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4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涉及隔离技术领域,其中隔离室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中控单元、医学快检单元、采样单元、检查单元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且医学快检单元和采样单元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护服更换单元,所述中控单元与医学快检单元之间相通连接有二号传递窗,所述医学快检单元和采样单元之间相通连接有一号传递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能够实现隔离室的模块化设置,满足隔离室的快速组装与拆卸,并能够实现隔离强度依次增强,更好的起到隔离病毒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对传染性疑似患者实施紧急隔离,可以通过拼装得到,防疫隔离及时,处理治疗较为方便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movable module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chamber of biosafety 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
本技术属于隔离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扩大,从口岸进出的旅客不断增多,旅客中携带传染性病毒者或本人就是传染病患者的入关者时有发生,对于这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及时对疑似患者采取经济隔离措施,对其携带的物品进行检疫、消毒、防治处理,否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我国口岸上设置专门用于传染性患者隔离防护设备造价较高,防护效果不佳,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前期筛查和处理,同时移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隔离防护设备造价较高,防护效果不佳,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前期筛查和处理,同时移动性能较差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该隔离室专门应对口岸突发性的卫生事件,对传染性疑似患者实施紧急隔离的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可以通过拼装得到,防疫隔离及时,处理治疗较为方便的特点。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所述隔离室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中控单元、医学快检单元、采样单元、检查单元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且医学快检单元和采样单元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护服更换单元,所述中控单元与医学快检单元之间相通连接有二号传递窗,所述医学快检单元和采样单元之间相通连接有一号传递窗,所述采样单元与检查单元之间设置有采样窗口,所述检查单元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之间设置有隔离门,所述中控单元、医学快检单元、防护服更换单元、采样单元、检查单元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气密门,所述隔离室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支撑脚轮。优选的,所述隔离室的上端设置有通风系统,且中控单元、医学快检单元、采样单元、检查单元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均通过通风系统相通连接,所述通风系统包括排风管道与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处均设置有进风高效箱,所述的排风管道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排风高效箱。优选的,所述中控单元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净风风机,所述净风风机的一侧开设有入风口,所述净风风机的上端设置有灭菌器,所述灭菌器的上端设置有送风管,所述中控单元的上端开设有新风口,且新风口位于送风管的一侧,所述净风风机、灭菌器、送风管与新风口组成风机组,所述中控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电路与操作屏,所述中控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检修门。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与送风管相通连接,所述排风管道与净风风机相通连接,所述风机组与通风系统相通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优选的,所述医学快检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安全柜,所述防护服更换单元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服柜,所述采样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化验采集装置,所述待转隔离急救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压力表、温度计、蜂鸣器和对讲机。优选的,所述中控单元、医学快检单元、防护服更换单元、采样单元、检查单元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均由隔离室组装板与连接件拼接而成,且中控单元与医学快检单元之间、医学快检单元与采样单元之间、采样单元与检查单元之间和检查单元与待转隔离急救单元之间均通过隔离室连接隔断板进行分隔,所述隔离室组装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液槽,液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隔离室组装板的内部设置有钢化玻璃。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1、通过将隔离室依次分为中控单元、医学快检单元、采样单元、检查单元、待转隔离急救单元与防护服更换单元,能够实现隔离室的模块化设置,所以能够满足隔离室的快速组装与拆卸,隔离室组装板通过连接件拼装,并通过隔离室连接隔断板进行隔断,内部设置的密封橡胶能够实现密封设置,有效解决了移动性能较差的不足,进而实现了防疫隔离及时,处理治疗较为方便的特点。2、通过将风机组设置在中控单元内部,并置于隔离室的最左端,能够通过通风系统的送风与排风实现内部气压的依次递减,所以能够使得隔离室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同时控制各单元内部压强为:医学快检单元的压力为-10±5Pa、防护服更换单元的压力为-15±5Pa、采样单元的压力为-15±5Pa、检查单元的压力为-35±5Pa、待转隔离急救单元的压力为-55±5Pa,实现隔离强度依次增强,更好的起到隔离病毒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对传染性疑似患者实施紧急隔离,进而实现了负压隔离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通风系统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拼装局部放大图;图中:1、中控单元;2、医学快检单元;3、防护服更换单元;4、采样单元;5、检查单元;6、待转隔离急救单元;7、支撑脚轮;8、气密门;9、通风系统;10、生物安全柜;11、一号传递窗;12、二号传递窗;13、净风风机;14、隔离室组装板;15、连接件;16、隔离室连接隔断板;17、采样窗口;18、入风口;19、灭菌器;20、送风管;21、新风口;22、控制电路;23、排风管道;24、排风高效箱;25、进风管道;26、进风高效箱。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防护设备造价较高,防护效果不佳,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前期筛查和处理,同时移动性能较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模块化,能够满足隔离室的快速组装与拆卸,通过送风与排风实现内部气压的依次递减,使得隔离室内部压强小于外部,进而实现了负压隔离保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隔离防护设备造价较高,防护效果不佳,不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前期筛查和处理,同时移动性能较差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隔离室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且医学快检单元2和采样单元4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护服更换单元3,中控单元1与医学快检单元2之间相通连接有二号传递窗12,医学快检单元2和采样单元4之间相通连接有一号传递窗11,采样单元4与检查单元5之间设置有采样窗口17,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之间设置有隔离门,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防护服更换单元3、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气密门8,隔离室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支撑脚轮7。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防护服更换单元3、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均由隔离室组装板14与连接件15拼接而成,且中控单元1与医学快检单元2之间、医学快检单元2与采样单元4之间、采样单元4与检查单元5之间和检查单元5与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之间均通过隔离室连接隔断板16进行分隔,隔离室组装板14的两端均开设有液槽,液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橡胶,隔离室组装板14的内部设置有钢化玻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离室依次分为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与防护服更换单元3,能够实现隔离室的模块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室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且医学快检单元(2)和采样单元(4)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护服更换单元(3),所述中控单元(1)与医学快检单元(2)之间相通连接有二号传递窗(12),所述医学快检单元(2)和采样单元(4)之间相通连接有一号传递窗(11),所述采样单元(4)与检查单元(5)之间设置有采样窗口(17),所述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之间设置有隔离门,所述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防护服更换单元(3)、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气密门(8),所述隔离室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支撑脚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室从左到右依次包括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且医学快检单元(2)和采样单元(4)的入口处设置有防护服更换单元(3),所述中控单元(1)与医学快检单元(2)之间相通连接有二号传递窗(12),所述医学快检单元(2)和采样单元(4)之间相通连接有一号传递窗(11),所述采样单元(4)与检查单元(5)之间设置有采样窗口(17),所述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之间设置有隔离门,所述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防护服更换单元(3)、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的入口处均设置有气密门(8),所述隔离室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支撑脚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室的上端设置有通风系统(9),且中控单元(1)、医学快检单元(2)、采样单元(4)、检查单元(5)和待转隔离急救单元(6)均通过通风系统(9)相通连接,所述通风系统(9)包括排风管道(23)与进风管道(25),所述进风管道(25)的出风口处均设置有进风高效箱(26),所述的排风管道(23)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排风高效箱(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安全型可移动模块式负压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净风风机(13),所述净风风机(13)的一侧开设有入风口(18),所述净风风机(13)的上端设置有灭菌器(19),所述灭菌器(19)的上端设置有送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京魏玉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克力爱尔生物实验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