支撑柱(306)、微型电动推杆(307)、推板(308)和红外线传感器(309),所述外壳体(301)右侧中前方与导流板(302)进行焊接,所述外壳体(301)中部通过转轴与传送带(30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体(301)内侧中顶部通过螺母与压力传感器(30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壳体(301)左侧中前端通过螺母与L型支撑板(30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305)顶端中部与支撑柱(306)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柱(306)右端中部与微型电动推杆(307)进行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娟华
申请(专利权)人:闽清县利安消防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