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一瓶体及一雾化单元及一导液管,该瓶体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空间,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容置空间容设一液体,该雾化单元对应装设于所述开口处,该雾化单元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并且该第一、二侧共同界定一腔室,该第一侧开设一进气口及一喷口,该进气口与该腔室相连通,该喷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第二侧开设一连接口及一通孔及一导孔,该通孔及该导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并该导孔对应与该喷口相对接,该导液管对应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组设。
Atomiz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尤指一种可避免现有雾化单元堵塞问题并且更换更加便利的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装置已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中,例如降温、加湿、消毒、镇尘及医药等方面的应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雾化装置,其利用如:锆钛酸铅材料等压电材料而制成的压电环片,当输入电压后,可使本体及附属的金属背板产生伸缩的形变现象,其利用以波动形态传递的振动能量,使位于压电材料一侧的一喷孔片,靠近喷孔处的液体被雾化成细小分子后喷出。该雾化装置主要由一雾化模组及一储液腔体所构成的,该雾化模组则是由一结构片、一喷孔片及一压电环片依序叠置而成,其中该喷孔片呈一圆盘形,其上设有复数个喷孔,并将该喷孔片夹设于该压电环及该结构片之间。然而,传统的雾化模组于振动能量传递时,其传递方向由该喷孔片的外周缘朝向中心作传递,故振动能量所产生的应力会过度集中于中心处而造成该喷孔片破裂,缩短使用寿命,并且该压电环片使用久了导致很容易会有水垢沉积在其上。此外,由于喷雾区域过度集中于中心区域,造成雾化的液体分子密度过度集中,易使液滴碰撞在一起而结合成大粒径的液滴,导致雾化效率下降。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存在的雾化单元易于堵塞以及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一瓶体,其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空间,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容置空间容设一液体;一雾化单元,其对应装设于所述开口处,该雾化单元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并该第一、二侧共同界定一腔室,该第一侧开设一进气口及一喷口,该进气口与该腔室相连通,该喷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第二侧开设一连接口及一通孔及一导孔,该通孔及该导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并该导孔对应与该喷口相对接;及一导液管,其对应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组设。进一步,所述雾化单元为一体成形或非一体成形。进一步,所述雾化单元更包含一第一雾化件及一第二雾化件,该第一雾化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处,该第二雾化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处,并该第一、二雾化件相对应组设以形成所述腔室。进一步,于所述第一、二雾化件的外周侧更环设有一密封件。进一步,所述雾化单元与该瓶体的开口处更对应设有一垫片。进一步,所述导液管内部更形成一通道,该通道与所述腔室相连通,所述液体通过该通道流至所述腔室内。进一步,所述导液管更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对应沉浸于所述液体内,该第二端对应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组设。进一步,所述雾化单元更对应接设一连通管,该连通管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对接,该连通管另一端更接设一管体连接一泵浦,该泵浦用以提供一气体并由该管体传送至所述所述腔室内。进一步,所述雾化单元更对应接设一喷雾管,该喷雾管对应装设于所述喷口处并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进一步,更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形成一容设空间对应容设该雾化装置及至少一供电模组,该供电模组用以提供一电力令所述泵浦得以运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避现有雾化单元堵塞问题;2.更换更加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实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流体流向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瓶体更换时示意图。图中,1-雾化装置、10-瓶体、100-开口、101-容置空间、11-雾化单元、110-第一雾化件、111-第二雾化件、112-第一侧、113-进气口、114-喷口、115-第二侧、116-连接口、117-通孔、118-导孔、119-腔室、2-气体、3-导液管、30-第一端、31-第二端、310-通道、40-连通管、41-喷雾管、50-管体、51-泵浦、60-液体、61-雾化的液体、7-壳体、70-容设空间、8-供电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请参阅图1、图2及3图,分别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及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雾化装置1,包括一瓶体10及一雾化单元11及一导液管3,该瓶体10开设有一开口100并具有一容置空间101,该开口100与该容置空间101彼此相互连通,于该瓶体10的容置空间101内容设有一液体60。所述雾化单元11对应装设于所述瓶体10的开口100位置处,该雾化单元11于本实施例中以一体成型的结构态样做说明,因此,该雾化单元1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侧112及一第二侧115,并该第一侧112及第二侧115共同界定形成一腔室119,于该第一侧112开设有一进气口113及一喷口114,该进气口113与该腔室119相连通,该喷口114与所述容置空间101相连通,于该第二侧115开设一连接口116及一通孔117及一导孔118,该通孔117及该导孔118与所述容置空间101相连通,并该导孔118对应与该喷口114相对接。所述导液管3具有一第一端30及一第二端31,该第一端30对应插设于该瓶体10的容置空间101内以令该第一端30沉浸于所述液体60内,而该第二端31对应与所述雾化单元11的连接口116相连接组设,另外,该导液管3的内部还形成有一通道310与所述腔室119相连通,令所述液体60可通过该通道310流至所述腔室119内。请参阅图4并一并参阅图1至3图,图4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雾化装置1部份元件及元件间的相对应的关系与前述雾化装置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唯本雾化装置与前述最主要的差异为,所述雾化单元11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制作成为非一体成形的结构态样,也就是说,该雾化单元11由一第一雾化件110及一第二雾化件111相紧密结合所组成,该第一雾化件110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112处,该第二雾化件111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115处,并该第一雾化件110及该第二雾化件111相对应组设以形成前述的腔室119,另外,于所述第一雾化件110及该第二雾化件111的外周侧可再相对应环设一密封件(图中未示),以令该第一雾化件110及该第二雾化件111可更加牢固紧密地组合而得以令所述腔室119达到完全密封状态,此外,于该雾化单元11与该瓶体10的开口100处可再进一步对应设置一垫片(图中未示),该垫片为具有一密封功效用以防止所述瓶体10内的液体60流出。再请参阅图5及图6并一并参阅图3,图5及图6分别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实施示意图及流体流向示意图,所述雾化单元11更对应接设有一连通管40及一喷雾管41,该连通管40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113相对接,该连通管40的另一端更接设一管体50并连接一泵浦51,该泵浦51用以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体,其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空间,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容置空间容设一液体;/n一雾化单元,其对应装设于所述开口处,该雾化单元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并该第一、二侧共同界定一腔室,该第一侧开设一进气口及一喷口,该进气口与该腔室相连通,该喷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第二侧开设一连接口及一通孔及一导孔,该通孔及该导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并该导孔对应与该喷口相对接;/n及一导液管,其对应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组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体,其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空间,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容置空间容设一液体;
一雾化单元,其对应装设于所述开口处,该雾化单元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并该第一、二侧共同界定一腔室,该第一侧开设一进气口及一喷口,该进气口与该腔室相连通,该喷口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该第二侧开设一连接口及一通孔及一导孔,该通孔及该导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并该导孔对应与该喷口相对接;
及一导液管,其对应与所述连接口相连接组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为一体成形或非一体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更包含一第一雾化件及一第二雾化件,该第一雾化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处,该第二雾化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处,并该第一、二雾化件相对应组设以形成所述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二雾化件的外周侧更环设有一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