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摇头结构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54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及风扇,摇头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轴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带动所述风扇的机头摆动,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连接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摇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件和传动组件,通过所述动力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连接件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轴承来进行传动和固定,摇头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在摇头过程中风扇不会晃动,更加稳定,减少零件磨损。

Moving head structure of fan an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的摇头结构及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及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风扇,机身与底板、底盘等底部支撑结构之间靠螺纹连接固定,此种结构易导致电风扇在摇头时出现整机晃动现象,导致零件磨损。另一方面,现有的电风扇,其摇头结构多为曲柄摇杆机构,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死点”,运行不顺畅,不仅导致摇头结构寿命低,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及风扇,可以使得风扇在摇头过程中更加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轴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带动所述风扇的机头摆动,所述连接轴穿设在所述连接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摇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件和传动组件,通过所述动力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带动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动力件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管和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的内管,所述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所述内管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风扇的机头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在设于所述底座内的支架上。所述内管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上设有阶梯孔,所述连接轴的所述一端设有与所述阶梯孔相配合的呈阶梯状的环形凸起。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轴之间设有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向一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柱。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管和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的内管,所述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所述内管与所述连接轴之间,所述风扇的机头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外管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扇,包括上述所述的摇头结构。本技术由于在连接件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轴承来进行传动和固定,摇头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在摇头过程中风扇不会晃动,更加稳定,减少零件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中风扇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中摇头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中摇头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中外管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中内管上端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中内管下端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中连接轴的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中支架的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中摩擦片的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中主动齿轮下端的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中主动齿轮上端的结构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中从动齿轮的结构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中电机的结构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中底板的结构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中底盘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风扇,风扇包括摇头结构10、立杆20和机头30,摇头结构10安装在立杆20的下端,机头30安装在立杆20的上端,摇头结构10驱动立杆20转动,进而带动机头30摆动。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风扇的摇头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连接轴108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连接件113,连接件113与立杆的下端连接,连接件113转动带动风扇的机头摆动,连接轴108穿设在连接件113中,且连接件113与连接轴108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轴承。由于在连接件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轴承来进行传动和固定,摇头结构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进而使得在摇头过程中风扇不会晃动,更加稳定,减少零件磨损。本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底盘101和安装在底盘101上的底板102,连接轴108和连接件113都穿设在底板102中,连接轴108和连接件113有部分伸出底板102。连接件113和连接轴108竖向设置,连接件113包括外管112和与外管固定连接的内管110,轴承设置在内管110与连接轴108之间,风扇的机头通过立杆与外管112固定连接。参考图4,外管包括主体部1121和连接部1122,连接部1122位于主体部1121的下端,连接部1122的外径大于主体部1121的外径,主体部1121内设有连接板1123,连接板1123上设有第一螺钉过孔1124。参考图5和图6,内管110的上端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101,螺钉穿设在第一螺钉过孔和第一螺钉孔1101中将内管与外管连接,内管110的下端设有第一轴承槽1103,内管110的上端设有第二轴承槽110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内管110与连接轴108之间设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之间具有间距,两个轴承分别为第一轴承109和第二轴承111,第一轴承109套设在连接轴的下端,第二轴承111套设在连接轴的上端,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09位于连接轴110的第一轴承槽内,第二轴承111位于连接轴110的第二轴承槽内。两个轴承均为滚珠轴承。参考图7,连接轴包括本体1081、设于本体1081上端的第一连接部1082、设于本体1081下端的第二连接部1083以及设于本体1081的下端与第二连接部1083之间的呈阶梯状的环形凸起1084。第一轴承套在连接轴的本体1081的下端的端部,第二轴承套在连接轴的第一连接部1082上。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内设有支架103,连接轴108的下端固定在支架103上。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支架10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31,连接轴的第二连接部穿设在支架103的第一安装孔1031内并与支架焊接。如图2和图3所示,内管110的下端面与支架103之间设有摩擦片105,该摩擦片105套设在连接轴108上。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摩擦片105上设有阶梯孔1051,摩擦片105的阶梯孔1051与连接轴上的呈阶梯状的环形凸起相配合。底座内设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连接件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动力件和传动组件,动力件带动传动组件运动,传动组件运动带动连接件转动。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动力件104为电机,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106和与主动齿轮106啮合的从动齿轮107,主动齿轮106安装在电机的旋转轴上,电机驱动带动主动齿轮106转动,外管112的连接部固定在从动齿轮107上,主动齿轮106转动带动从动齿轮107转动,从动齿轮107转动带动外管112和内管110同步转动,外管转动带动立杆转动,进而带动机头摆动。这样电机驱动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机头摆动,摇头结构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存在死点,使得摇头顺畅,提升摇头结构寿命低,提升风扇性能的用户体验。参考图10,主动齿轮106的轴向下端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包括底座(10)、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连接轴(108)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连接件(113),所述连接件(113)转动带动所述风扇的机头(30)摆动,所述连接轴(108)穿设在所述连接件(1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3)与所述连接轴(108)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的摇头结构,包括底座(10)、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连接轴(108)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连接件(113),所述连接件(113)转动带动所述风扇的机头(30)摆动,所述连接轴(108)穿设在所述连接件(1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3)与所述连接轴(108)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0)内的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连接件(11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件(104)和传动组件,通过所述动力件(104)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带动所述连接件(11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104)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106)和与所述主动齿轮(106)啮合的从动齿轮(107),所述主动齿轮(106)安装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连接件(113)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1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3)包括外管(112)和与所述外管(112)固定连接的内管(110),所述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所述内管(110)与所述连接轴(108)之间,所述风扇的机头(30)与所述外管(112)固定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利陈宇强袁明肖鸿亮郭宏俊余丛陈中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