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02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包装袋、电极引线和绝缘胶带。电极组件收容于包装袋,电极引线连接于电极组件并延伸到包装袋外。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延伸的极耳,电极引线焊接于极耳并形成熔接区。绝缘胶带卷绕在熔接区的外侧且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一体设置并分别覆盖熔接区沿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

Two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二次电池中,可采用由铝塑膜或钢塑膜制成的包装袋来代替金属壳体,以降低电池的重量,提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收容在包装袋内,而包装袋的边缘可通过热压密封连接。当然,为了实现电极组件的充放电,二次电池还包括电极引线,电极引线连接于电极组件并延伸到包装袋的外部。在现有技术中,电极引线通过焊接与电极组件的极耳相连;然而,焊接的位置会留有毛刺,而毛刺容易刺破包装袋,影响二次电池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降低包装袋被刺破的风险,提高密封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包装袋、电极引线和绝缘胶带。电极组件收容于包装袋,电极引线连接于电极组件并延伸到包装袋外。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延伸的极耳,电极引线焊接于极耳并形成熔接区。绝缘胶带卷绕在熔接区的外侧且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一体设置并分别覆盖熔接区沿厚度方向的两个表面。绝缘胶带还包括弯折层,弯折层连接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且位于熔接区沿宽度方向的外侧。第二绝缘层的远离弯折层的端部粘接于第一绝缘层。在宽度方向上,第一绝缘层的远离弯折层的端部超出电极引线和极耳,第二绝缘层的远离弯折层的端部超出电极引线和极耳。第一绝缘层的超出电极引线和极耳的区域粘接于第二绝缘层的超出电极引线和极耳的区域。电极引线为两个且沿宽度方向布置,绝缘胶带为两个且分别卷绕于两个电极引线。在宽度方向上,两个电极引线位于两个绝缘胶带的弯折层之间。绝缘胶带卷绕为多层结构,且在厚度方向上,绝缘胶带的层数为3-5。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为最靠近熔接区的两层。绝缘胶带包括基材和粘接剂,粘接剂设置于基材的靠近熔接区的表面。熔接区包括多个沿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子熔接区,绝缘胶带粘接于相邻两个子熔接区之间的区域。相邻的子熔接区的间距为0.3mm-5mm。包装袋包括两层包装膜,电极组件位于两层包装膜之间,两层包装膜在边缘连接。各包装膜包括保护层、金属层和连接层,连接层设置于金属层的朝向电极组件的表面,保护层设置于金属层的远离电极组件的表面。电极引线从两层包装膜之间穿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中,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可以覆盖熔接区表面的毛刺,并将熔接区与包装袋隔开,从而降低包装袋被刺破的风险,提高密封性能。同时,本申请将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一体设置,能够提高绝缘胶带整体与熔接区的连接强度,降低脱落风险,避免毛刺刺破包装袋。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一示意图。图2为图1的二次电池的剖视图。图3为图2在方框A处的放大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包装袋的包装膜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包装膜的断面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另一示意图,其中包装袋省略。图7为图6沿线B-B作出的断面图。图8为图6沿线C-C作出的断面图。图9为图6沿线D-D作出的断面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绝缘胶带的断面图。图11为电极组件和电极引线焊接后的示意图。图12至图14为根据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极组件11主体部12极耳13正极极片14负极极片15隔膜2包装袋21密封部22包装膜221保护层222金属层223连接层3电极引线4绝缘胶带41第一绝缘层42第二绝缘层43弯折层44基材45粘接剂5隔离件G凹槽W熔接区W1子熔接区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厚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3,在第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1、包装袋2、电极引线3和绝缘胶带4。电极组件1是二次电池实现充放电功能的核心构件。参照图7,电极组件1包括正极极片13、负极极片14和隔膜15,隔膜15将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14隔开。在本申请中,电极组件1可为卷绕式结构。参照图7,正极极片13、负极极片14和隔膜15均为带状结构,将正极极片13、隔膜15和负极极片14依次层叠并卷绕两圈以上以形成电极组件1,并且电极组件1呈扁平状。在制备电极组件1时,电极组件1可先卷绕成中空的柱形结构,卷绕后再压平为扁平状。可替代地,电极组件1也可为叠片式结构。具体地,电极组件1包括多个正极极片13和多个负极极片14,所述多个正极极片13和所述多个负极极片14沿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而隔膜15设置于正极极片13和负极极片14之间。正极极片13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且正极集流体仅部分区域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具体地,正极集流体的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区域和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正极极片13的正极涂覆区,正极集流体的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区域形成正极极片13的正极空白区。正极空白区可为多个。正极集流体可为铝箔,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三元材料、锰酸锂或磷酸铁锂。同样地,负极极片14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于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且负极集流体仅部分区域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具体地,负极集流体的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区域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负极极片14的负极涂覆区,负极集流体的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区域形成负极极片14的负极空白区。负极空白区可为多个。负极集流体可为铜箔,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石墨或硅。从电极组件1的外形来看,本申请的电极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延伸的极耳12。主体部11包括正极涂覆区、隔膜15和负极涂覆区。极耳12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包装袋(2)、电极引线(3)和绝缘胶带(4);/n电极组件(1)收容于包装袋(2),电极引线(3)连接于电极组件(1)并延伸到包装袋(2)外;/n电极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延伸的极耳(12),电极引线(3)焊接于极耳(12)并形成熔接区(W);/n绝缘胶带(4)卷绕在熔接区(W)的外侧且包括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一体设置并分别覆盖熔接区(W)沿厚度方向(Z)的两个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包装袋(2)、电极引线(3)和绝缘胶带(4);
电极组件(1)收容于包装袋(2),电极引线(3)连接于电极组件(1)并延伸到包装袋(2)外;
电极组件(1)包括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延伸的极耳(12),电极引线(3)焊接于极耳(12)并形成熔接区(W);
绝缘胶带(4)卷绕在熔接区(W)的外侧且包括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一体设置并分别覆盖熔接区(W)沿厚度方向(Z)的两个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绝缘胶带(4)还包括弯折层(43),弯折层(43)连接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且位于熔接区(W)沿宽度方向(Y)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层(42)的远离弯折层(43)的端部粘接于第一绝缘层(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宽度方向(Y)上,第一绝缘层(41)的远离弯折层(43)的端部超出电极引线(3)和极耳(12),第二绝缘层(42)的远离弯折层(43)的端部超出电极引线(3)和极耳(12);
第一绝缘层(41)的超出电极引线(3)和极耳(12)的区域粘接于第二绝缘层(42)的超出电极引线(3)和极耳(12)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电极引线(3)为两个且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曦晨陈雷朱宝健徐守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