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88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包括外筒和调试机构;所述外筒内由底端向上依次为连通的激光发射头装配孔、棱镜组装配孔和激光点出光孔;上侧还设有柱面镜和激光线出光槽;所述调试机构包括设有调节螺钉的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均有两个,均设于外筒上、装配后的棱镜组的外侧,都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两个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的连线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轴向,两个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的连线平行于棱镜组装配孔轴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加工简单,而且调试方法简单,精度高。

A debugging structure of laser point line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激光点线光源结构加工出来的点线光源由于激光点在激光线中心位置,不能满足特殊用户整机加工要求,用户目前加工整机时是通过在线光源上下两侧位置增加两个点光源实现上下两个点光斑成垂直关系,上下两个点光斑与激光线成90°夹角关系的,目前用户为减少整机加工环节及激光模组使用数量,需要一款新型点线光源;能够满足光源上下两个点光斑成垂直关系,上下两个点光斑与激光线成90°夹角关系;现有加工方式缺点:①加工流程复杂:需要一款线光源及两个点光源组装在一起;②调试难度高:需要一个光源一个光源逐步调试;③精度稳定性差:装配环节越多,稳定性越差;④成本高:需要使用3个模组才能实现整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激光点线光源的调试结构,不仅结构加工简单,而且调试方法简单,精度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包括外筒和调试机构;所述外筒内由底端向上依次为连通的激光发射头装配孔、棱镜组装配孔和激光点出光孔;激光发射头装配孔内设有激光发射头;棱镜组装配孔内设有棱镜组,其外侧、外筒侧面上设有与之垂直的点光斑出光孔;外筒头部位置、激光点出光孔上方设有柱面镜装配孔,其内设有柱面镜;柱面镜装配孔上方、外筒顶端设有激光线出光槽;所述调试机构包括设有调节螺钉的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均有两个,均设于外筒上、装配后的棱镜组的外侧,都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两个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的连线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轴向,两个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的连线平行于棱镜组装配孔轴向。激光线出光槽,用来增大激光线出现夹角。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及其内的调节螺钉用来摆动棱镜组轴向方向,将光源两侧点光斑与激光线调节为90°夹角关系。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及其内的调节螺钉用来摆动棱镜组俯仰方向,将光源两侧点光斑与激光线调节为相互垂直关系。优选的,所述外筒顶端设有四个激光线直线度调节螺纹孔,其内设有调节螺钉,用来调节激光线直线度精度。优选的,所述外筒头部、柱面镜装配孔下侧及棱镜组装配孔上方设有环形凹陷状的激光线调节锯缝,通过环形凹陷状的激光线调节锯缝调节激光线直线度调节螺纹孔内设有的调节螺钉摆动柱面镜俯仰方向,实现直线度调试。优选的,所述棱镜组由棱镜座及其上的棱镜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点线光源的调试结构,结合用户需要,将原本需要使用三个光源模组组装在一起的结构,改进为在一款光源上就能同时实现的结构,减少整机加工流程,降低成本,减少客户装配环节,提高光源精度。同时调试难度降低、精度提高、稳定性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棱镜座结构示意图,其中5a为主视图、5b为B向剖面图、5c为A向剖面图、5d为立体视图;图6为本技术棱镜结构示意图,其中6a为主视图、6b为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棱镜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激光发射头位置关系图;图1-8中:1-外筒、2-点光斑出光孔、3-激光线出光槽、4-柱面镜装配孔、5-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6-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7-激光线直线度调节螺纹孔、8-激光线调节锯缝、9-激光发射头装配孔、10-棱镜组装配孔、11-激光点出光孔、12-棱镜座、13-棱镜、14-棱镜组、15-激光发射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8所示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包括外筒1和调试机构;所述外筒1内由底端向上依次为连通的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棱镜组装配孔10和激光点出光孔11;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内设有激光发射头15;棱镜组装配孔10内设有棱镜组14,其外侧、外筒1侧面上设有与之垂直的点光斑出光孔2;外筒1头部位置、激光点出光孔11上方设有柱面镜装配孔4,其内设有柱面镜;柱面镜装配孔4上方、外筒1顶端设有激光线出光槽3;所述棱镜组14由棱镜座12及其上的棱镜13组成。所述调试机构包括设有调节螺钉的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均有两个,均设于外筒上、装配后的棱镜组14的外侧,都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10;两个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的连线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10轴向,两个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的连线平行于棱镜组装配孔10轴向。所述外筒1顶端还设有四个激光线直线度调节螺纹孔7,其内设有调节螺钉。所述外筒1头部、柱面镜装配孔4下侧设有激光线调节锯缝8。工作原理:激光发射头15由外筒1底端的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装入,其上方有棱镜组14、激光点出光孔11、柱面镜及激光线出光槽3,棱镜组14通过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及其内的调节螺钉摆动棱镜组轴向方向,将光源两侧点光斑与激光线调节为90°夹角关系;通过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及其内的调节螺钉摆动棱镜组俯仰方向,将光源两侧点光斑与激光线调节为相互垂直关系。并通过顶端的激光线直线度调节螺纹孔7及其内的调节螺钉,调节激光线直线度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和调试机构;/n所述外筒(1)内由底端向上依次为连通的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棱镜组装配孔(10)和激光点出光孔(11);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内设有激光发射头(15);棱镜组装配孔(10)内设有棱镜组(14),其外侧、外筒(1)上侧面设有与之垂直的点光斑出光孔(2);外筒(1)头部位置、激光点出光孔(11)上方设有柱面镜装配孔(4),其内设有柱面镜;柱面镜装配孔(4)上方、外筒(1)顶端设有激光线出光槽(3);/n所述调试机构包括设有调节螺钉的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均有两个,均设于外筒上、装配后的棱镜组(14)的外侧,都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10);两个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的连线垂直于棱镜组装配孔(10)轴向,两个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的连线平行于棱镜组装配孔(10)轴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点线光源调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和调试机构;
所述外筒(1)内由底端向上依次为连通的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棱镜组装配孔(10)和激光点出光孔(11);激光发射头装配孔(9)内设有激光发射头(15);棱镜组装配孔(10)内设有棱镜组(14),其外侧、外筒(1)上侧面设有与之垂直的点光斑出光孔(2);外筒(1)头部位置、激光点出光孔(11)上方设有柱面镜装配孔(4),其内设有柱面镜;柱面镜装配孔(4)上方、外筒(1)顶端设有激光线出光槽(3);
所述调试机构包括设有调节螺钉的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棱镜组轴向调节螺纹孔(5)和棱镜组俯仰方向调节螺纹孔(6)均有两个,均设于外筒上、装配后的棱镜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鲁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众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