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18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由多个机房通过电缆线路连接组成,共同实现联网管理,满足业务快速上线的电力生产分支机构建设的需求,所述分布式机房由多个机房单元通过电缆线路连接组成,所述机房单元的内部设置装置柜体,所述装置柜体由多个模块装置柜通过隔离支架间隔连接而成,所述模块装置柜为一体式装置单元并由机架式配电箱、机架式不间断电源、机架式电池包、分体式精密空调、监控管理系统和智能照明装置组成,所述机房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风换气装置、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室的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快速、系统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机房,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力机房建设普遍存在管理多头、维护不便,设备厂家多、问题定位困难;分散管理、无法统一监控,管理效率低下;建设周期长,设计,采购部署上线时间长达3个月,同时还存在局部过热的问题。传统电力机房建设因设计不合理而制冷不能按实际设备的需要进行分配,导致总体能源浪费高且存在局部过热而宕机,主要为以下原因:1)机房空调设置不合理,没有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而是直接采用了家庭舒适性空调;2)电源线缆布放过细,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3)没有配备保障电源,机房的设备安全运行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由模块装置柜组装成整体结构,集IT设备、机柜、配电、制冷、布线、监控等为一体,满足业务快速上线的电力生产分支机构建设的需求,模块装置柜内采用机房精密空调制冷,实现机房精确制冷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所述分布式机房由多个机房单元通过电缆线路连接组成,所述机房单元的内部设置装置柜体,所述装置柜体由多个模块装置柜通过隔离支架间隔连接而成,所述模块装置柜为一体式装置单元并由机架式配电箱、机架式不间断电源、机架式电池包、分体式精密空调、监控管理系统和智能照明装置组成,所述机房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风换气装置、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排风换气装置和所述报警系统均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室的计算机。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内部通过设置气流遏制配件隔离为正面冷通道和背面热通道,所述分体式精密空调的机架式空调室内机设置在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内部前端底部,所述机架式不间断电源和所述机架式电池包设置在所述机架式空调室内机的上端,所述模块装置柜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天窗,所述智能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前后顶部并位于所述排风天窗的下端。所述机架式空调室内机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后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模块装置柜的柜体前端设置模块装置柜前门、后端设置模块装置柜后门、侧边连接有固定梁、内部前端设置密封盲板、内部上端设置有导轨、内部下端设置电源分配单元,所述模块装置柜前门的上端设置移动终端装置,所述密封盲板的上端设置消防灭火装置、监控主机和网络设备,所述密封盲板与所述机架式不间断电源之间设置机架式配电单元,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内部侧壁上端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导轨内连接电控盒,所述模块装置柜后门上设置有弹开器。所述机架式配电箱采用一路市电输入+一路油机输入模式,其内部设置有C级防雷及RS485通讯接口并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监控管理系统,所述机架式不间断电源采用模块化UPS电源作为不间断电源设备,所述模块化UPS电源由整流器PFC、逆变器、电池充电器、DC/DC变换器、电池和转换开关组成,所述智能照明装置由门磁、继电器、所述监控主机和12V灯管组成,照度达到500lx以上。所述分体式精密空调采用机架式风冷型变频精密空调,所述机架式电池包的电池采用高功率极板,时间为15min、30min、60min或120min,所述电源分配单元采用16A交流PDU、3孔国标插座。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后面还设置有走线槽和理线架,在不铺设防静电地板的小微型机房内采用上走线。所述模块装置柜前门采用钢化玻璃门,所述模块装置柜后门采用自动弹开的双开钣金门,所述模块装置柜为封闭式模块装置柜并采用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19英寸标准机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空调机分散内置化,将空调室内机放置在模块装置柜的底部,并将密封循环通道与空调室内机连接对模块装置柜内电气设备进行降温,在对电气设备降温的同时能够循环利用降温后产生的热风,从而实现了对模块装置柜的精确制冷,大大缩短了送风距离,减少了额外的能源损失,大大提高了制冷效率。2)本技术采用机房一体化装置,配电、制冷、监控等集成在机柜内便于管理,大大减少模块装置柜的尺寸及占地面积,不仅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还能实现简便维护且不影响模块装置柜内部布线,方便运输、安全可靠。