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52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包括有支架,在所述支架上支承有增压室,所述增压室上开设有进气端口,进气端口连接在发动机缸上,在增压室底部设置有多根进气管,在所述增压室侧部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插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插接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所述插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焊接部上,另一端向所述增压室内部延伸,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设置有多道挡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的空隙被所述挡板分隔出多个空间,空间的数量与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一致,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一体连接。

A high performance intake mani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
本技术主要涉及进气歧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汽油发动机是一种在发动机缸中燃烧进气和燃料混合物以将热能转化为旋转能以获得动力的部件。为此,在发动机气缸盖的一侧形成一个进气口,以便空气和燃油可以一起供应到各个气缸,在气缸盖的另一侧形成一个排气口。发动机配备有进气歧管,用于将经过风道、空气滤清器和储液罐的进气均匀地分配到各个进气口。也就是说,进气歧管具有一个结构,在该结构中,引入空气的增压室和多个进气流道是一体连接的。通过这种结构,流入增压室的进气通过多个进气流道流入发动机气缸。进气歧管上设有多个挡板。挡板用于调节流入气缸的空气量,并且进一步向多个气缸提供均匀的进气分配,从而防止发动机性能下降。然而,传统的进气歧管的结构中,增压室和挡板是通过铸造或成型分开制造的,并相互连接,因此存在一个问题,即挡板因进气压力而断裂或变形。例如,当发动机因车辆的高速运行而过载时,大量的空气立即进入进气通道,并对挡板加压,从而使挡板变形或损坏。而当上述挡板变形或断裂时,会导致进气管内产生的噪声增大,流入发动机各缸的空气量不均匀,发动机性能下降。此外,由于挡板连接在进气歧管内部,需要更换时需要打开整个进气歧管,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挡板强度高且方便更换的高性能进气歧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包括有支架,用于将进气歧管安装到汽车发动机舱中,在所述支架上支承有增压室,所述增压室上开设有进气端口,进气端口连接在发动机缸上,用于向发动机缸提供混合气体,在增压室底部设置有多根进气管,在所述增压室侧部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插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插接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所述插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焊接部上,另一端向所述增压室内部延伸,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设置有多道挡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的空隙被所述挡板分隔出多个空间,空间的数量与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一致,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一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焊接部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尺寸要大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环贴合在所述安装孔附近的增压室外壁上,在所述固定环上成形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增压室方向开设,并且所述密封槽能被所述增压室的外壁密封,在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增压室外壁之间形成有焊缝,焊接用的焊料可以填充在焊缝中,所述焊接部在所述焊缝的下方形成有一圈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上方与所述焊缝连通,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能流入所述引流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防止发动机过载时挡板变形或断裂,且可以降低进气歧管产生的噪音,即使需要更换挡板,只需对增压室表面加热随后取出整个调节机构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高性能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焊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中的高性能进气歧管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包括有支架1,用于将进气歧管安装到汽车发动机舱中,在所述支架上支承有增压室2,增压室上开设有进气端口3,该进气端口通过安装法兰4固定在发动机缸上,在增压室底部设置有多根进气管5,这些进气管分别与风道、空气滤清器和储液罐等部件相连,这些部件中的气体可以在增压室中形成混合气体,随后通过进气端口输入发动机缸中。在增压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6,在安装孔中插接有调节机构7,该调节机构包括插接部8和焊接部9,插接部一端与前述的焊接部相连,另一端由焊接部朝向增压室的内部水平延伸,具体的,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板81和第二插板82,第一插板的面积要大于第二插板的面积,两块插板上下平行设置,在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形成有空隙,在两块插板之间还设置有两块挡板83,两块挡板将前述的空隙分隔成三个独立的空间,独立空间的数量与进气管的数量以及发动机缸的数量一致,挡板的顶部与第一插板固定,挡板的底部与第二插板固定,并且挡板与两块插板之间是通过压铸等工艺一体成型的,故对比于传统工艺中将挡板可拆卸地固定在进气歧管中,本实施例的挡板固定强度要远远高于传统工艺,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在风力较大情况下挡板发生变形或破损。为了确保整个插接部不会在风力较大情况下发生松动,插接部与焊接部也是一体成型,而焊接部则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增压室的外壁上且将安装孔罩设,插接部则能延伸入安装孔中。具体的,焊接部包括固定环91,固定环的尺寸要大于安装孔,固定环整个罩设在安装孔的外部,且固定环与安装孔附近的增压室外壁相互贴合,在固定环外圈与增压室外壁之间形成有一圈焊缝10,在焊接时,将固定环紧按到增压室的外壁上,随后向焊缝中填入焊料,再对焊缝位置进行加热焊接,使得焊缝位置固定环、增压室外壁的材料由于高温发生液化,进而使得两者融合,待冷却后凝固在一起。由于焊接过程中材料会液化,使得材料会沿增压室外壁发生流动,凝固后会产生毛刺,传统工艺中,为了表面的光洁度,需要对焊缝周围进行表面处理来铲毛刺,而在本实施例中,是让固定环在焊缝的下方设置一道引流槽12,引流槽与焊缝是相互连通的,在焊接过程中,液态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至引流槽中,随后在引流槽中冷却形成毛刺,硬态的毛刺可以进一步增加固定环与增压室外壁之间的摩擦力,而且由于毛刺位于引流槽中,也不会对固定环及增压室的外表面造成影响。在所述固定环上还成形有密封槽11,所述密封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增压室方向开设,并且所述密封槽能被所述增压室的外壁密封,在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初始状态下,不受压的密封圈部分延伸在密封槽的外部,而当密封圈受到增压室外壁的挤压时,它能被密封槽和增压室的外壁共同夹持,从而消除增压室外壁和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增压室中的气体从安装孔中溢出。以上所述使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包括有支架,用于将进气歧管安装到汽车发动机舱中,在所述支架上支承有增压室,所述增压室上开设有进气端口,进气端口连接在发动机缸上,用于向发动机缸提供混合气体,在增压室底部设置有多根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压室侧部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插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插接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所述插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焊接部上,另一端向所述增压室内部延伸,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设置有多道挡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的空隙被所述挡板分隔出多个空间,空间的数量与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一致,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一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进气歧管,包括有支架,用于将进气歧管安装到汽车发动机舱中,在所述支架上支承有增压室,所述增压室上开设有进气端口,进气端口连接在发动机缸上,用于向发动机缸提供混合气体,在增压室底部设置有多根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压室侧部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插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插接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所述插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焊接部上,另一端向所述增压室内部延伸,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设置有多道挡板,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之间的空隙被所述挡板分隔出多个空间,空间的数量与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一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彤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