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20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床垫,床垫包括:底垫体;围边垫体,粘合地设于所述底垫体的周边,所述围边垫体与所述底垫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多个模块床垫,排列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其中,所述围边垫体包括两组第二垫体及设于两组第二垫体之间的一对第一垫体,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和两个所述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本方案提供的床垫,围边垫体为可变形的结构,即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和两个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在运输时围边垫体中的任意两个垫体之间通过旋转成折叠状态方便运输,也可以在床垫使用时围边垫体中的任意两个垫体之间通过旋转展开成使用状态便于安装使用,简化围边垫体的安装工艺,减少安装时间。

A mat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垫
:本技术涉及床垫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式的护脊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睡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能单一的床垫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睡眠品质的要求,研究指出,上班族或多或少地腰椎有些轻度变形,在夜晚睡眠时使用普通的床垫时腰部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导致睡眠质量较差,或长时间运动之后使用普通的床垫时腰椎得不到有效支撑,疲劳感得不到有效地缓解,因此带护脊功能的床垫是未来床垫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模块式的床垫是一种可替换的床垫,可以根据人的身高、体重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模块床垫进行组合,也可以根据脊柱的病变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块床垫进行组合,可以针对正常人的脊柱起到护脊的作用,也可以针对脊柱病变的人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模块式的床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围设在模块式的床垫的周边设有多个数量的围边垫体,如果对多个围边垫体先予组装则体积较大在运输中十分不便,如果对围边垫体先予拆分运输则在后期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排列组合导致安装工艺复杂,无法兼顾方便运输和安装简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床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床垫,包括:底垫体;围边垫体,粘合地设于所述底垫体的周边,所述围边垫体与所述底垫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多个模块床垫,排列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中;其中,所述围边垫体包括两组第二垫体及设于两组第二垫体之间的一对第一垫体,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床垫,床垫包括底垫体及设于底垫体周边上的围边垫体,底垫体与围边垫体围设形成可用于放置模块床垫的容纳腔,床垫包括多个可更换的模块床垫,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容纳腔中放置不同组合的模块床垫,特别地,所述围边垫体包括两组第二垫体及设于两组第二垫体之间的一对第一垫体,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垫体之间可旋转连接,使得在运输时围边垫体中的任意两个垫体之间通过旋转成折叠状态方便运输,在床垫使用时围边垫体中的任意两个垫体之间通过旋转展开成使用状态便于安装于使用,不仅使得多个围边垫体在运输过程中便于运输,还在后期的围边垫体安装过程中简化了安装工艺,减少床垫的安装时间。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床垫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对所述第一垫体分别设于所述底垫体的长边上,两组所述第二垫体分别设于所述底垫体的宽边上,所述第一垫体、所述第二垫体与所述底垫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拉链,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通过所述拉链可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拉链,两个所述第二垫体通过所述拉链可旋转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设有缝合轴,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通过所述缝合轴可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设有缝合轴,两个所述第二垫体通过所述缝合轴可旋转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和魔术布,所述第一垫体与所述第二垫体之间通过魔术贴与魔术布粘合固定;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垫体种一个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或魔术布,两个所述第二垫体通过魔术贴与魔术布粘合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均包括海绵体及套设在所述海绵体之外的布套。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模块床垫包括沿床垫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头部模块、肩部模块、腰部模块、臀部模块与腿部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模块床垫为弹簧床垫,所述弹簧床垫内设有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弹簧。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床垫沿宽度方向上包括左睡眠区与右睡眠区,所述左睡眠区与所述右睡眠区内分别依次设有所述头部模块、肩部模块、腰部模块、臀部模块与腿部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舒适层与面罩,所述面罩盖合地设于所述模块床垫上方,所述舒适层设于所述面罩与所述模块床垫之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床垫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床垫的围边垫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床垫的围边垫体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床垫的围边垫体的状态变化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床垫的围边垫体运输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床垫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在图1-图6中:1、床垫,11、左睡眠区,12、右睡眠区,2、底垫体,3、围边垫体,31、第一垫体,32、第二垫体,4、容纳腔,5、模块床垫,51、头部模块,52、肩部模块,53、腰部模块,54、臀部模块,55、腿部模块,6、拉链,7、舒适层,8、面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6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包括:底垫体2;围边垫体3,粘合地设于底垫体2的周边,围边垫体3与底垫体2围设形成容纳腔4;多个模块床垫5,排列地设于容纳腔4中;其中,围边垫体3包括两组第二垫体32及设于两组第二垫体32之间的一对第一垫体31,第一垫体31与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两个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床垫1包括底垫体2及设于底垫体2周边上的围边垫体3,底垫体2与围边垫体3围设形成有用于放置模块床垫5的容纳腔4,模块床垫5的数量为多个,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身高、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模块床垫5的排列组合,模块床垫5依次序填充在容纳腔4内,可选地,床垫1还包括面罩8与舒适层7,面罩8通过拉链或者缝合地方式盖合地设在模块床垫5上,舒适层7设置在模块床垫5与面罩8之间,薄层的舒适层7可减小使用者的身体接触压强。进一步地,如图2-5所示,围边垫体3包括一对第一垫体31与两组第二垫体32,每组第二垫体32包括两个第二垫体32或者多个第二垫体32,一对第一垫体31分别设于垫本体2的长边上,两组第二垫体32分别设于垫本体2的宽边上,第一垫体31、第二垫体32与底垫体2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4,多个模块床垫5依次排列的填充在容纳腔4中,其中,第一垫体31与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两个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如图3围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垫体(2);/n围边垫体(3),粘合地设于所述底垫体(2)的周边,所述围边垫体(3)与所述底垫体(2)围设形成容纳腔(4);/n多个模块床垫(5),排列地设于所述容纳腔(4)中;/n其中,所述围边垫体(3)包括两组第二垫体(32)及设于两组第二垫体(32)之间的一对第一垫体(31),所述第一垫体(31)与所述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和两个所述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垫体(2);
围边垫体(3),粘合地设于所述底垫体(2)的周边,所述围边垫体(3)与所述底垫体(2)围设形成容纳腔(4);
多个模块床垫(5),排列地设于所述容纳腔(4)中;
其中,所述围边垫体(3)包括两组第二垫体(32)及设于两组第二垫体(32)之间的一对第一垫体(31),所述第一垫体(31)与所述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和两个所述第二垫体(32)之间可旋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垫体(31)分别设于所述底垫体(2)的长边上,两组所述第二垫体(32)分别设于所述底垫体(2)的宽边上,所述第一垫体(31)、所述第二垫体(32)与所述底垫体(2)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31)与所述第二垫体(32)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拉链(6),所述第一垫体(31)与所述第二垫体(32)通过所述拉链(6)可旋转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垫体(32)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有拉链(6),两个所述第二垫体(32)通过所述拉链(6)可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31)与所述第二垫体(32)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设有缝合轴,所述第一垫体(31)与所述第二垫体(32)通过所述缝合轴可旋转连接,和两个所述第二垫体(32)的连接端面的一侧上设有缝合轴,两个所述第二垫体(32)通过所述缝合轴可旋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陈鲁烨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