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抗菌塑料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517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抗菌塑料杯,涉及杯子技术领域,包括杯盖、杯体、杯座及其表面设有的抗菌层;杯体包括上杯体、主杯体和下杯体,主杯体为多层褶皱结构并使杯体可折叠,上杯体的上部设有杯口,杯口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下杯体设有第二外螺纹;杯座包括底板和座体,底板中央设有与下杯体相配合的杯体固定槽,杯体固定槽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内螺纹,座体的外表面上部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三外螺纹同步螺旋;杯盖包括盖板、外盖圈以及内盖圈,外盖圈的内表面设有第三内螺纹,内盖圈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菌性能,杯体与杯座可灵活拆卸与安装,杯盖多功能,有利于减少细菌感染。

Folding antibacterial plastic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抗菌塑料杯
本技术涉及杯子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抗菌塑料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生活成为人们的追求,户外杯子也成为人们户外生活的一种需求。目前人们使用的杯子大多数为圆柱体,而且形状固定,比较占用旅行袋的空间,携带不方便。近年,折叠式塑料杯成为人们外出旅行携带的必备物品,但是现有的折叠塑料杯没有杯盖,易感染细菌,使用时与杯座分离,易倾倒,且多部件不好保存;此外,多次折叠和拉伸也增大了杯体遭受细菌感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能,杯体与杯座可灵活拆卸与安装,杯盖多功能,有利于减少细菌感染的折叠式抗菌塑料杯。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折叠式抗菌塑料杯,包括杯盖、杯体和杯座,所述杯盖、杯体和杯座的表面均设有一层抗菌层;所述杯体由柔性的塑料制成,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杯体、主杯体和下杯体,所述杯体的口径自上杯体至下杯体逐渐减小,所述主杯体为多层褶皱结构并使所述杯体可折叠,所述上杯体的上部设有杯口,所述杯口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下杯体的外表面下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杯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座体,所述底板中央设有与所述下杯体相配合的杯体固定槽,所述杯体固定槽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座体的外表面上部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三外螺纹同步螺旋;所述杯盖包括盖板、设于所述盖板边缘的外盖圈以及设于所述外盖圈内侧的内盖圈,所述外盖圈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所述内盖圈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优选的,所述上杯体外表面设有位于所述杯口下方的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橡胶材料,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上杯体设有位于所述杯口下方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手。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有可容纳手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杯座的内腔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杯体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抗菌层为含有纳米银的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杯盖、杯体和杯座的表面均设有一层抗菌层,可有效抗菌和抑菌;下杯体与杯座的杯体固定槽可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实现杯体与杯座的灵活拆卸与安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方便保存;杯盖包括外盖圈和内盖圈,杯体拉伸使用时,可通过内盖圈的第一内螺纹与杯口的第一外螺纹形成杯体与杯盖的螺纹连接,减少细菌感染,同时有利于保持水温;杯体折叠存放于杯座时,外盖圈与杯座的座体螺纹连接,将杯体盖于杯座内,有利于减少细菌感染概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和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杯盖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杯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杯盖;11、盖板;12、内盖圈;13、外盖圈;2、杯体;21、上杯体;211、防滑层;22、主杯体;23、下杯体;231、第二外螺纹;24、杯口;241、第一外螺纹;3、杯座;31、第三外螺纹;32、底板;33、座体;34、杯体固定槽;4、把手;4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折叠式抗菌塑料杯,包括杯盖1、杯体2和杯座3,杯盖1、杯体2和杯座3的表面均设有一层抗菌层,抗菌层为含有纳米银的涂层,可有效抗菌和抑菌。杯体2由柔性的塑料制成,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杯体21、主杯体22和下杯体23,杯体2的口径自上杯体21至下杯体23逐渐减小,主杯体22为多层褶皱结构并使杯体2可折叠,上杯体21的上部设有杯口24,杯口24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241,下杯体23的外表面下部设有第二外螺纹231。上杯体21外表面设有位于杯口24下方的防滑层211,防滑层211为橡胶材料,防滑层21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方便手持杯体2,防止杯体2打滑。上杯体21设有位于杯口24下方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把手4,把手4上设有可容纳手指的凹槽41,凹槽4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方便手持,将折叠的杯体2拉开,杯体2盛水后,将手指卡入凹槽41中,方便执杯。杯座3包括底板32和设于底板32边缘的座体33,底板32中央设有与下杯体23相配合的杯体固定槽34,杯体固定槽34的内表面设有与第二外螺纹231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座体33的外表面上部设有第三外螺纹31。杯座3的内腔高度大于或等于上杯体21的高度。杯盖1包括盖板11、设于盖板11边缘的外盖圈13以及设于外盖圈13内侧的内盖圈12,外盖圈13的内表面设有与第三外螺纹31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内盖圈12的内表面设有与第一外螺纹241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241和第三外螺纹31同步螺旋,当外盖圈13与杯座3螺纹连接时,内盖圈12与杯口24也形成螺纹连接,方便杯盖1的盖合。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当需要使用杯体2时,握住把手4,拉动杯体2使杯体2伸长,下杯体23与杯座3的杯体固定槽34可通过第二外螺纹231与第二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使杯体2与杯座3的灵活拆卸与安装;向杯体2中倒入水后,通过内盖圈13的第一内螺纹与杯口24的第一外螺纹241形成杯体2与杯盖1的螺纹连接,减少细菌感染,同时有利于保持水温;当杯体2使用完毕后,握住把手4,将杯体2压缩折叠并储存在杯座3中,通过外盖圈13的第三外螺纹31与座体33的第三内螺纹形成杯盖1与杯座3的螺纹连接,有利于减少杯体2遭受细菌感染的概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应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式抗菌塑料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杯体和杯座,所述杯盖、杯体和杯座的表面均设有一层抗菌层;/n所述杯体由柔性的塑料制成,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杯体、主杯体和下杯体,所述杯体的口径自上杯体至下杯体逐渐减小,所述主杯体为多层褶皱结构并使所述杯体可折叠,所述上杯体的上部设有杯口,所述杯口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下杯体的外表面下部设有第二外螺纹;/n所述杯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座体,所述底板中央设有与所述下杯体相配合的杯体固定槽,所述杯体固定槽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座体的外表面上部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三外螺纹同步螺旋;/n所述杯盖包括盖板、设于所述盖板边缘的外盖圈以及设于所述外盖圈内侧的内盖圈,所述外盖圈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纹,所述内盖圈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抗菌塑料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杯体和杯座,所述杯盖、杯体和杯座的表面均设有一层抗菌层;
所述杯体由柔性的塑料制成,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杯体、主杯体和下杯体,所述杯体的口径自上杯体至下杯体逐渐减小,所述主杯体为多层褶皱结构并使所述杯体可折叠,所述上杯体的上部设有杯口,所述杯口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下杯体的外表面下部设有第二外螺纹;
所述杯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座体,所述底板中央设有与所述下杯体相配合的杯体固定槽,所述杯体固定槽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座体的外表面上部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三外螺纹同步螺旋;
所述杯盖包括盖板、设于所述盖板边缘的外盖圈以及设于所述外盖圈内侧的内盖圈,所述外盖圈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三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聪韩慧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那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