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095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滤波器本体内设置有耗能元件,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滤波器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出风口一侧,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组件便于滤波器本体的高效散热和清洁,另外设置有的散热板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还使得空气的水汽接触到散热板后蒸发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
,特别是指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技术介绍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powerfilter,APF)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是相对于无源LC滤波器,只能被动吸收固定频率与大小的谐波而言,APF可以通过采样负载电流并进行各次谐波和无功的分离,控制并主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并且快速响应,抵消负载中相应电流,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和不平衡。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是含有耗能元件的,比方说,电阻,在吸收谐波的过程中,会将谐波的这部分能量消耗掉,因此,而产生发热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发热的问题,这样会对滤波器灵敏度造成干扰且缩短滤波器外壳及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更甚会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对滤波器内的耗能元件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以致力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第一进风口、出风口、第一进风风扇和散热组件,所述滤波器本体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转动风扇,所述第一转动风扇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底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转动风扇,所述第二转动风扇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旋转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皮带,所述第一转轴一侧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动风扇上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防尘网。可选的,所述耗能元件下端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下端连接有所述空腔。可选的,所述空腔内与连接有所述出风口一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出风风扇。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在空腔底板上的第一风扇,多个所述第一风扇围成一个圈设置。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风扇旋转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空腔内的底板上设置有集尘凹槽,所述集尘凹槽内设置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滤波器本体上设置有铰接门,所述铰接门上设置有所述出风口。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组件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使得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流通出去,便于滤波器本体的高效散热。2.本技术设置有集尘盒,空腔内回旋的风将空腔内的灰尘传输到出风口处,而流通的空气中灰尘在遇见出风口阻挡后掉入到集尘盒中,人们可以通过打开铰接门将集尘盒取出来,便于将空腔内灰尘等杂质的清理掉,便于滤波器本体内部的高效清洁。3.本技术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的设置使得减少空气中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接触,隔绝水汽与耗能元件的接触,减少了水汽对耗能元件的损耗,耗能元件能将散发的热量传输给散热板,风的流通便于对散热板的散热,从而便于对耗能元件的散热,同时空气的水汽接触到吸收热量的散热板后蒸发,便于提高滤波器本体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一的空腔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一的空腔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实施例二的空腔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出风风扇-5,散热组件-6,散热板-7,集尘凹槽-8,集尘盒-9,铰接门-10,第二进风口-11,第二进风风扇-12,第一转动风扇-600,第一电机-601,第一转轴-602,第一扇叶-603,第二转动风扇-604,第一转动轴-605,第二转动轴-606,第一齿轮-607,第二齿轮-608,皮带-609,第一风扇-610,第二风扇-6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实施例一: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和散热组件6,所述滤波器本体1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1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第一进风口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2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4,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6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滤波器本体1使用的时候会发热,滤波器本体1启动后,第一进风风扇4启动,带动滤波器本体1外界的风吹入到滤波器本体1内的空腔中流通,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对整个空腔空气换气,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吸收热量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便于将原先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3流通出去。为了便于空腔内空气更好流通的直接的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便于耗能元件更加高效的散热,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第一转动风扇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和散热组件(6),所述滤波器本体(1)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1)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第一进风口(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2)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4),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6)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本体(1)、第一进风口(2)、出风口(3)、第一进风风扇(4)和散热组件(6),所述滤波器本体(1)内设置有耗能元件,所述耗能元件下方设置有空腔,所述滤波器本体(1)一侧面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第一进风口(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一侧,所述第一进风口(2)处设置有第一进风风扇(4),所述空腔内底板上连接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一部分风往上流通对耗能元件进行散热,同时所述散热组件(6)用于将进入空腔内的另一部分风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散热组件(6)用于带动进入空腔内的风往出风口(3)处流通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第一转动风扇(600),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包括固定在空腔内底板上的第一电机(601),所述第一电机(6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602),所述第一转轴(602)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扇叶(6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所述第二进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进风风扇(12),所述第二进风口(11)一侧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转动风扇(604),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风扇(604)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风扇(600)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还包括第一转动轴(605)、第二转动轴(606)、第一齿轮(607)、第二齿轮(608)和皮带(609),所述第一转轴(602)一侧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晓峰李若楠王林王飞虎胡政王晨荣发愉袁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