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542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属于实验装置领域,用于液液混合下的搅拌,其包括与搅拌轴连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包括多段圆弧形的内板体构成的内圈体、多段圆弧形的外板体构成的外圈体,多段的内板体之间、多段的外板体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部连接;在固定环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环连接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包括水平设置环形底板,环形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同心的环形侧板;所述外板体上开有外孔,内板体上开有内孔,在环形底板和环形侧板上开有扰流孔。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在缩短搅拌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液液混合的混合效果,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Agit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装置
本申请属于实验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液混合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学实验或者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质进行混合,以使其达到实验要求的混合状态,最常遇到的是液液混合,为了达到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需要在混合时使得上述两者达到最佳的混合状态,以及在达到最佳混合效果的同时缩短搅拌所需要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装置,其能够在缩短搅拌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液液混合的混合效果,提高提高实验的准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与搅拌轴连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包括多段圆弧形的内板体构成的内圈体、多段圆弧形的外板体构成的外圈体,多段的内板体之间、多段的外板体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部连接;在固定环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环连接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包括水平设置环形底板,环形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同心的环形侧板;所述外板体上开有外孔,内板体上开有内孔,在环形底板和环形侧板上开有扰流孔。进一步地讲,本申请所述的固定环与搅拌轴之间通过连接座连接,搅拌轴的底端通过螺纹与连接座上的螺纹孔配合,连接座与固定环上的固定环连接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讲,本申请所述的连接座与搅拌轴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紧固螺母。进一步地讲,本申请所述的内孔的孔径为外孔孔径的1.5~2倍。进一步地讲,本申请所述的固定环位于搅拌轴延伸方向上的两个固定环连接部之间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或圆环形的辅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对搅拌结构进行改进,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增加扰流效果,缩短液液混合的时间,提高液液混合的混合效果,进而保证上述两者的实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在相同混合物的情况下本申请与采用传统玻璃搅拌棒的搅拌效果对比图。图中:1、搅拌轴;2、紧固螺母;3、连接座;4、固定环;5、活动环;6、辅助杆;41、固定环连接部;42、搅拌部;43、外孔;44、内孔;45、内板体;46、外板体;51、活动环本体;52、扰流孔;53、环形底板;54、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段落中提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并不限于“上、下、左、右、内、外”等,其本意在于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结合附图充分理解所述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被理解为是对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搅拌装置,包括安装于搅拌轴1末端的固定环4,在固定环4位于搅拌轴1及其延长线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环连接部41,在与搅拌轴1及其延长线垂直的方向上同样设置有对称的固定环连接部41,相邻的固定环连接部41之间设置有圆弧形的板体结构,分别为内板体45、外板体46,内板体45和外板体46之间留有搅拌部42,在内板体45上开有称之为内孔44的通孔,在外板体46上开有称之为外孔43的通孔;在位于垂直于搅拌轴1及其延长线方向上的两个固定环连接部41之间通过转轴47连接的活动环5。所述的活动环5包括同心设置的两个侧板54,两个侧板54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环形底板53。实施例2:一种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的内板体45上开有若干的内孔44,外板体46上开有若干的外孔43,内孔44与外孔43的内径之比为2:1;在与搅拌轴1连接的固定环连接部41上安装有与之固定的连接座3,连接座3上开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与搅拌轴1底部的螺纹连接,在搅拌轴1与连接座3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通过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母2。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继续对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进行如下的描述。本申请所述的搅拌轴1为直线型杆体结构,其搅拌轴1的底端外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结构与紧固螺母2、连接座3进行螺纹连接。本申请所述的连接座3位于固定环4上,具体来说,其位于固定环4中的固定环连接部41上,该固定环连接部41位于搅拌轴1及其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该位置处的固定环连接部41的上表面与连接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当其材质可焊接时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当其材质不能够焊接时,采用熔融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所述连接座3的顶部端面开有螺纹孔,用以与搅拌轴1底部的外螺纹连接,以实现上述两个部件的连接。为了保证搅拌轴1与固定环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在搅拌轴1和连接座3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紧固螺母2,紧固螺母2通过其自身的螺纹结构与搅拌轴1上的外螺纹连接,从而能够与连接座3上的螺纹孔配合完成更加紧密的固定。本申请所述的固定环4包括在圆周方向上分布的至少四个的固定环连接部41,相邻的固定环连接部41之间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内板体45、外板体46,其中内板体45和外板体4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固定环连接部41连接。且内板体45和外板体46在水平面方向上平行设置,并且与两端的固定环连接部41共同构成搅拌部42。搅拌部42为由固定环4外侧向固定环4内侧方向贯通的槽体结构。本申请所述的内板体45、外板体46上分别设置有均布的内孔44、外孔43,其中内孔44的内径与外孔44的内径之比为1.5~:1。且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推荐的旋转方向为内孔44位于旋转路径的前方,而外孔43位于旋转路径的后方。上述内径之比的设置,能够有效破坏液体流动过程中的稳态,尽可能的提高两种不同液体之间的混合效果,相同转速的搅拌情况下,采用上述内径配比能够降低5%~10%的搅拌时间,以达到相同的搅拌结果。在本申请所述的活动环5,其在位于搅拌轴1及其延长线的垂直方向上的两侧安装有与之连接的转轴47,转轴47穿过对应位置处的固定环连接部41后与固定环连接部41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使得活动环5可绕着转轴47与固定环连接部41的连接位置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转轴47与固定环连接部41上的通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其除了能够帮助转轴47正常的转动,而且还能够留有足够的间隙使得在使用完之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清洗作业。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所述的活动环5的纵向截面为H型结构,具体来说,其是由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环形底板53,位于环形底板53内侧和外侧的且同心设置的侧板54构成。无论是环形底板53还是侧板54,其上均分布有若干的扰流孔52,扰流孔52的内径要小于43的内径。为了保证整体结构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在本申请所述的搅拌轴1及其延长线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环连接部41上连接有辅助杆6,辅助杆6为圆弧形的杆体,其横截面为圆形或圆环形。当辅助杆6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其应当为实心结构;当辅助杆6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时,其应当为空心的管体结构。辅助杆6与固定环连接部41的连接位置应当是活动环5的中心轴线绕着转轴47转动所经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装置,包括与搅拌轴(1)连接的固定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包括多段圆弧形的内板体(45)构成的内圈体、多段圆弧形的外板体(46)构成的外圈体,多段的内板体(45)之间、多段的外板体(46)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部(41)连接;在固定环(4)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环连接部(41)之间通过转轴(47)连接有活动环(5);所述活动环(5)包括水平设置环形底板(53),环形底板(53)的两侧设置有同心的环形侧板(54);所述外板体(46)上开有外孔(43),内板体(45)上开有内孔(44),在环形底板(53)和环形侧板(54)上开有扰流孔(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装置,包括与搅拌轴(1)连接的固定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包括多段圆弧形的内板体(45)构成的内圈体、多段圆弧形的外板体(46)构成的外圈体,多段的内板体(45)之间、多段的外板体(46)之间通过固定环连接部(41)连接;在固定环(4)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环连接部(41)之间通过转轴(47)连接有活动环(5);所述活动环(5)包括水平设置环形底板(53),环形底板(53)的两侧设置有同心的环形侧板(54);所述外板体(46)上开有外孔(43),内板体(45)上开有内孔(44),在环形底板(53)和环形侧板(54)上开有扰流孔(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