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32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其沉降片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针床上设有若干个针织单元,每个针织单元包括插片、隔片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沉降片,沉降片的前端设有按压杆,后端设有片踵,牵引机构驱动片踵,牵引机构牵动沉降片前后运动,沉降片上设有用于引导沉降片移动的导引槽,针织横机设有导引钢丝,导引钢丝穿过对应的针织单元并与导引槽匹配,导引钢丝穿过对应位置的插片和隔片、且经过导引槽内与导引槽的内壁贴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沉降片的片踵区域相对于引导槽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限位钢丝贯穿若干沉降片拼合后形成的厚度方向空间所对应的每个导向槽,限位钢丝贯穿对应位置的插片和隔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横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械的
,具体为一种编织横机结构。
技术介绍
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针床上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床的针槽内有规律的升降运动,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能将纱线编织成编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并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织针织成的多个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编织物。针织横机设置有沉降片机构,沉降片机构上的沉降片在针织横机的成圈过程中对线圈进行按压或阻挡,因而大大增加了针织横机的编织功能,丰富了编织物的花型。沉降片机构设有片踵,片踵与牵引机构相连接,牵引机构通过驱动片踵以使沉降片进行往复或旋转运动。由于沉降片的片踵呈细长薄壁状,并且全部悬露于插片和隔片之外,因此当片踵受到牵引机构的作用时,片踵极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损坏断裂,造成沉降片机构卡死,致使针织横机运行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且现有的沉降片为了防止弯曲变形,额外设置护片结构,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其避免片踵由于推动牵拉等造成的变形或损坏,且沉降片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牵引机构、针床,所述针床上设有若干个针织单元,每个所述针织单元包括插片、隔片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沉降片,所述沉降片的前端设有按压杆,后端设有片踵,所述牵引机构驱动所述片踵,所述牵引机构牵动所述沉降片前后运动,所述沉降片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沉降片移动的导引槽,针织横机设有导引钢丝,所述导引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针织单元并与所述导引槽匹配,所述导引钢丝穿过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和隔片、且经过所述导引槽内与所述导引槽的内壁贴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沉降片的片踵区域相对于所述导引槽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限位钢丝贯穿若干所述沉降片拼合后形成的厚度方向空间所对应的每个导向槽,所述限位钢丝贯穿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和隔片。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沉降片的连接所述按下杆的过渡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弧,所述导向弧低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的上端面布置,所述插片所形成的对应位置的上端部分插装有辅助导向丝,所述辅助导向丝的对应位置弧面紧贴所述导向弧的对应位置布置,其确保沉降片的运动轨迹稳定可靠;所述沉降片的导向弧的后部设置有上凸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确保沉降片的运动轨迹的限位位置;所述插片、隔片对应于所述沉降片的片踵的末端正下方位置设置有连接固定丝,其避开沉降片对所述插片、隔片进行连接,确保沉降片的顺利动作;所述插片对应于所述辅助导向丝的位置设置有卡口结构,所述卡口结构的前部设置有引导口,所述辅助导向丝卡扣于所述卡口结构内,确保整个结构安装方便快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沉降片的后端以及插片的对应位置无需再设置额外的护板,通过牵引机构带动片踵动作时,确保沉降片沿着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进行动作,且在相邻的插片和隔片的间隙内动作,其避免片踵由于推动牵拉等造成的变形或损坏,且沉降片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沉降片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针床1、针织单元2、插片3、隔片4、卡口结构41、引导口42、沉降片5、按压杆51、片踵52、导引槽53、导向槽54、导向弧55、导向凸起56、导引钢丝6、限位钢丝7、辅助导向丝8、连接固定丝9。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编织横机结构,见图1、图2:其包括牵引机构(图中未画出)、针床1,针床1上设有若干个针织单元2,每个针织单元2包括插片3、隔片4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沉降片5,沉降片5的前端设有按压杆51,后端设有片踵52,牵引机构驱动片踵52,牵引机构牵动沉降片5前后运动,沉降片5上设有用于引导沉降片5移动的导引槽53,针织横机设有导引钢丝6,导引钢丝6穿过对应的针织单元2并与导引槽53匹配,导引钢丝6穿过对应位置的插片3和隔片4、且经过导引槽53内与导引槽53的内壁贴触设置,每片沉降片5的片踵区域相对于导引槽53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54,限位钢丝7贯穿若干沉降片5拼合后形成的厚度方向空间所对应的每个导向槽54,限位钢丝7贯穿对应位置的插片3和隔片4。每片沉降片5的连接按下杆51的过渡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弧55,导向弧55低于对应位置的插片3的上端面布置,插片3所形成的对应位置的上端部分插装有辅助导向丝8,辅助导向丝8的对应位置弧面紧贴导向弧55的对应位置布置,其确保沉降片5的运动轨迹稳定可靠;沉降片5的导向弧55的后部设置有上凸的导向凸起56,导向凸起56确保沉降片5的运动轨迹的限位位置;插片3、隔片4对应于沉降片的片踵的末端正下方位置设置有连接固定丝9,其避开沉降片5对插片3、隔片4进行连接,确保沉降片5的顺利动作;插片4对应于辅助导向丝8的位置设置有卡口结构41,卡口结构41的前部设置有引导口42,辅助导向丝8卡扣于卡口结构41内,确保整个结构安装方便快捷。具体实施例、见图1,针织横机上针床基座的顶面呈“八”字形,针床基座上固定有两块按“八”字形对称设置的针床1,两组针织单元2的沉降片5的按压杆51相向交错布置,其中每组针织单元2的沉降片5的片踵结构形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排列。其工作原理如下:沉降片的后端以及插片的对应位置无需再设置额外的护板,通过牵引机构带动片踵动作时,确保沉降片沿着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进行动作,且在相邻的插片和隔片的间隙内动作,其避免片踵由于推动牵拉等造成的变形或损坏,且沉降片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其包括牵引机构、针床,所述针床上设有若干个针织单元,每个所述针织单元包括插片、隔片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沉降片,所述沉降片的前端设有按压杆,后端设有片踵,所述牵引机构驱动所述片踵,所述牵引机构牵动所述沉降片前后运动,所述沉降片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沉降片移动的导引槽,针织横机设有导引钢丝,所述导引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针织单元并与所述导引槽匹配,所述导引钢丝穿过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和隔片、且经过所述导引槽内与所述导引槽的内壁贴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沉降片的片踵区域相对于所述导引槽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限位钢丝贯穿若干所述沉降片拼合后形成的厚度方向空间所对应的每个导向槽,所述限位钢丝贯穿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和隔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其包括牵引机构、针床,所述针床上设有若干个针织单元,每个所述针织单元包括插片、隔片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沉降片,所述沉降片的前端设有按压杆,后端设有片踵,所述牵引机构驱动所述片踵,所述牵引机构牵动所述沉降片前后运动,所述沉降片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沉降片移动的导引槽,针织横机设有导引钢丝,所述导引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针织单元并与所述导引槽匹配,所述导引钢丝穿过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和隔片、且经过所述导引槽内与所述导引槽的内壁贴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沉降片的片踵区域相对于所述导引槽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封闭的轨迹活动的导向槽,限位钢丝贯穿若干所述沉降片拼合后形成的厚度方向空间所对应的每个导向槽,所述限位钢丝贯穿对应位置的所述插片和隔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横机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良孙健兰先川钱新华徐备松邱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