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69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52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包括最里层的油水管道,其中油水管道为两相流体通道,在油水管道的外壁上绕有射频线圈,射频线圈的外部为磁体结构,磁体结构的外部为金属外壳;所述的磁体结构1由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在其同轴线上顺次连接,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组成三段式Halbach圆柱体阵列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利用三段式磁体结构来实现均匀稳定磁场;采用分段式的绕线方式来提高射频线圈的信噪比、灵敏度,两者的性能直接决定核磁共振信号的质量,使得测量的自旋回波信号更为精确和稳定,也有利于后端一系列的数据处理。

A sensor for measuring two-phase flow in NM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两相流参数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参数的测量。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中,油、水两相流型、流速及各相流量等流动特性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两相流测量仍然是石油工业的一大技术难题,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电学法、层析成像法、核磁共振法。由于电学法属于接触式测量,容易造成传感器灵敏度下降、测量误差较大等无法克服的技术局限性;层析成像法受成像速度、数据量较大的影响,在两相流动态测量的效果还不甚理想。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两相流测量技术,其测量结果不受宏观物理特征影响,测量精度较高,能有效克服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是目前两相流研究领域的新方向。然而在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中,通常由于传感器受静磁场的均匀度、射频线圈的检测灵敏度等影响,往往不能准确测量油水两相流参数信息,因此核磁共振传感器对于两相流测量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核磁共振两相流传感器多采用单一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永磁体结构存在气隙,磁场强度低、磁场不均匀、气隙场衰减过快等缺点;(2)收发两组线圈工作时,容易互相耦合、信噪比降低,能量传递误差等问题;(3)收发线圈合二为一时,很难同时满足射频磁场高强度和均匀性的要求,同时接收信号灵敏度和信噪比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核磁共振两相流传感器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构建三段式磁体结构以及分段式射频线圈,具有高匀场、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包括最里层的油水管道4,其中油水管道4为两相流体通道,在油水管道4的外壁上绕有射频线圈2,射频线圈2的外部为磁体结构1,磁体结构1的外部为金属外壳3,所述的磁体结构1由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在其同轴线上顺次连接,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组成三段式Halbach圆柱体阵列结构,三段圆柱体的内径均为20mm,其中磁体Ⅱ位于三段式磁体结构的前端,磁体Ⅲ位于磁体结构的后端,磁体Ⅰ位于磁体Ⅱ和磁体Ⅲ的中间。所述的磁体Ⅰ由磁铁A、磁铁B、磁铁C三段组成,每段磁铁长40mm,内径20mm,外径40mm;所述的磁体Ⅰ,在纵向上,磁铁A、磁铁B、磁铁C均由磁块①~磁块⑧组成,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充磁方向也是按照每次变化90°的顺时针方向排列,其中磁块①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左,磁块②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上,磁块③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右,磁块④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下,磁块⑤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左,磁块⑥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上,磁块⑦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右,磁块⑧的充磁方向向下,所述的磁铁A、B、C的组装块数、充磁方向、排列顺序都相同。所述的磁体Ⅱ长22mm,内径20mm外径45mm,磁体Ⅱ外径与磁体Ⅰ外径相差5mm;所述的磁体Ⅱ和磁体Ⅲ均由8块磁块组成,磁体Ⅱ、磁体Ⅲ的8块磁块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充磁方向也是按照每次变化90°的顺时针方向;所述的磁体Ⅲ与磁体Ⅱ的长度、内径、外径、磁块排列顺序、磁块充磁方向参数全部相同。所述的射频线圈2由线圈D、线圈E、线圈F、屏蔽层G组成,线圈D绕制在线圈结构前端,线圈F绕制在线圈结构后端,线圈E绕制在线圈D和线圈F的中间位置,屏蔽层G主要分布在线圈D、线圈E、线圈F的外层,其中线圈D,线径1mm,4匝,匝间距为0.5mm,线圈F,线径1mm,4匝,匝间距为0.5mm,线圈E,线径1mm,6匝,匝间距为1mm。所述的金属外壳3使用铝材质,总长度165mm,厚度3mm。所述的油水管道4采用亚克力管材料,外径20mm。本专利技术分别利用三段式磁体结构来实现均匀稳定磁场;采用分段式的绕线方式来提高射频线圈的信噪比、灵敏度,两者的性能直接决定核磁共振信号的质量,使得测量的自旋回波信号更为精确和稳定,也有利于后端一系列的数据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核磁共振测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感器中三段式Halbach磁体的充磁方向示意图。