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响主体,音响主体内设有返听组件、主扬声组件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工作,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扬声口分别设置在音响主体的两个侧面上;返听组件包括返听喇叭和返听防护网,返听喇叭和安装在音响主体内,且返听喇叭的的传声方向向外对准返听安装位处,返听安装位处返听喇叭外还设有返听防护网;安装位处音响主体上握把模块上把手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表演人员和观众均能接收到音响发出的声音,方便实际使用时音响分别向表演人员和观众传播声音。返听组件设置在握把模块处,避免音响主体上再开设其他的孔洞。
A portable active performance sound with the function of back list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箱,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
技术介绍
音响是娱乐演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音响的扬声器在实际使用时都是只面向观众的,在舞台上进行演出的表演人员是背向音响的扬声器的,但是声音是具有指向性,表演人员是背向音响接收到声音是声音扩散后接收到的,表演人员接收到声音不清晰。所以很多演出人员在实际演出时,会佩戴耳机以监听观众听到的声音,佩戴耳机监听不方便表演人员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表演人员和观众均能接收到音响发出的声音,方便实际使用。返听组件设置在握把模块处,避免音响主体上再开设其他的孔洞,整体性好。返听组件与主扬声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上,方便实际使用时音响分别向表演人员和观众传播声音。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响主体,所述音响主体内设有返听组件、主扬声组件和控制面板,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连接,控制面板控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工作,所述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扬声口分别设置在音响主体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返听组件包括返听喇叭和返听防护网,返听喇叭和安装在音响主体内,且返听喇叭的的传声方向向外对准返听安装位处,所述返听安装位处返听喇叭外还设有返听防护网;所述安装位处音响主体上设置有握把模块,所述握把模块上设有供使用者搬运音响主体时使用的把手,所述握把模块上把手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所述音响主体是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的多面体结构,所述斜面与相邻侧面形成的夹角是四十五度,该斜面与地面接触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扬声口分别指向舞台上的表演人员和观众。优选的,所述音响主体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底托,所述底托上设有像音响主体内部凹陷的定位孔槽,所述定位孔槽用于配合音响支架固定音响主体。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键和电源接口。优选的,所述主扬声组件包括扬声器防护网和主扬声器,所述主扬声器安装在音响主体内部且主扬声器的开口朝向音响主体的外部,所述音响主体上主扬声器外设有扬声器防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表演人员和观众均能接收到音响发出的声音,方便实际使用。返听组件设置在握把模块处,避免音响主体上再开设其他的孔洞,整体性好。返听组件与主扬声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上,方便实际使用时音响分别向表演人员和观众传播声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返听组件和音响主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扬声组件和音响主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音响主体左侧的底托安装在音响支架上后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音响主体右侧的底托安装在音响支架上后结构示意图。图中:1-音响主体,2-返听安装位,3-返听喇叭,4-返听防护网,5-握把模块,6-把手,7-传声口,8-主扬声组件,9-底托,81-扬声器防护网,82-主扬声器,91-定位孔槽,10-控制面板,11-音响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响主体1,所述音响主体1内设有返听组件、主扬声组件8和控制面板10,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8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面板1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面板10控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8工作,所述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8的扬声口分别设置在音响主体1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返听组件包括返听喇叭3和返听防护网4,返听喇叭3和安装在音响主体1内,且返听喇叭3的的传声方向向外对准返听安装位2处,所述返听安装位2处返听喇叭3外还设有返听防护网4;所述安装位处音响主体1上设置有握把模块5,所述握把模块5上设有供使用者搬运音响主体1时使用的把手6,所述握把模块5上把手6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7。上述,音响主体1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底托9,所述底托9上设有像音响主体1内部凹陷的定位孔槽91,所述定位孔槽91用于配合音响支架11固定音响主体1。上述,控制面板10上设有控制按键和电源接口。上述,主扬声组件8包括扬声器防护网81和主扬声器82,所述主扬声器82安装在音响主体1内部且主扬声器82的开口朝向音响主体1的外部,所述音响主体1上主扬声器82外设有扬声器防护网81。上述,音响主体1是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的多面体结构,所述斜面与相邻侧面形成的夹角是四十五度。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返听组件由于和主扬声组件8设置在音响主体1上不同的侧面,返听组件的开口指向表演人员,方便表演人员与观众均能听到从音响发出的声音,主扬声组件8的开口指向观众。返听组件设置在握把模块5处,握把模块5上设有把手6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7,既方便使用者提起音响,又便于返听组件传声。参见图5和图6,本技术的音响在实际放置到音响支架11上后,握把模块5上设有把手6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7指向舞台上的表演者,即返听组件的开口对准表演人员,主扬声组件8的开口指向观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表演人员和观众均能接收到音响发出的声音,方便实际使用。返听组件设置在握把模块5处,避免音响主体1上再开设其他的孔洞,整体性好。返听组件与主扬声组件8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上,方便实际使用时音响分别向表演人员和观众传播声音。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响主体,所述音响主体内设有返听组件、主扬声组件和控制面板,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连接,控制面板控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工作,所述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扬声口分别设置在音响主体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返听组件包括返听喇叭和返听防护网,返听喇叭和安装在音响主体内,且返听喇叭的传声方向向外对准返听安装位处,所述返听安装位处返听喇叭外还设有返听防护网;所述安装位处音响主体上设置有握把模块,所述握把模块上设有供使用者搬运音响主体时使用的把手,所述握把模块上把手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所述音响主体是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的多面体结构,所述斜面与相邻侧面形成的夹角是四十五度,该斜面与地面接触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扬声口分别指向舞台上的表演人员和观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返听功能的便携式有源演出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响主体,所述音响主体内设有返听组件、主扬声组件和控制面板,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连接,控制面板控制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工作,所述返听组件和主扬声组件的扬声口分别设置在音响主体的两个侧面上;所述返听组件包括返听喇叭和返听防护网,返听喇叭和安装在音响主体内,且返听喇叭的传声方向向外对准返听安装位处,所述返听安装位处返听喇叭外还设有返听防护网;所述安装位处音响主体上设置有握把模块,所述握把模块上设有供使用者搬运音响主体时使用的把手,所述握把模块上把手的两侧设有镂空的传声口;所述音响主体是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的多面体结构,所述斜面与相邻侧面形成的夹角是四十五度,该斜面与地面接触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立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