3)本技术采用装置柜内前后门天窗顶部安装智能照明系统,结合监控主机可自动实现人来开灯、人走关灯效果,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减少误操作。4)本技术采用封闭式机柜装置,防尘可以达到IP5X,可有效隔离外界灰尘、腐蚀颗粒,有效提升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及寿命。5)本技术采用机架式精密空调,能保证持续制冷,具备除湿、报警、来电自启动,停电或空调故障时前门顶部天窗和后门会自动弹开,制冷效率大幅提高、故障率降低,采用EC风机能耗低,维护方便快捷,无需专业空调技能即可快速更换维护完成,节约大量运维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装置柜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3,其中,A-分布式机房,B-装置柜,1-模块装置柜前门,2-机架式空调室内机,3-出风口,4-机架式电池包,5-机架式不间断电源,6-固定梁,7-进风口,8-电源分配单元,9-密封盲板,10-导轨,11-电控盒,12-模块装置柜后门,13-智能照明装置,14-排风天窗,15-消防灭火装置,16-监控主机,17-网络设备,18-温湿度传感器,19-移动终端装置,20-机架式配电单元。实施例: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分布式机房由多个机房单元A通过电缆线路连接组成,机房单元A的内部设置装置柜体B,装置柜体B由多个模块装置柜通过隔离支架间隔连接而成,模块装置柜为一体式装置单元并由机架式配电箱、机架式不间断电源5、机架式电池包4、分体式精密空调、监控管理系统和智能照明装置13组成,机房单元A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风换气装置、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风换气装置和报警系统均通过线路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室的计算机。模块装置柜的内部通过设置气流遏制配件隔离为正面冷通道和背面热通道,分体式精密空调的机架式空调室内机2设置在模块装置柜的内部前端底部,机架式不间断电源5和机架式电池包4设置在机架式空调室内机2的上端,模块装置柜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天窗14,智能照明装置13设置在模块装置柜的前后顶部并位于排风天窗14的下端。机架式空调室内机2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3、后端设置有进风口7,模块装置柜的柜体前端设置模块装置柜前门1、后端设置模块装置柜后门12、侧边连接有固定梁6、内部前端设置密封盲板9、内部上端设置有导轨10、内部下端设置电源分配单元8,模块装置柜前门1的上端设置移动终端装置19,密封盲板9的上端设置消防灭火装置15、监控主机16和网络设备17,密封盲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机房由多个机房单元A通过电缆线路连接组成,所述机房单元A的内部设置装置柜体B,所述装置柜体B由多个模块装置柜通过隔离支架间隔连接而成,所述模块装置柜为一体式装置单元并由机架式配电箱、机架式不间断电源(5)、机架式电池包(4)、分体式精密空调、监控管理系统和智能照明装置(13)组成,所述机房单元A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风换气装置、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排风换气装置和所述报警系统均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室的计算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机房由多个机房单元A通过电缆线路连接组成,所述机房单元A的内部设置装置柜体B,所述装置柜体B由多个模块装置柜通过隔离支架间隔连接而成,所述模块装置柜为一体式装置单元并由机架式配电箱、机架式不间断电源(5)、机架式电池包(4)、分体式精密空调、监控管理系统和智能照明装置(13)组成,所述机房单元A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风换气装置、报警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排风换气装置和所述报警系统均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室的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内部通过设置气流遏制配件隔离为正面冷通道和背面热通道,所述分体式精密空调的机架式空调室内机(2)设置在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内部前端底部,所述机架式不间断电源(5)和所述机架式电池包(4)设置在所述机架式空调室内机(2)的上端,所述模块装置柜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天窗(14),所述智能照明装置(13)设置在所述模块装置柜的前后顶部并位于所述排风天窗(14)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通信分布式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式空调室内机(2)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3)、后端设置有进风口(7),所述模块装置柜的柜体前端设置模块装置柜前门(1)、后端设置模块装置柜后门(12)、侧边连接有固定梁(6)、内部前端设置密封盲板(9)、内部上端设置有导轨(10)、内部下端设置电源分配单元(8),所述模块装置柜前门(1)的上端设置移动终端装置(19),所述密封盲板(9)的上端设置消防灭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囤杜冠军张志军钟浩付朋侠尤秉文苏迪王翠李智潘朏朏李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