图3为磁体Ⅰ中磁块A、磁铁B、磁铁C分布示意图。图4为传感器中射频线圈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段式Halbach磁体的轴向磁通密度模变化示意图,其中图5(a)为磁体Ⅰ磁场变化规律,图5(b)为两端拉伸20mm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5(c)为两端拉伸22mm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5(d)为两端拉伸25mm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5(e)为两端拉伸最优化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5(f)为外径拉伸42mm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5(g)为外径拉伸45mm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5(h)为外径拉伸47mm磁体磁场变化规律。图6为不同线径下的射频线圈匝数与信噪比的关系。图7为射频线圈的轴向磁感应强度与长度,匝数的变化关系,其中图7(a)为点图,图7(b)为线图。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包括最里层的油水管道4,其中油水管道4为两相流体通道,在油水管道4的外壁上绕有射频线圈2,射频线圈2的外部为磁体结构1,磁体结构1的外部为金属外壳3,金属外壳3固定在磁体外部,一方面固定磁体位置,一方面防止磁体自生漏磁。所述的磁体结构1由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在其同轴线上顺次连接,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组成三段式Halbach圆柱体阵列结构,三段圆柱体的内径都为20mm,其中磁体Ⅱ位于三段式磁体结构的前端,磁体Ⅲ位于磁体结构的后端,磁体Ⅰ位于磁体Ⅱ和磁体Ⅲ的中间。磁体Ⅰ和Ⅱ分别与磁体Ⅲ在两端连接时,由于磁体Ⅰ和Ⅱ以及磁体Ⅲ和Ⅰ之间存在斥力,所以两头接口处必须紧密连接,避免磁体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所述的磁体Ⅰ由磁铁A、磁铁B、磁铁C三段组成,每段磁铁长40mm,内径20mm,外径40mm;所述的磁体Ⅰ,在纵向上,磁铁A、磁铁B、磁铁C均由磁块①~磁块⑧组成,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充磁方向也是按照每次变化90°的顺时针方向排列,其中磁块①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左,磁块②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上,磁块③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右,磁块④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下,磁块⑤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左,磁块⑥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上,磁块⑦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右,磁块⑧的充磁方向向下,所述的磁铁A、磁铁B、磁铁C的组装块数、充磁方向、排列顺序都相同。所述的磁体Ⅱ长22mm,内径20mm外径45mm,磁体Ⅱ外径与磁体Ⅰ外径相差5mm;所述的磁体Ⅱ和磁体Ⅲ均由8块磁块组成,磁体Ⅱ、磁体Ⅲ的8块磁块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充磁方向也是按照每次变化90°的顺时针方向;所述的磁体Ⅲ与磁体Ⅱ的长度、内径、外径、磁块排列顺序、磁块充磁方向参数全部相同。所述的射频线圈2包括线圈系和绝缘层,线圈系采用漆包线绕制在油水管道4的外壁,绝缘层位于线圈系的外层。所述的射频线圈2由线圈D、线圈E、线圈F、屏蔽层G组成,线圈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最里层的油水管道(4),其中油水管道(4)为两相流体通道,在油水管道(4)的外壁上绕有射频线圈(2),射频线圈(2)的外部为磁体结构(1),磁体结构(1)的外部为金属外壳(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最里层的油水管道(4),其中油水管道(4)为两相流体通道,在油水管道(4)的外壁上绕有射频线圈(2),射频线圈(2)的外部为磁体结构(1),磁体结构(1)的外部为金属外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体结构1由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在其同轴线上顺次连接,磁体Ⅰ、磁体Ⅱ、磁体Ⅲ组成三段式Halbach圆柱体阵列结构,三段圆柱体的内径都为20mm,其中磁体Ⅱ位于三段式磁体结构的前端,磁体Ⅲ位于磁体结构的后端,磁体Ⅰ位于磁体Ⅱ和磁体Ⅲ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两相流测量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磁体Ⅰ由磁铁A、磁铁B、磁铁C三段组成,每段磁铁长40mm,内径20mm,外径40mm;
所述的磁体Ⅰ,在纵向上,磁铁A、磁铁B、磁铁C均由磁块①~磁块⑧组成,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充磁方向也是按照每次变化90°的顺时针方向排列,其中磁块①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左,磁块②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上,磁块③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右,磁块④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下,磁块⑤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左,磁块⑥的充磁方向竖直向上,磁块⑦的充磁方向水平向右,磁块⑧的充磁方向向下,所述的磁铁A、磁铁B、磁铁C的组装块数、充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品韩瑞强童美帅袁景峰陈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