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30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包括床板、床架,床板由前床板和铰接在前床板后端的后床板组成,前床板固定设置在床架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后床板绕铰接点转动的后床板驱动部件和驱动部件控制器,驱动部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动作。医师在给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侧卧在床板中部并保持屈膝位后,通过控制床板驱动部件使后床板的后端朝向下,这样患者的臀部靠近前床板的尾端,便于医师进行插镜操作。检查完成后,再通过控制床板驱动部件使后床板与所述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在患者肌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医护人员无须将患者向床头方向抬拉,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体验到舒适、温馨的护理。

Automatic endoscopy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内窥镜检查床
本技术属于医用检察床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
技术介绍
目前,为减轻内窥镜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无痛肠镜检查越来越多。由于全身麻醉状态的解除需要一定时间,在检查完毕后,患者仍需要一定时间肌力才能完全恢复,因患者躺在床的中后部,为防止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跌落,检查完毕后通常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将患者向床头方向抬拉。而由于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全身无力,抬拉时非常费力,这样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延长了检查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包括床板、床架,所述的床板由前床板和铰接在前床板后端的后床板组成,所述前床板固定设置在床架上,还包括后床板驱动部件和驱动部件控制器,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后床板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所述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或使其后端朝向下方,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动作。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为电动伸缩推杆,所述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床板、床架相铰接,或者所述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床板、前床板相铰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床板的左侧或右侧的置脚板,所述置脚板的后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前床板的后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用于沿前后方向检测所述置脚板的上方区域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给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后床板绕铰接点转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当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所述置脚板的上方区域无红外信号时,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后床板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所述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脚板内端与所述前床板或床架相铰接,所述置脚板与所述前床板或床架之间设置有可驱动置脚板绕绞铰接点转动以处于支撑位置或非支撑位置的置脚板驱动部件,当所述置脚板处于支撑位置时,所述置脚板与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置脚板处于非支撑位置时,所述置脚板的外端朝向下方,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与所述置脚板驱动部件连接以控制所述置脚板驱动部件动作。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脚板驱动部件为电动伸缩推杆,所述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置脚板、床架相铰接,或者所述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置脚板、前床板相铰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和/或置脚板驱动部件动作的手动控制开关。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包括床板、床架,床板由前床板和铰接在前床板后端的后床板组成,前床板固定设置在床架上,还包括后床板驱动部件和驱动部件控制器,后床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后床板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所述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或使其后端朝向下方,驱动部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动作。医师在给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前,后床板与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患者侧卧在床板中部并保持屈膝位后,通过控制床板驱动部件使后床板的后端朝向下,这样患者的臀部靠近前床板的尾端,便于医师站在前床板尾端进行插镜操作。检查完成后,再通过控制床板驱动部件使后床板与所述前床板处于同一平面,患者可将腿部伸直在后床板上稍作休息,这样在患者肌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医护人员无须将患者向床头方向抬拉,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体验到舒适、温馨的护理。此外,通过驱动部件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实现自动动作,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师检查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内窥镜检查床的后床板处于支撑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内窥镜检查床的后床板处于非支撑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拆除置脚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包括床板1、床架2,床板1由前床板11和铰接在前床板11后端的后床板12组成,前床板11固定设置在床架2上,还包括后床板驱动部件3和驱动部件控制器4.后床板驱动部件3用于驱动后床板12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支撑位置)或使其后端朝向下方(非支撑位置),驱动部件控制器4用于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3动作。医师在给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前,通过驱动部件控制器4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3动作使后床板12与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患者侧卧在床板1中部并保持屈膝位,然后操作驱动部件控制器4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3使后床板12的后端朝向下方,此时患者的臀部靠近前床板11的尾端,以便于医师站在前床板11尾端给患者进行插镜操作。检查完成后,再通过驱动部件控制器4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3动作使后床板12与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患者可将腿部伸直在后床板12上稍作休息,这样在患者肌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医护人员无须将患者向床头方向抬拉,解决了患者麻醉后移动麻烦的问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体验到舒适、温馨的护理。此外,通过驱动部件控制器可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实现自动动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师检查的工作效率。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为电动伸缩推杆,电动伸缩推杆由电机、丝杆螺母机构组成,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后床板12、床架2相铰接,或者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后床板12、前床板11相铰接。后床板12需要处于支撑位置或非支撑位置时,操作驱动部件控制器4控制电动伸缩推杆伸缩,使后床板12与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或后床板12的后端朝向下方。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床板11的左侧或右侧的置脚板5,所述置脚板5的后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前床板11的后端,患者检查前在前床板11尾端保持侧卧屈膝位,小腿可放置在置脚板5上,置脚板5可对患者小腿保持有效支撑,提高患者检查时的舒适性。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沿前后方向检测所述置脚板5的上方区域的红外传感器6,红外传感器6检测患者的腿部是否放在置脚板5上,红外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输出给驱动部件控制器4,驱动部件控制器4根据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3驱动后床板12绕铰接点转动。当红外传感器6检测到置脚板5的上方区域无红外信号时,驱动部件控制器4控制后床板驱动部件3驱动后床板12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在检查完成后的患者肌力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包括床板(1)、床架(2),所述的床板(1)由前床板(11)和铰接在前床板(11)后端的后床板(12)组成,所述前床板(11)固定设置在床架(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床板驱动部件(3)和驱动部件控制器(4),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用于驱动所述后床板(12)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所述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或使其后端朝向下方,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4)用于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包括床板(1)、床架(2),所述的床板(1)由前床板(11)和铰接在前床板(11)后端的后床板(12)组成,所述前床板(11)固定设置在床架(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床板驱动部件(3)和驱动部件控制器(4),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用于驱动所述后床板(12)绕铰接点转动以使其与所述前床板(11)处于同一平面或使其后端朝向下方,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4)用于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为电动伸缩推杆,所述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床板(12)、床架(2)相铰接,或者所述电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床板(12)、前床板(11)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床板(11)的左侧或右侧的置脚板(5),所述置脚板(5)的后端延伸至突出于所述前床板(11)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内窥镜检查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沿前后方向检测所述置脚板(5)的上方区域的红外传感器(6),所述红外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输出给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4),所述驱动部件控制器(4)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后床板驱动部件(3)驱动所述后床板(12)绕铰接点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娜廖献花林建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