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309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固定安装于水箱顶部,所述水箱内腔填充有冷却水,所述水箱内腔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部左右两侧均与输水管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输水管顶部横向插入冷却箱内腔,两组所述输水管相向的一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两组所述雾化喷头均位于冷却箱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潜水泵、输水管和雾化喷头的设置,相对于传统的水冷却装置而言,本装置将冷却水雾化后喷出到工件上,雾化后的冷却水充斥在冷却箱内腔,可以使得工件的冷却工作更加均匀,同时雾化后的冷却水受热蒸发的速度更快,可以更加快速的带走工件的热量,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冷却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热处理的冷却
,具体为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根据需要的工件的处理工艺,有些工件在热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淬火进行快速冷却,但是现有的淬火处理一般都是将工件直接放入水槽内,利用水槽内的冷却水对工件进行降温,但其冷却效果差,降温速度慢,效率低,且工件的表面的降温速度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且,用于降温的冷却水受热蒸发,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冷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固定安装于水箱顶部,所述水箱内腔填充有冷却水,所述水箱内腔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部左右两侧均与输水管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输水管顶部横向插入冷却箱内腔,两组所述输水管相向的一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两组所述雾化喷头均位于冷却箱内腔,所述水箱底部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水箱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冷却箱顶部盖有箱盖,所述箱盖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手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箱内腔底部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体为多组,且多组支撑杆顶部放置有工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箱前后两侧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水箱前后两侧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回流管,两组所述排水管与两组回流管之间固定安装有换热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换热器均贯穿散热鳍片,两组所述散热鳍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源线的电能输出端与潜水泵和排风扇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出端与潜水泵和排风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通过潜水泵、输水管和雾化喷头的设置,相对于传统的水冷却装置而言,本装置将冷却水雾化后喷出到工件上,雾化后的冷却水充斥在冷却箱内腔,可以使得工件的冷却工作更加均匀,同时雾化后的冷却水受热蒸发的速度更快,可以更加快速的带走工件的热量,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冷却速度。2.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通过支撑杆的设置,将工件放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使得工件位于冷却箱内腔底部上方,使得工件的表面都能与雾化后的冷却水接触使得工件的冷却更加均匀。3.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通过扇热器的设置,交换器可以将蒸发后冷却水中携带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到外部空气中,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快速下降,便于冷却水的回收再利用。4.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通过散热鳍片和排风扇的设置,散热鳍片可以有效的增加换热器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同时排风扇向换热器吹风,加快了换热器和散热鳍片表面的空气流速,使得蒸发后的冷却水可以快速的冷凝成液体冷却水并通过回流管流回水箱内腔,达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冷却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的前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的右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的输水管、冷却箱和雾化喷头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的冷却箱、排水管、换热器、排风扇和散热鳍片俯视图。图中:1、冷却水;2、电源线;3、潜水泵;4、水箱;5、输水管;6、冷却箱;7、支撑杆;8、雾化喷头;9、工件;10、箱盖;11、手柄;12、控制面板;13、排水管;14、排风扇;15、散热鳍片;16、换热器;17、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6,所述冷却箱6固定安装于水箱4顶部,所述水箱4内腔填充有冷却水1,所述水箱4内腔底部设置有潜水泵3,所述潜水泵3顶部左右两侧均与输水管5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输水管5顶部横向插入冷却箱6内腔,两组所述输水管5相向的一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8,两组所述雾化喷头8均位于冷却箱6内腔,所述水箱4底部连接有电源线2,所述水箱4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2,所述冷却箱6顶部盖有箱盖10,所述箱盖10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手柄1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潜水泵3、输水管5和雾化喷头8的设置,相对于传统的水冷却装置而言,本装置将冷却水1雾化后喷出到工件9上,雾化后的冷却水1充斥在冷却箱6内腔,可以使得工件9的冷却工作更加均匀,同时雾化后的冷却水1受热蒸发的速度更快,可以更加快速的带走工件9的热量,大大提高了工件9的冷却速度。其中,所述冷却箱6内腔底部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具体为多组,且多组支撑杆7顶部放置有工件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支撑杆7的设置,将工件9放在支撑杆7顶部,支撑杆7使得工件9位于冷却箱6内腔底部上方,使得工件9的表面都能与雾化后的冷却水1接触使得工件9的冷却更加均匀。其中,所述冷却箱6前后两侧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3,所述水箱4前后两侧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回流管17,两组所述排水管13与两组回流管17之间固定安装有换热器1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扇热器16的设置,交换器16可以将蒸发后冷却水1中携带的热量快速的散发到外部空气中,使得冷却水1的温度快速下降,便于冷却水1的回收再利用。其中,两组所述换热器16均贯穿散热鳍片15,两组所述散热鳍片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排风扇1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散热鳍片15和排风扇14的设置,散热鳍片15可以有效的增加换热器16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器16的换热效果更好,同时排风扇14向换热器16吹风,加快了换热器16和散热鳍片15表面的空气流速,使得蒸发后的冷却水1可以快速的冷凝成液体冷却水1并通过回流管17流回水箱4内腔,达到了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冷却成本。其中,所述电源线2的电能输出端与潜水泵3和排风扇14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2的信号输出端与潜水泵3和排风扇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控制面板12就可以控制潜水泵3和排风扇14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易于操作。在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使用的时候,先将电源线2连接至外部电源,然后通过手柄11将箱盖10打开,然后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6)固定安装于水箱(4)顶部,所述水箱(4)内腔填充有冷却水(1),所述水箱(4)内腔底部设置有潜水泵(3),所述潜水泵(3)顶部左右两侧均与输水管(5)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输水管(5)顶部横向插入冷却箱(6)内腔,两组所述输水管(5)相向的一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8),两组所述雾化喷头(8)均位于冷却箱(6)内腔,所述水箱(4)底部连接有电源线(2),所述水箱(4)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2),所述冷却箱(6)顶部盖有箱盖(10),所述箱盖(10)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手柄(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6)固定安装于水箱(4)顶部,所述水箱(4)内腔填充有冷却水(1),所述水箱(4)内腔底部设置有潜水泵(3),所述潜水泵(3)顶部左右两侧均与输水管(5)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输水管(5)顶部横向插入冷却箱(6)内腔,两组所述输水管(5)相向的一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8),两组所述雾化喷头(8)均位于冷却箱(6)内腔,所述水箱(4)底部连接有电源线(2),所述水箱(4)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2),所述冷却箱(6)顶部盖有箱盖(10),所述箱盖(10)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手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件热处理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6)内腔底部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具体为多组,且多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润科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