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41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裹于混凝土梁内的薄壁主架、设置于所述薄壁主架上的纵向加强架以及设置于薄壁主架底部的横向加强架;所述薄壁主架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纵向加强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一致,而横向加强架设有多个,多个横向加强架沿所述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增大了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承载性能。

A kind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 with thin wall inside concret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薄壁型钢是比较成熟的钢材产品,在低层和多层建筑结构中应用已有相应规范可遵循,具有节约钢材和节省时间的优点。而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梁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骨架为具有韧性的钢筋条,与之相比,以薄壁型钢为骨架的混凝土梁用混凝土将薄壁型钢骨架全部包裹,使得混凝土受压,从而形成薄壁型钢混凝土构件,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优势。但是,纯薄壁型钢结构由于钢材较薄,容易出现钢材变形等问题,使得钢材强度的发挥受限。为此,亟需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强度高,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承载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强度高,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承载性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裹于混凝土梁内的薄壁主架、设置于所述薄壁主架上的纵向加强架以及设置于薄壁主架底部的横向加强架;所述薄壁主架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纵向加强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一致,而横向加强架设有多个,多个横向加强架沿所述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形成的混凝土梁承受压力时,混凝土梁两端朝下变形,使得该混凝土梁弯曲变形,此时该混凝土梁内的薄壁主架弯曲,从而使得设置于薄壁主架上的纵向加强架弯曲变形,缓冲了该混凝土梁的压力,而设置于薄壁主架底部的横向加强架沿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使得当薄壁主架变形时,各个横向加强架之间的间隙改变,使得横向加强架与包裹于横向加强架之间的混凝土挤压,从而缓冲了该混凝土梁上的压力,进而增大了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承载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壁主架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其内顶壁焊接固定有第一加强半管,所述第一加强半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薄壁主架的两侧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薄壁主架内底壁焊接固定有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加强半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半管与薄壁主架内顶壁焊接固定,且第一加强半管两端分别与薄壁主架两侧内侧壁焊接固定,使得薄壁主架的内顶壁与内侧壁相对固定,增强了薄壁主架的强度,而第二加强半管与薄壁主架内底壁焊接固定,且第二加强半管的长度方向与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提高了薄壁主架的弯曲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壁主架内底壁上还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薄壁主架两侧内侧壁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设置于薄壁主架内底壁与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处,且加强筋分别与薄壁主架内底壁与内侧壁焊接固定,使得薄壁主架内底壁与内侧壁以及加强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固结构,从而提高了薄壁主架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壁主架两侧外侧壁朝向薄壁主架内凹陷形成增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壁主架的外侧壁凹陷形成增面槽,使得薄壁主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对薄壁主架的包裹性,使得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与混凝土的粘结更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壁主架由薄壁型钢折弯焊接制成,且所述薄壁主架的焊缝设置于薄壁主架的底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制造该薄壁主架时,第一加强管以及第二加强管先与薄壁主架基材的板面焊接固定,然后该薄壁主架折弯,第一加强管、第二加强管以及加强筋再与薄壁主架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最后施工人员沿薄壁主架的焊缝焊接薄壁主架,使得薄壁主架焊接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加强架的截面呈Z字形,且其底面与所述薄壁主架上表面固定,且所述纵向加强架设有两根,两根纵向加强架关于薄壁主架的平行于薄壁主架长度方向的竖直平分面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加强架的截面呈Z字形,且纵向加强架设置于薄壁主架上部两侧,增大了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了混凝土对该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包裹性,使得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与混凝土的粘结更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加强架之间设有截面呈波形的波形板,所述波形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波形板两侧分别与两根所述纵向加强架相互靠近的侧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混凝土梁遭受横向压力时,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横向弯曲,此时,波形板横向变形,其弯折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改变,吸收了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上的横向载荷,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横向承载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加强架的截面呈工字型,其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横向加强架的上表面与薄壁主架底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强架的截面呈工字型,强度高且其间隙大,增强了横向加强架与混凝土的包裹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形成的混凝土梁承受压力时,该混凝土梁弯曲变形,使得该混凝土梁内的薄壁主架弯曲,从而使得设置于薄壁主架上的纵向加强架弯曲变形,缓冲了该混凝土梁的压力,而当薄壁主架变形时,各个横向加强架之间的间隙改变,使得横向加强架与包裹于横向加强架之间的混凝土挤压,从而缓冲了该混凝土梁上的压力,进而增大了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承载性能;2.第一加强半管与薄壁主架内顶壁焊接固定,且其两端分别与薄壁主架两侧内侧壁焊接固定,使得薄壁主架的内顶壁与内侧壁相对固定,增强了薄壁主架的强度,而第二加强半管与薄壁主架内底壁焊接固定,且第二加强半管的长度方向与薄壁主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提高了薄壁主架的弯曲强度;3.当该混凝土梁遭受横向压力时,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横向弯曲,使得波形板横向变形,此时其弯折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改变,吸收了该薄壁型钢骨架结构上的横向载荷,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横向承载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薄壁主架;11、第一加强半管;12、第二加强半管;13、加强筋;14、焊缝;15、增面槽;2、纵向加强架;21、第一螺栓;3、波形板;31、连接板;32、第二螺栓;4、横向加强架;41、第三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括薄壁主架1、纵向加强架2、波形板3以及横向加强架4。薄壁主架1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薄壁主架1内设有第一加强半管11、第二加强半管12以及加强筋13。结合图2所示,第一加强半管11为截面呈半圆弧形的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水平并与薄壁主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一加强半管11上部两侧边缘与薄壁主架1的内顶壁焊接固定,且第一加强半管11两端端面分别与薄壁主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是:包裹于混凝土梁内的薄壁主架(1)、设置于所述薄壁主架(1)上的纵向加强架(2)以及设置于薄壁主架(1)底部的横向加强架(4);所述薄壁主架(1)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纵向加强架(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1)一致,而横向加强架(4)设有多个,多个横向加强架(4)沿所述薄壁主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是:包裹于混凝土梁内的薄壁主架(1)、设置于所述薄壁主架(1)上的纵向加强架(2)以及设置于薄壁主架(1)底部的横向加强架(4);所述薄壁主架(1)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纵向加强架(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1)一致,而横向加强架(4)设有多个,多个横向加强架(4)沿所述薄壁主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薄壁主架(1)内顶壁焊接固定有第一加强半管(11),所述第一加强半管(11)两端分别与所述薄壁主架(1)的两侧内侧壁焊接固定;所述薄壁主架(1)内底壁焊接固定有长度方向与所述薄壁主架(1)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加强半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薄壁主架(1)内底壁上还焊接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与所述薄壁主架(1)两侧内侧壁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薄壁主架(1)两侧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永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