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8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基防护领域,公开了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路基和路面两侧的基层、覆盖在所述基层上的表层,所述基层和表层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基层与路基之间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铺设在路基表面的防水卷材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防水卷材的加固板。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设置防水卷材将路基与基层隔开,并通过加固板对防水卷材进行支撑,以此减小路基内水分渗入基层的可能性,从而避免护坡受基层水分影响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护坡的稳固性。

A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subgrade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基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路基边坡是指路基横断面两侧与地面连接的斜面,路基边坡可以保持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公路路基病害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水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也是危害公路路基、路面的主要自然因素,暴雨径流可以破坏公路及相关设施;公路边坡积水的渗透和土体毛细水的上升可导致边坡湿软、强度降低,重者会引起边坡塌方、垮塌,甚至导致整个路基边坡沿倾斜基底滑动,严重影响路基路面安全稳定。目前工程上的一般排水结构为在边坡坡体坡面上端设置截水沟,坡体坡面的下端设置有排水沟,截水沟与排水沟之间的坡体坡面设置有混凝土层。其主要考虑的是公路路侧边缘的排水,而对于路堤路堑内部排水大部分没有采用有效的处理措施。公告号为CN20808827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路堑土质边坡多功能排水结构,包括截水沟、边沟、双层渗透水管,所述的截水沟是由三层渗透层组成,由上到下分别为砾石层、砂石层、土工布以对流水过滤,截水沟底部10cm处设置双层渗透水管。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双层渗透水管将渗至边坡内部的雨水排出,以此降低雨水在土质边坡内的渗流以及土体之间的孔隙水压力,从而防止土质边坡病害的产生。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截水沟只能讲路面流至护坡上的水流进行截取,而路基内向护坡渗透的水分则依旧影响到护坡的安全和稳定,上述技术方案缺少此方面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能防止路基内的水分渗入护坡中,以此提高护坡的稳固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路基和路面两侧的基层、覆盖在所述基层上的表层,所述基层和表层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基层与路基之间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铺设在路基表面的防水卷材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防水卷材的加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卷材将路基与基层隔开,并通过加固板对防水卷材进行支撑,以此减小路基内水分渗入基层的可能性,从而避免护坡受基层水分影响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护坡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排水部件,所述排水部件包括倾斜设置在护坡底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较高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水卷材和加固板并与路基相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延伸至表层外部,所述排水管端部与路基之间铺设有过滤棉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坡底部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路基相通,以此便于路基内的水分排水,过滤棉布的设置起到过滤作用,避免路基内的沙石进入排水管而影响排水管的排水效果,排水管的设置将路基内的水分疏导至护坡外部,有利于路基的防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两端均固定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管两端设置过滤网,靠近护坡外部的过滤网起到防止外部碎石堵塞排水管的作用,靠近路基的过滤网形成了二次过滤,从而确保排水管的通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层内的反冲管,所述反冲管一端与护坡外部相通,另一端延伸入所述排水管靠近路基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冲管将外部雨水引入排水管内,一方面减小雨水对护坡的冲刷,另一方面,利用雨水反冲过滤网和过滤棉布,将过滤棉布上的沙粒冲开,延长过滤棉布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蓄水部件,所述蓄水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表层内的蓄水管,所述蓄水管一端与所述反冲管固定且相通,另一端与所述表层外部相通,所述蓄水管与反冲管相连处滑移连接有一滑板,所述蓄水管内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板固定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板和弹簧将蓄水管封堵,当积蓄的雨水的重力大于弹簧弹力时,雨水将滑板推至反冲管内,雨水从蓄水管与滑板之间流入反冲管,以此实现间歇性反冲,增强单次冲击的力度,延长单次反冲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管端部的内壁上嵌设有弹性止水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蓄水管端部的内壁上设置弹性止水条,弹性止水条在雨水滑板打开时吸水膨胀,以此限制弹簧将滑板复位,实现单次反冲将积蓄的雨水全部放入反冲管内,增大反冲力度;当蓄水管内无水时,弹性止水条内的水分逐渐流失直至恢复原状,此时弹簧将滑板复位,再次进行蓄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顶部设有端部与路面抵紧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表层之间固定有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板延长路面的宽度,使得冲出路面的车辆得到缓冲,为道路安全增添一道保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上开设有交叉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倾斜设置,且所述排水沟之间固定有植草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表层上开设交叉设置的排水沟,以此便于雨水顺流至边坡外,且交叉设置的排水沟对植草袋起到限制作用,从而保证了植被的均匀分布和顺利成长,进一步提高护坡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利用防水卷材将路基与基层隔开,并通过加固板对防水卷材进行支撑,以此减小路基内水分渗入基层的可能性,从而避免护坡受基层水分影响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护坡的稳固性;2.在护坡底部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路基相通,以此便于路基内的水分排水,过滤棉布的设置起到过滤作用,避免路基内的沙石进入排水管而影响排水管的排水效果,排水管的设置将路基内的水分疏导至护坡外部,有利于路基的防护;3.在表层上开设交叉设置的排水沟,以此便于雨水顺流至边坡外,且交叉设置的排水沟对植草袋起到限制作用,从而保证了植被的均匀分布和顺利成长,利用植被进一步提高护坡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层;21、路基;22、路面;3、表层;31、植草袋;32、排水沟;33、防护板;34、支撑杆;4、防水组件;41、防水卷材;42、加固板;43、排水部件;431、排水管;432、过滤棉布;433、过滤网;44、反冲管;45、蓄水部件;451、蓄水管;452、滑板;453、固定杆;454、弹簧;455、弹性止水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路基21和路面22两侧的基层1,基层1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其斜面上覆盖有表层3。结合图2所示,表层3上开设有多道排水沟32,每一排水沟32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倾斜设置,且多道排水沟32之间交叉设置。排水沟32交叉处布置有多个排列分布的植草袋31,植草袋31用于培育植物,以此利用植物巩固表层3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如图1所示,路基21与护坡之间设有防水组件4,防水组件4包括防水卷材41、加固板42、排水部件43、反冲管44和蓄水部件45。防水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路基(21)和路面(22)两侧的基层(1)、覆盖在所述基层(1)上的表层(3),所述基层(1)和表层(3)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特征是:所述基层(1)与路基(21)之间设有防水组件(4),所述防水组件(4)包括铺设在路基(21)表面的防水卷材(4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防水卷材(41)的加固板(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路基(21)和路面(22)两侧的基层(1)、覆盖在所述基层(1)上的表层(3),所述基层(1)和表层(3)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特征是:所述基层(1)与路基(21)之间设有防水组件(4),所述防水组件(4)包括铺设在路基(21)表面的防水卷材(4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防水卷材(41)的加固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组件(4)还包括排水部件(43),所述排水部件(43)包括倾斜设置在护坡底部的排水管(431),所述排水管(431)较高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水卷材(41)和加固板(42)并与路基(21)相通,所述排水管(431)另一端延伸至表层(3)外部,所述排水管(431)端部与路基(21)之间铺设有过滤棉布(4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431)两端均固定有过滤网(4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组件(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层(1)内的反冲管(44),所述反冲管(44)一端与护坡外部相通,另一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永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