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鑫钟专利>正文

管道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42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密封件,该密封件由大小筒状的本体Ⅰ和本体Ⅱ组成,本体Ⅰ内壁是圆锥角为α的圆锥密封面,由圆锥密封面延伸的与本体Ⅱ内壁形成环沟的环形密封唇,本体Ⅰ下沿与本体Ⅱ之间设有环槽,本体Ⅱ下端部为端面密封环。本密封件能自动双向密封,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能防止管件端部受化工原料的侵蚀而腐蚀,能承受50kg以上压力,在输送气、油、水、化工等流体管路中确保不漏不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刚性管道的密封构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管道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由大小筒状的本体I和本体II组成,本体I内壁是圆锥角为α的圆锥密封面,由圆锥密封面延伸的与本体II内壁形成环沟的环形密封唇,本体I下沿与本体II之间设有环槽,本体II下端部为端面密封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密封件由于具有圆锥密封面和具有环沟和环槽的环形密封唇以及端面密封环,使其在与刚性管件的结合中不仅富有弹性,能达到双向自动密封,同时能保护管件端面,其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能承受50kg以上压力,在输送气、油、水、化工等流体管路中确保不漏不滴。图2为本技术在管道连接件中的应用状态图。管道密封件1(参见附图说明图1-2)由大小筒状的本体I2和本体II7组成。本体I内壁是圆锥角α为22°~25°的圆锥密封面3,并以α=23.5°为最佳方案,由圆锥密封面延伸的与本体II内壁形成环沟5的环形密封唇4,本体I下沿与本体II之间设有环槽6,本体II下部为端面密封环8。本密封件1在使用状态时,如用于主体13(双层岐胶合管或铝塑管)与螺套9之间的密封,密封件的圆锥密封面便于与主体的装配,由于环沟和环槽的存在,使环形密封唇具有较好的弹性并紧紧抱合在主体上,通过螺母12与螺套9的紧固,被螺母推动而轴向位移的垫圈10和卡簧11,使密封件弹性变形起到更好的内外双向自动密封作用。本密封件1的端面密封环8又紧紧抱合在主体13的端面上,使由双层胶合管或铝塑管制成的主体的金属端面得到保护,不会被化工原料流体的氧化、腐蚀。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1)由大小筒状的本体I(2)和本体II(7)组成,本体I内壁是圆锥角为α的圆锥密封面(3),由圆锥密封面延伸的与本体II内壁形成环沟(5)的环形密封唇(4),本体I下沿与本体II之间设有环槽(6),本体II下端部为端面密封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密封面(3)之圆锥角α为22°~2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密封件,该密封件由大小筒状的本体I和本体II组成,本体I内壁是圆锥角为α的圆锥密封面,由圆锥密封面延伸的与本体II内壁形成环沟的环形密封唇,本体I下沿与本体II之间设有环槽,本体II下端部为端面密封环。本密封件能自动双向密封,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能防止管件端部受化工原料的侵蚀而腐蚀,能承受50kg以上压力,在输送气、油、水、化工等流体管路中确保不漏不滴。文档编号F16L47/08GK2531225SQ0221581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潘鑫钟 申请人:潘鑫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1)由大小筒状的本体Ⅰ(2)和本体Ⅱ(7)组成,本体Ⅰ内壁是圆锥角为α的圆锥密封面(3),由圆锥密封面延伸的与本体Ⅱ内壁形成环沟(5)的环形密封唇(4),本体Ⅰ下沿与本体Ⅱ之间设有环槽(6),本体Ⅱ下端部为端面密封环(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鑫钟
申请(专利权)人:潘鑫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