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492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3:21
本申请提出一种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获取负荷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和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为不同粒度的数据配置的路由列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具体涉及一种路由方法、BSR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正在研究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将实现更大的吞吐量,更多的用户连接,更低时延,更高可靠性,和更低功耗(包括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目前3GPP的讨论中,综合接入回传(IntegratedAccessandBackhaul,IAB)技术很受重视,其目标是:使一个或多个IAB节点利用位于本地的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通过新无线电(NewRadio,NR)空中接口连接到母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跳的无线自回传网络。采用无线自回传的IAB技术,是减少投资成本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其中,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使用相同的无线传输技术,共用同一频带,通过时分或频分方式复用资源。目前3GPP的讨论中,每个IAB节点包含一个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功能部分和一个MT功能部分。其中,DU用于服务本节点的终端(UserEquipment,UE)和下一跳节点的MT,并和其建立无线链路层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连接;而MT的功能相当于一个UE,用于通过NR的NRUu接口接入上一跳的母节点,并和其建立RLC连接。所以,不同的IAB节点可以利用本地MT的无线接入能力接入到上一跳的母节点,该母节点又可以再连接到上一跳节点,直至最终连接到IABDonor,IABDonor又可以称为gNodeB(NB)。IABDonor包括一个Donor中心单元(CentralizedUnit,CU)和多个DonorDU。各个DonorDU分别以有线方式连接到DonorCU。DonorCU和DonorDU,以及DonorCU和各个IAB节点的DU之间通过增强的F1接口进行连接。为了提高可靠性,一个IAB节点可以连接到多个母节点。这样,许多个IAB节点相互连接后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IAB网络。3GPP在RLC层之上特意定义了一个新的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AdaptationProtocol,BAP)层来控制IAB网络中业务流的传递。BAP层的功能主要包括路由和承载映射等。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2#106次会议中提出IAB网络中进行路由的基本方法:即每个数据包的BAP子头中包含有路由标识(routeID),BAP层会根据所包含的路由标识为上述数据包选择下一跳连接。这个选择过程可以通过路由表的方式实现,即配置好一个路由标识和下一跳的映射表,然后根据路由标识找到相应的下一跳。RAN2#106会议的结论中,每个路由标识可以包含有目标节点的BAP地址,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具体的BAP路径标识(pathID)。目前,IAB网络中无法实现各条路由之间的负荷分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方法、BSR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可以实现负荷分担的路由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获取负荷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和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为不同粒度的数据配置的路由列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负荷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为不同粒度的数据配置的路由列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路由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状态信息包括:路由标识和所述路由标识所属的路由的状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发送路由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状态信息包括:路由标识和所述路由标识所属的路由的状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BSR的生成方法,包括:通信节点根据BAP实体中缓存的数据,生成BSR。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路由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BSR生成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BSR生成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路由方法或者BSR的生成方法。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方法的流程图;图3A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对应的一种信令交互图;图3B为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对应的另一种信令交互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路由方法的流程图;图6A为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对应的一种信令交互图;图6B为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对应的另一种信令交互图;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路由方法的流程图;图8A为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对应的一种信令交互图;图8B为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对应的又一种信令交互图;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施例提供的路由方法可以应用于由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构成的通信系统中。该通信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系统、CDMA2000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A系统或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系统等。示例性地,该通信系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通信节点获取负荷信息;/n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和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为不同粒度的数据配置的路由列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获取负荷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和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为不同粒度的数据配置的路由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路由标识,其中,所述路由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路由的编号,路由目的节点的地址,路由源节点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无线承载的标识;
终端UE的标识;
第二通信节点的标识;
服务质量QoS类别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承载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无线承载数据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数据包的隧道端标识TEID;
第一通信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
第一通信节点的中心单元CU的IP地址;
第二通信节点的IP地址;
第二通信节点的移动终端MT的IP地址;
第二通信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U的IP地址;
传输所述无线承载数据的IP数据包包头中的流标签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中的DU的标识;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中的DU的IP地址;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中的MT的标识;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中的MT的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类别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QoS类别的数据的IP数据包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字段的值;
传输所述QoS类别的数据的IP数据包的流标签信息;
传输所述QoS类别的数据的IP数据包的IP地址;
所述QoS类别的数据包所属的DRB的第五代通信QoS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的性质;其中,所述路由的性质包括主用和备用中的至少一种;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的优先级;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所能支持的QoS标识列表;
路由列表中的路由标识对应的备用路由标识;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中第二通信节点距离目的节点的剩余跳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路由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新的F1接口应用协议F1AP信令,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路由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已有的F1AP信令中添加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已有的F1AP信令中的终端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者在所述消息的待建立的数据无线承载DRB信息单元中添加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路由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在已有的RRC消息中添加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节点。


9.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路由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路由配置信息包括不同粒度的数据的标识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为不同粒度的数据配置的路由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的性质;其中,所述路由的性质包括主用和备用中的至少一种;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的优先级;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所能支持的服务质量QoS标识列表;
路由列表中的路由标识对应的备用路由标识;
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中第二通信节点距离目的节点的剩余跳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路由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确定当前无线链路发生状态变化之后,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选择目标路由列表所对应的路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选择目标路由列表所对应的路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目标路由列表,在所述目标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由配置信息,选择目标路由列表所对应的路由进行业务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述路由列表对应的路由中第二通信节点距离目的节点的剩余跳数,确定所述目标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