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烟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93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烟探测器,包括微处理器、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微处理器分别与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连接,接收电路与运放电路连接;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直流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和负载,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Smoke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烟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火灾探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烟探测器。
技术介绍
光电感烟探测器也是点型探测器,它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根据烟粒子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又分为遮光型和散光型两种。传统感烟探测器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感烟探测器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防止信号干扰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感烟探测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感烟探测器,包括微处理器、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接收电路与所述运放电路连接;所述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直流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和负载,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320pF。在本技术所述的感烟探测器中,所述恒流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阻值为36kΩ。在本技术所述的感烟探测器中,所述恒流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型号为E-562。在本技术所述的感烟探测器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在本技术所述的感烟探测器中,所述直流电源为5V电源。实施本技术的感烟探测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微处理器、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直流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和负载,该恒流供电电路与传统感烟探测器的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一电容用于防止第一运算放大器与第一三极管之间的干扰,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感烟探测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恒流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感烟探测器实施例中,该感烟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感烟探测器包括微处理器1、收发数据电路2、发射电路3、接收电路4、运放电路5、声光报警模块6、起振电路7和恒流供电电路8,微处理器1分别与收发数据电路2、发射电路3、运放电路5、声光报警模块6、起振电路7和恒流供电电路8连接,接收电路4与运放电路5连接。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测量烟雾的浓度,红外光束是偏离传感器的,当烟雾的浓度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红外光束被散射到红外线传感器上。在到达红外线传感器的光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该感烟探测器就会报警,报警时,声光报警模块6发出告警信号,并向微处理器1反馈火警信号,直到复位微处理器1为止。微处理器1根据反馈的火警信号控制起振电路7启动控制设备。收发数据电路2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发射电路3用于发射红外光束,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红外光束,运放电路5用于对接收的红外光束进行放大,恒流供电电路8用于供电。图2为本实施例中恒流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恒流供电电路8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源输入端Vin、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三极管Q1、直流电源VCC、第二运算放大器A2、第五电阻R5和负载R6,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in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电源引脚与直流电源VCC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接地引脚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直流电源VCC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负载R6的一端连接,负载R6的另一端接地。该恒流供电电路8与传统感烟探测器的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方便维护,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一电容C1为耦合电容,用于防止第一运算放大器A1与第一三极管Q1之间的干扰,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为320pF,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也就是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像一个增大或减小。电流经第五电阻R5流到负载R6,且第二运算放大器A2虚断,无电流流入,因此第五电阻R5上的电流等于负载R6上的电流,即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接收电路与所述运放电路连接;/n所述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直流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和负载,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320pF。/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收发数据电路、发射电路、运放电路、声光报警模块、起振电路和恒流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接收电路与所述运放电路连接;
所述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直流电源、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和负载,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周梁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琮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